张小海
概念是科学的细胞,也是学生科学思维的基本单元。苏联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深刻指出,“科学概念直接教授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效果的”。小学科学概念,从根本上说,根植于学生经验,是学生前概念的纠正或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可以看成学生“前概念”同化或顺应、丰富或重建的过程。因此,诊断学生科学学习前概念,并进行适度教学干预,是科学教学有效性之关键、核心。
一、学生“前概念”的内涵解读
所谓“前概念”,是指“学生在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习惯、经验、思维方式获得的感性印象,积累的某些缺乏概括性、科学性的经验”。因此,“前概念”又被称为“日常概念”“迷思概念”“模糊概念”“相异构想”等。依据“前概念”产生的时间,可以将“前概念”分为“原发性前概念”“继发性前概念”;按照“前概念”的状态,可以将“前概念”分为“空壳概念”“不完整概念”“异质性概念”“条件缺失概念”“绝对化概念”等。从根本上说,学生在科学学习前,头脑中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总是有些“前概念”,某些“前概念”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而某些“前概念”则阻碍学生的科学学习。“前概念”具有隐蔽性、顽固性、普遍性、经验性、非连续性等特质,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进行教学诊断、干预。
(一)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前概念”
总体而言,“前概念”要么能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要么会阻碍学生的科学学习。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相一致时,“前概念”就能发挥正向作用;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相悖时,“前概念”就发挥着负向作用。比如,学习“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这一知识点并不陌生。运用学生的前生活经验,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观察、探究、描述。
(二)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前概念”
由于缺乏相应科学知识或受现有知识储备所限,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猜测、推断,做出一些主观判断。这些主观判断容易为物体表面现象所迷惑。比如,学习“点亮小灯泡”时,学生往往认为只要有导线、灯泡、电池等,就能让小灯泡亮起来。他们因为缺乏电路知识,而做出武断推论。再比如,学生认为“无花果”就是“不开花的果实”等。这些“前概念”推论,通常让学生固执己见。它们是学生犯错的雷区,也是教师科学教学的挑战点。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下大力气,转变学生的“非科学前概念”,否则这些“前概念”会给学生的科学学习留下隐患。
“前概念”是科学概念的前身和基础,也是科学概念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运用学生“前概念”中合理、科学的成分,帮助学生搭建科学学习的脚手架。对于那些阻碍学生科学认识的“前概念”,教师要让其暴露出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辨析、认知。要分析“前概念”产生的根源,摸清学生“前概念”的思维机制,积极矫治学生合情但不合理的“前概念”。
二、科学学习中“前概念”的教学诊断及干预
诊断学生“前概念”科学性的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有“问题法”“访谈法”“调查法”“画图法”等。借助这些方法,可暴露学生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只有对学生“前概念”形成有效的把脉、诊断,才能提出切中肯綮的教学干预措施。
(一)创设“前概念”冲突的认知情境
波斯纳等人在皮亚杰认知建构理论和库恩“范式更替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转变学习条件理论。这就是学生对旧概念不满,新概念可理解、合理、有效等。其中第一个条件尤为重要,它是转变学生“前概念”的前提。换言之,只有当学生感觉旧概念失去效用,才会主动摒弃“前概念”,进行新概念(科学概念)的学习。
比如,在教学“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实验素材,包括电池、小灯泡、导线等,让学生点亮小灯泡。學生纷纷动手操作,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学生手里的小灯泡还是没有亮。这时,偶尔有一两个学生的小灯泡亮了,其他同学都围过去,仔细观察他们的连接和自己的连接的差异。学生深度思考:原来并不是简单地连起来灯泡就会亮。至此,学生排除了自己头脑中原存的相异构想,对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展开深度探究。通过探究,学生自主建构出“通路”“回路”“短路”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自行探究出“并联”“串联”这两种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认知矛盾状态。如果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感受、体验到矛盾,那么学生就会自觉转变头脑中的迷思概念或相异构想。学生新、旧概念认知冲突越强烈,学生对已有概念的不满也会越强烈。因此,创设学生科学认知的冲突情境,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二)读懂“前概念”发展的时空区域
有学者将学生“前概念”表述为“发展中概念”。的确,有时候,学生“前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要经历一片时空区域。在学生“前概念”转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包容学生的暂时错误,等待学生“前概念”转化,要保持积极、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时,学生已有“前概念”是“我们的耳朵”。应该说,“前概念”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只包含部分真理。学生对耳朵的结构是不了解的,他们只是知道听声音必须要用到耳朵,至于耳朵有什么作用,我们听到声音是耳朵的哪一个重要部位发生了作用,耳朵各个结构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学生是不理解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学生的“前概念”,借助实验,让学生认识到“鼓膜”是我们听到声音的关键。在学生有了这样的概念后,笔者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耳朵结构(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等),让学生认识耳朵每一部分结构的作用,如“外耳搜集传播的声音”“鼓膜将声波转为震动”“内耳震动转换刺激神经”“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这个过程完整的表述就是“声波由耳廓收集来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传达到听小骨,听小骨的振动引起耳蜗里液体的震动,再传达到听神经,听神经再把这个讯号传达到大脑,形成声音”。教师不断解读学生的“前概念”,及时跟进学生的科学认知,对学生的“前概念”予以充实、完善。
“前概念”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某种意义上,学生昨天学习的科学概念是今天科学学习的“前概念”,今天学习的科学概念又是明天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修正自我的“前概念”,促进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螺旋上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三)把握“前概念”转变的系统结构
研究表明,一种科学概念的建立,只有能被学生表达时,学生才能接受它。在科学教学中,当教师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后,其在学生已有科学概念认知结构中往往是孤立的,很容易受到其他概念或外界条件干扰。有时,转变后的科学概念还会演变、蜕化成“前概念”。换言之,“前概念”转变是一个反复过程。教师要将转变后的概念及时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之中,构建概念结构、系统。
教学“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时,通过食盐溶于水的实验,学生观察到,食盐放在水里,颗粒逐渐变小,最后消失了。于是,学生对溶解概念,就停留在食盐溶于水的现象。为此,我们又做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滤分离实验,对学生的认知偏差予以纠正。在探究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不同物质在相同溶液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相同物质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溶解能力与什么相关?溶解的快慢呢?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思考,引发学生科学探究,让学生不断将科学“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将科学概念纳入概念结构之中。对于学生所具有的“前概念”,教师应当尊重,不能对学生的“前概念”予以简单否定,而应积极发掘学生的“前概念”中包含的科学成分,将学生的“前概念”转变提升为科学概念,并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之中。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创设迁移情境,赋予学生概念解释、运用的机会。只有当学生能自觉运用新概念时,学生才能获得对概念的科学理解。以“概念结构”为载体,将学生科学概念的母概念或子概念统整优化到结构、系统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科学本质。
科学概念的建构是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基础的,“前概念”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学生科学思维结构、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在学生头脑中引发的一场革命。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暴露“前概念”、批判“前概念”、转变“前概念”,建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既是一种形态,也是一种产物。作为形态,科学概念是学生科学判断的基础;作为产物,科学概念是学生科学认识的结晶。
参考文献:
[1]王继伟.基于学生前概念的“概念丰富”教学[J].湖北教育,2017(3).
[2]史青华.以前概念为基点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4).
[3]应从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前概念及其转化[J].江蘇教育研究,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