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形势新变化与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

2021-07-08 10:46李鸿阶张元钊
当代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

李鸿阶 张元钊

【關键词】全球经济;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

【DOI】10.19422/j.cnki.ddsj.2021.06.002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为有效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和风险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供给和创造新需求相融合,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球,使原本低迷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兴起,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不断调整重塑,尤其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的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新引擎,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

一、 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国际投资断崖式下滑,各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迟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20年全球经济负增长3.3%,刷新了二战以来的负增长记录。[1]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致辞中指出:“人类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历史上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各国出台数万亿美元经济救助措施,但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很不稳定,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受此影响,中国对外需求下降与产能过剩相互交织、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对国际市场高依存度并存,尤其是美国以“缩减贸易逆差”为名,大搞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试图以美元霸权转嫁危机,给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新的变数,也给中国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 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加快兴起

自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数量明显增加,平均每年新成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超过15个。[3]据WTO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23日,已送达WTO的区域贸易协定的通知累计达713个,正在生效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有305个。[4]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加快兴起,旨在通过区域贸易安排,改善全球经济环境,实现环境保护、劳动标准目标,推进服务贸易发展,共同应对域外国家可能带来的风险冲击,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拓展经济成长空间,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扩大对外贸易、确保区域经济安全、加快全球布局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普遍选择。

三、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新引擎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大数据、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崛起,数字平台如火如荼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变革、推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先导力量。数字经济跨越空间界限,将经济活动扩大至全球,有效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传统经济交易成本,提升了经济增长动力和效率。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增至41.5%,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高达84.3%。[5]至2019 年底,全球市场价值超100亿美元的数字平台企业有74家,价值总额达8.98万亿美元。[6]尤其是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不断重塑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提升。

四、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不断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已对跨国公司带来深度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更加重视价值链、供应链的安全,纷纷选择在本国或地缘关系密切的周边国家组织生产,推动新一轮国际分工格局变化,促进产业链、价值链转向区域化,全球化转变为“半全球化”。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美经贸摩擦交织影响下,发达国家已普遍意识到脱离实体制造业的危险性,开始审视以往依赖虚拟经济获得超额利益的经济增长模式,支持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回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美国由“去工业化”转向“再工业化”,欧盟、日本出台重振制造业政策,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越南、印度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促进本国产业转型升级,力求在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取得新优势。

五、 科技创新对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了产业新业态,将改变传统商业模式,提升经济增长动能,也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机器人广泛应用,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智力”提升提出了新要求,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工人将逐渐被取代。据统计,在中国现有的劳动人口中,低技能劳动者不在少数,而科技创新会相应减少劳工使用数量,导致一部分人失业。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提升劳动生产率,使人们更多转向无形的知识、数据、信息等生产、服务和交易活动,带来新的工作岗位需求。目前,中国人口结构已发生新变化,对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要求,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要求。

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网民规模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增至70.4%,已建成71.8万个5G基站,互联网活跃用户数有4.62亿,位居全球第一。图为基于5G网络传输条件下的巡检机器人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豫南换流变电站内巡检(2020年8月27日摄)。

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形势新变化的策略选择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形势新变化,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旨在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和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公平正义,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因此,要推动经济发展逐渐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从投资拉动转变为消费拉动,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二、加快构建“雙循环”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需求侧看,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具潜力市场,[7]人民对高质量产品提出了新需求,内需市场空间巨大,能够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有效应对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巨大挑战;从供给侧看,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申请专利量迅速攀升,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内生自主发展能力增强。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进一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国内外循环互动联动发展,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发挥规模优势,释放集聚效应,带动市场需求与供给能力跃升,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三、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8]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一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有效提升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水平,降低了联通、贸易成本和贫困率,并成为推动地区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截至2021年1月底,中国已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9]对挖掘区域经济增长潜力,推进沿线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 实现投资增加、需求扩大、就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最新研究表明,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至少提高了0.1%。[10]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为支持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作出了突出贡献,这进一步彰显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四、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数字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网民规模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增至70.4%,已建成71.8万个5G基站,互联网活跃用户数有4.62亿,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4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涌现出阿里巴巴、京东、美团、腾讯、抖音等一批国际互联网平台,活跃用户数量、在线电商平台数量迅速增长。据统计,2015—2019年,中国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平台数量由67家增至近200家,市场价值由0.8万亿美元增至2.35万亿美元(见图1)。2013—2020年,中国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互联网企业数量由3家增至12家,进入“世界500强”数量由2家增至8家。[11]

图1 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平台数量和市值变化(10亿美元以上平台)数据来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http://www.caict.ac.cn/。

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尽管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快速恢复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但迄今部分国家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发期,国际发展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在此背景下,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力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 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

从指标体系看,GDP只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对失业率、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缺乏足够关注。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唯GDP论”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新形势下,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环境、民生等综合发展指标,紧紧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统筹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质量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进一步理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国内大循环发展越好、水平越高,越能提升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能力,成为推动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助力。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美国打压加剧,虽然给中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来了新的困难,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因此改变。要积极对接国际相关规则,加快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走向制度型开放。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有效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效率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在开放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三、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现代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也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和经济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既保证政府在市场失灵时能够有效发挥功能,又能避免政府过度地干预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高度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要积极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有机结合,做到扬长避短,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四、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

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关系上,中国经济学界的一种说法是“国进民退”,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占比越来越小。实际上,从资产总额、利润情况和就业人数看,民营企业仍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对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民营企业的税收占比超过50%。[12]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中国国有企业已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让位于更加灵活多样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只是分工不同,具有较大互补性,中国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关系。

五、 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虽已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快速恢复发展,但仍面临疫情防控严峻形势。目前,欧美部分国家以及印度等国疫情失控,经济衰退与通胀指数上升并行,制约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布局深入发展,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要建立健全应对疫情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跨地区协同,不断畅通经济循环、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社会循环,促进国内外市场联动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积蓄发展动能、增强经济韧性,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总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给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视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政府与市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增强发展韧性,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新动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甘冲)

[1]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1,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Issues/2021/03/23/world-economic-outlook-april-2021.

[2]《習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新华网,2021年1月,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1/25/c_1127023884.htm。

[3]王岩:《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载《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第5期,第13-15页。

[4]《疫情冲击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曲折中前行》,中国经济网,2020年12月,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2012/29/t20201229_36166173.shtml。

[5]《<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发布 全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中国工信产业网,2020年10月,http://www.cnii.com.cn/rmydb/202010/t20201020_224198.html。

[6]《全球及中国平台经济发展态势分析:2019年全球平台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信息网,2020年12月29日,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2012/919697.html。

[7]《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第6版。

[8]王婧:《中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新发展》,载《经济参考报》2019年9月25日,第A03版。

[9]罗润东、李琼琼、谢香杰:《2020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载《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3期,第41页。

[10]《共商共建共享 “一带一路”惠及全球》,南方网,2019年4月16日,https://opinion.southcn.com/node_cca1d2dd92/c27d0f5e69.shtml。

[1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中国网信网,2021年4月,http://www.cac.gov.cn/2021-04/29/c_1621275347055808.htm。

[12]周贝贝:《民营企业成就业强力“吸纳器”》,载《新产经》2018年第5期,第24-25页。

猜你喜欢
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数字经济
新发展格局下对现代流通体系的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牵动人心
在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