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PDCA在护士给药过程PDA扫描率中的应用

2021-07-08 07:16:26陈碧红陈明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扫码病区医嘱

陈碧红,陈明英,林 赟

(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龙岩364000)

近年来,国内部分医院已开始逐步引入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医院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移动电脑设备(PDA)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护理工作设备,具有体积小、功能多、方便携带等优点,可实现对生命体征、护理记录等信息录入及身份识别、医嘱执行扫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给药方面[1-2]。将患者信息、药品信息转化为条形码/二维码,并将两者匹配,保证其正确性,通过PDA扫描进行复核和追溯患者用药情况。但在实际护理中,受护士、患者、设备等多种因素影响,护士给药过程中PDA应用率不高,增加护理的安全隐患[3]。因此,对PDA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FOCUS-PDCA是PDCA循环的优化版,其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效果已验证[4],但目前国内对于该模式对PDA扫描率的应用效果研究鲜少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FOCUS-PDCA提高护士给药过程PDA扫描率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1日~4月30日未实施FOCUS-PDCA模式的核对药过程为实施前,将2019年5月1日~8月30日实施FOCUS-PDCA模式的核对给药过程为实施后。病区床护比为1∶0.39,护士 21名,均为女性;年龄22~42(28.09±2.74)岁;工作时间1~21(9.64±2.07)年;受教育程度:本科5名,大专14名,中专2名;需扫码给药途径:输液、注射;扫描环节:摆药及复核、加药、执行、结束。FOCUS-PDCA模式实施前后病区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工作量等鲜少有变动。

1.2 方法 实施前给予常规管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医生根据其临床症状、各项检查等诊断疾病并开具医嘱,由护士复核医嘱后打印带有二维码的给药卡,并以其为基础,对药物进行复核。实施后给予FOCUS-PDCA模式,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发现问题(F):对PDA使用现状进行评估,统计本院2019年1月1日~4月30日需扫码的给药途径及其相应的操作环节的扫码次数、操作中漏扫码次数,由专人通过移动护理系统进行统计,4月30日进行汇总,并对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统计结果显示2019年1月1日~4月30日需PDA扫码的医嘱总数共计7594次,漏扫码次数为1534次,漏扫码率为20.20%,其中以药物执行、加药以及复核居多。PDA漏扫率较高,给药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②成立质量改进小组(O):在本院内科、外科分别抽取4名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成立质量改进小组,由信息科科长担任顾问,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干预过程中计划、执行、进度以及协调沟通的工作。③明确现状(C):小组成员通过对各科室PDA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部分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未全程携带PDA、医嘱系统和PDA系统中的医嘱信息的传递速度存延迟现象、部分病房网络信号存在异常情况等,并设计调查问卷,针对PDA使用的操作步骤、目的对给药护士进行考核。④分析原因(U):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针对性的调查等方法,总结出导致给药护士PDA扫描出现异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a.护士对PDA的使用目的等知识缺乏,存在操作流程不够熟练、重视度不高等问题;b.护士在给药过程中未养成使用习惯,导致漏扫现象;c.院区无线网络覆盖不全,使用过程中存在网络信号差、系统不稳定等影响正常扫描。⑤确定改进方案(S):针对上述具体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包括完善PDA的操作流程,加强PDA医嘱执行制度管理;统一组织给药护士PDA操作培训;优化护理资源分布;优化病区网络;将PDA扫码率纳入护理质量考核项目,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⑥制订计划(P):根据上述改进措施制订具体的计划表,2019年1月1日~4月30日调查PDA扫描现状,并制订改进方案;2019年5月1日对病区护士进行PDA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的培训,在所有护士考核完成后实施改进方案;2019年6月1日~8月31日护士长对PDA扫码执行质量进行抽检,考察改进措施的应用效果,于2019年8月31日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病区PDA扫码的执行标准化作业书。⑦实施计划(D):按照P环节中的计划和时间逐步实施改进措施,具体为:a.加强管理培训,提高护士重视度。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完善给药中PDA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并制订成册,结合PPT、视频讲解、示范操作等形式对病区给药护士进行培训,以试卷和操作考核的形式确保护士充分掌握知识;同时成立护理信息小组,由小组成员记录以及协助解决PDA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加强护士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将PDA扫码纳入护理质量考核,每周通报全院临床科室输液、注射各环节PDA扫描执行情况,高于平均扫描率的科室给予奖励护士长管理考核分。b.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即APN排班,其中7:00~15:00为A班,15:00~23:00为P班,23:00~7:00为N班,结合护士意愿安排排班,且每个班次中均含有资历高的护士,并担任小组长,监督组内PDA扫码实施。c.优化病区网络:向信息科申请配备2台PDA作为备用,保障临床科室使用;组织信息科专人定期排查病区无线网络覆盖情况以及PDA设备运行稳定性,另设1~2名人员专门负责PDA设备的维护和保养。d.加强患者PDA知识教育:患者入院后,利用宣传册、口头教育等形式向患者普及PDA扫码的优点、功能、使用目的等内容,着重强调其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指导患者腕带的佩戴、维护和注意事项,如注意保护条码清晰度等;每轮班次交接后需要检查患者腕带佩戴情况,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改进腕带设计或材质等。⑧检查(C):护士长获得移动护理系统后台查阅权限,并每周不定期对护士PDA扫码情况进行核查,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对负责病区护士PDA扫码情况进行统计并核查,每季度统计结果,由质量改进小组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通报于各科室护士长。⑨处理(A):分析和总结FOCUS-PDCA模式实施过程和改进后情况,分析问题和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对下一个FOCUS-PDCA循环进行改进。

1.3 观察指标 ①PDA漏扫描率:统计记录两组干预期间PDA漏扫码率,即1-给药医嘱PDA扫码数/给药医嘱总数×100%。②执行错误和药物不良事件:统计两组干预期间给药执行错误和潜在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前者分为给药时间错误和医嘱转录错误(包括药名、患者、剂量和途径错误等);后者评定标准根据WHO相关定义。③护士PDA使用意愿:采用使用意愿量表[5]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PDA接受度、PDA认知度和PDA使用频率3个项目,共1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范围16~8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人员使用PDA的意愿越强烈。④护士工作压力: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临床护理问题、工作环境和资源问题、工作时间和工作量问题、管理和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患者配合度问题5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明护士压力越大。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9。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PDA扫描率比较 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PDA扫描率比较

2.2 实施前后执行错误和潜在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执行错误和潜在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3 实施前后护士PDA使用意愿比较 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护士PDA使用意愿比较(分,

2.4 实施前后护士工作压力比较 见表4。

表4 实施前后护士工作压力比较(分,

3 讨论

PDA以无线网络为平台,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护理安全性,刘然[7]通过将PDA移动扫描系统应用于急诊重症患者发现可提高其口服药发放和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杨红斌等[8]研究显示,PDA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实现临床用药的可追溯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越来越多的医院接受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并对PDA进行不断的优化,打造数字化医院。但PDA并非是绝对安全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本研究通过对未实施FOCUS-PDCA模式前的给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约20.20%的PDA漏扫码率,对临床护理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既往也有研究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扫码率[9],故提高PDA扫码率,减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是现阶段护理模式改革的目标。

本文应用FOCUS-PDCA管理模式对给药过程进行改进,以临床实际问题和情况为基础,建立质量改进小组,对PDA扫码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并与PDCA循环相结合,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进度和标准度,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总结和完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护士摆药、加药、给药环节PDA扫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1),医嘱执行错误率和潜在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P<0.01),提示FOCUS-PDCA模式应用于护士给药过程中可提高PDA扫描率,减少执行错误和药物不良事件,与丁舒等[10]研究结果相似,均显示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安全性。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较,FOCUS-PDCA模式是以前期问题的发现为导向,从经验性管理转化为科学管理的一种新式管理方法,可更加针对性地聚焦问题的关键,从而有效进行持续质量改进[11]。②在FOCUS阶段,通过明确现状和对护士PDA扫描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有利于更为全面掌握引起PDA扫描率低的原因,可使后续改进措施的制订更为全面、精细,提高PDA扫描率。③在PDCA循环阶段,按时间顺序制订计划,明确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检查和处理阶段对整个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可促进计划的稳定实施,如通过将PDA扫描率与护理质量考核联系可提高护士PDA使用的主观性,优化病区网络可减少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强患者PDA知识教育可提高其对PDA扫描的接受度和应用依从性等[12]。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护士对PDA的接受度、认知度和使用频率评分高于实施前(P<0.01),在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P<0.01),提示FOCUS-PDCA模式可有效提高给药护士PDA使用意愿,减轻其工作压力。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PDA管理培训促使护士了解PDA应用的目的、方法及对临床护理的益处有关,另一方面与优化人力资源,实施从科室-小组的精细化PDA扫描管理有关。

综上所述,FOCUS-PDCA模式应用于护士给药过程,可有效提高临床PDA扫描率,增强护士使用意愿,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减少护士工作压力。

猜你喜欢
扫码病区医嘱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山之高
歌唱艺术(2022年6期)2022-10-23 07:03:36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护肤有误区 遵循医嘱防陷阱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科技视界(2018年29期)2018-12-28 05:49:00
遵循医嘱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伙伴(2018年1期)2018-05-14 10:49:15
扫码看直播
留学(2016年11期)2016-08-26 0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