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的手套佩戴时间与手消毒及手卫生的相关性分析

2021-07-08 07:16:20郝洪慧张佩佩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消毒剂手部手套

隋 杰,姚 雪,郝洪慧,张佩佩

(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山东青岛266100)

医务人员作为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主要接触人员,其手部卫生情况关系到患者会不会受其他病原体的影响[1]。在医院,针对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清洁及保护措施能对疾病的预防与传播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2]。因此,对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规范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并针对不足的地方给予良好的干预措施,减轻传染性疾病在医院的扩散[3]。静脉采血是每个病区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必要的一项措施,故医院的采血窗口的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对手卫生消毒不够充分及一次性医用无菌手套的佩戴时间较长,导致破裂,或者一些工作人员便于操作,未选择佩戴手套[4],这一系列不合规范的操作造成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体传染给下一位患者,造成感染,故医务人员在进行静脉采血时,规范的进行手部消毒及佩戴手套能对疾病的传播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静脉采血的护理人员的手套佩戴时间与手消毒情况及手卫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1日~2019年5月1日静脉采血的265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护理人员均于研究时间段内执行早晨静脉采血,此次参加静脉采血的护理人员所在的科室以及岗位人数均实施均衡性检验,采血护理人员之间不存在差异性。

1.2 方法

1.2.1 手卫生知识 由专家、医生及调查研究人员对卫生知识的调查问卷内容进行设定[5]问卷调查项目的设置主要分为三大主体,分别为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手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部位与洗手法的具体操作等手卫生知识的设定,并由调查人员协助护士长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此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300份,问卷回收率达100%,其中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达91.38%。问卷中,被调查人若对问题回答正确,表示该护理人员对此项内容已掌握;若问题未完全答对,表明护理人员对此项知识仅了解;若被调查人未对问题作答或者答案全部错误,表明该调查人对此项问题未了解。

1.2.2 手套佩戴时间 本研究所采用的均为我院进行静脉采血时常用的一次性医用橡胶检查手套,选择医院各个科室进行采血的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将265名护理人员分为15组,每组进行轮流采血操作,且7 d为1个周期。采血护理人员均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6]进行手部消毒后佩戴一次性手套,进行后面的一系列采血操作,从护理人员开始采血到采血结束各个时间段,对采血护理人员所使用的手套数目、完整手套及破损手套进行记录。

1.2.3 手消毒现状的检测 对此次试验所选取的护理人员的手掌面积进行测量与计算,手掌面积=手掌心面积+五指长×五指宽。记录单侧面积并计算,并根据预设的手消毒剂干燥时间为20 s,手掌指面积为108 cm2,把记录的手掌指面积分为≥108 cm2和<108 cm2两组,护理人员需先进行手部可见物的清洗,然后每组均使用1 ml、2 ml、3 ml的速干消毒液进行双手的涂抹,对每位受试者消毒剂的剂量及干燥时间进行记录,并对完成手部消毒的护理人员进行微生物采样,鉴定手部微生物的菌落,卫生手消毒效果对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医院手卫生》标准[7]。

1.2.4 静脉采血中手卫生措施的选择情况 对静脉采血时的操作情况及手卫生执行情况,均采用背靠背观察法,即通过对采血窗口安装监控器,对采血护理人员进行采血措施进行观察、记录,对其依从性进行评定。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护理人员手卫生规范认识及手消毒剂的掌握情况、静脉采血手套佩戴各个时间段内的破损情况,不同组速干手消毒剂不同取液量的干燥时间、卫生手消毒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对静脉采血的手套佩戴时间与手消毒及手卫生的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规范认识及手消毒剂的掌握情况 见表1。

表1 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规范认识及手消毒剂的掌握情况

2.2 静脉采血不同时间段手套破损情况 见表2。

表2 静脉采血不同时间段手套破损情况

2.3 手消毒达标情况 见表3。

表3 手消毒达标情况(%)

2.4 不同取液量的速干手消毒剂干燥时间 见表4。

表4 不同取液量的速干手消毒剂干燥时间

2.5 静脉采血中手卫生措施的选择情况 见表5。

表5 静脉采血中手卫生措施的选择情况

3 讨论

静脉采血中佩戴一次性无菌橡胶手套是其临床上常见的无菌操作措施,能对相关采血人员及采血患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目前在大型医疗机构中由于需要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较多[8],医务人员静脉采血时因患者人数较多及自身不注意等一系列情况,静脉采血时不能做到一人一换手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暴露性[9]。静脉采血中,延长手套使用时间,增加手套的污染、破损、泄漏等情况,一旦此等情况发生,将会增加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对静脉采血的手套佩戴时间与手消毒与手卫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静脉采血护理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其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卫生用具掌握的人数最高;手消毒部位的掌握人数最多,其他项目的掌握及了解的人数较少;在静脉采血中选择戴手套的人数最多,在全部采血完成选择洗手执行率最高,不同患者之间采血不洗手的执行率最高;一次性无菌手套使用15 min时即出现破损现象,随着时间的延长后套的破损率也在逐渐增加,手套破损情况多发生在示指、拇指及手指连接出,且所有手套的破损均多发生于右手。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缺乏系统的培训,导致对手卫生规范操作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同时护理人员对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对手消毒基本知识掌握不充分,增加护理人员自身暴露及感染的风险。而一次性手套延长使用时间,不仅体现出医疗机构对合理使用一次性手套的要求不高,更进一步增加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10-12],这一现象与Martos-Cabrera试验现象一致[13],静脉采血中应坚持一位患者一副手套的原则,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延长一次性手套的使用时间,增加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感染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取液量的增加,干燥时间也逐渐增加,且取液量为1 ml且手掌面积<108 cm2手消毒符合率最高,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手掌面积在常规大小,取1 ml的速干消毒剂,双手揉搓及每个人手上温度不同,造成消毒剂的挥发也是不同的[14]。因此,面对静脉采血复杂且强度较高的工作时,选取合适的消毒剂取液量可增加工作效率,此次实验结果与Staniford等[15]试验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静脉采血的手套佩戴时间与手消毒及手卫生的相关性分析,静脉采血中延长手套使用时间及对手消毒和手卫生的不注意均会增加护理人员的暴露,使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感染其他病原体的风险上升。因此,相关机构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手消毒及手卫生意识,并严格要求手套的佩戴时间,减轻医院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消毒剂手部手套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40
棉手套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大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9 12:27:54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两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比较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