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初,余凤洁,吴 彬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截至2019年1月,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与5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与46个重要国际组织开展经常性教育合作与交流[1]。随着越来越多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进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随之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跨文化适应问题。在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中,社交媒体成为现代社会使用最频繁的媒介工具,而微信作为目前中国最为普及的社交媒体,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凭借社交、传播、生活消费等功能真正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成为了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融入本地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积极探讨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对其跨文化适应的影响情况,以及网络社会支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跨文化适应的提出最早可追溯于人类学的研究。最初的定义探讨的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导致一方或双方母文化产生变化的现象。早在20世纪初,在具备多种母语的移民背景下的文化适应问题最先激发美国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针对美国移民心理健康、文化适应近三十年的调查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开端,但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医学领域,随后在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比较教育学都掀起交叉研究热潮,至今仍在其他领域方兴未艾。Ward等提出的跨文化适应双维度理论模型: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2],得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也是本文的借鉴模型。留学生作为跨文化适应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因为留学生是跨文化交往的最主要群体,具有代表性,更因为留学生集中在高校,不可控因素较少,容易采集样本[3]。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分为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个体跨文化适应表现为情感态度的变化和行为的变迁,关注的是留学生在异文化环境中的社会整合和心理反应。早期国内对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对象是去发达国家留学、访学的群体,千禧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国际交流政策的倾斜,来华留学、访学的学生、学者人数日益壮大,其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情况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4]。冯超2014年对在浙江省的非洲留学生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网规模愈大,跨文化适应水平愈高[5]。常悦珠和陈慧的研究将在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归纳为七种类型,并总结了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6],有力的促进了跨文化适应的发展。
社会支持、媒介使用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尽管各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社会支持的概念界定不同,然而大多都承认:社会支持是使个人相信自己受到重视、尊重和爱护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应对生活的主要压力,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会交往由原来的面对面交往逐渐向线上交往转移,随之产生了网络社会支持的概念,在基于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信息交流、情感、物质交换时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为网络社会支持[7]。网络社会支持作为一个心理学变量,在以往研究中常被用于中介变量的考虑。梳理国内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谢笑春等认为大学生使用微信期间获得各类社会支持有利于帮助其社会适应[8]。胡菲宁通过对在法留学生的调查,发现在社交网络上的人际传播和社会互动过程可以增加他们的群体归属感,降低社会文化适应的难度[9]。同时,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正向预测过程的中介机制也引起了学者的兴趣。李灵通过调查浙江庆元县跨国新娘媒介使用情况,发现作为社群纽带的媒介可以帮助他们获取同胞的社会支持,从而更好地适应后续的生活[10]。
因此,本文从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出发,同时借鉴王伟和雷雳编制的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问卷[11],细分信息获取与分享、人际交流与展示和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三方面,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一是剖析微信使用行为、网络社会支持和跨文化适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二是具体探究留学生微信使用三类行为与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及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在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提供有效的帮助。
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国际学生人数排名靠前学校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样本。考虑到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故邀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将问卷翻译为英文,保证问卷回收质量。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回收314份,有效回收率为89.71%。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4.8%,女性占45.2%,被试年龄18-22岁占48.4%,平均年龄在26.3岁。被试者的学校涉及省内14所高校,其中双一流高校受访人数60,省重点高校受访人数189,省内普通本科65人。
采用SPSS 26.0和Amos 25.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探究微信使用行为的差异性,其次对微信使用行为、网络社会支持和跨文化适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验证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1.微信使用行为量表
本文采用胡月程编制的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量表[12],同时借鉴王伟和雷雳编制的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问卷[11]。共12题,包括“人际交往与展示”“信息获取与分享”和“生活服务与消费”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从1-5表示“从不”到“非常经常”,分数越高表示使用该行为的频率越高。三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79、0.843和0.871,信度较高。此外,该量表的KMO值为0.766,Bartlett检验P值为0.000。以特征根大于1为萃取标准进行因子分析,A1-16共提取个3因子,其中因子1是“信息获取与分享”,因子2是“人际交流与展示”,因子3是“生活服务与消费”。累计解释变量为68.522%,其中各题项的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6,总体而言,该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良好。
2.网络社会支持量表
不同于鲍照诗歌中的抒情、议论或借重于繁复的用典,如《代白头吟》,或源于简单明净的意象,如《王昭君》。李白诗歌有许多创新处:围绕女性主人公展开完整的叙事、抒情,用典密度小,叙事线条疏朗单纯,情景交融,营造了凄美的意境,感染读者。
本文采用的是梁晓燕和魏岚编制的网络社会支持量表,是目前网络社会支持研究领域颇为认可的常用量表[13]。一共19题,分为“情感支持”“友伴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四个维度。测量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从1-5表示“从未”到“非常经常”,分数越高表示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越多。在本研究中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依次为0.887、0.876、0.919、0.846,信度较高。经计算,该量表的KMO值为0.907,Bartlett检验显著性为0.000,以特征根大于1为萃取标准进行因子分析,B1-16共提取4个因子,因子1是“信息支持”,因子2是“友伴支持”,因子3是“情感支持”,因子4是“工具性支持”,累计解释变异量为72.084%,其中各题项的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6,问卷结构效度良好,总体上该量表的信效度指标符合实证要求。
3.跨文化适应量表
针对个体层面的跨文化适应,本文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两个维度展开。其中社会文化适应量表采用的是Ward和Kennedy编制的量表[14],着重评价留学生在交往与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适应困难。心理适应量表采用的是Gao和Gudykunst编制的量表[15],主要测量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心理适应状况。共26个题项,从1-5分表示从难到易的适应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社会文化适应或心理适应水平越高。两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46、0.886,信度指标较高。同时,社会文化适应量表的KMO值为0.919,Bartlett检验P值为0.000,心理适应量表的KMO值为0.831,Bartlett检验p值为0.000。两者皆为学界内验证多次的成熟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故不在此赘述因子分析部分。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对微信使用行为在人口学统计变量中的差异性分析主要分布在性别、来源区域和居留时间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微信使用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探讨不同性别的留学生在微信使用各行为的差异,结果发现,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人际交往与展示行为、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的F值分别为1.62、1.01和2.46,其中P值均大于0.05不显著,结果说明性别对在华留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差异影响较小。
2.微信使用行为在区域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的留学生在信息获取与分享、人际交往与展示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F=0.187、F=0.45)。而在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存在区域上的显著差异(F=6.26,p<0.05),非洲国家留学生的生活服务与消费的均分最高。
3.微信使用行为在居留时间上的差异。探讨不同居留时间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各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微信的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在来华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在人际交往与展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4.63,p<0.01),在生活服务与消费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F=4.26,p<0.05)。总体来说,来华居留时间越长,留学生对微信的利用率和依赖度更高。来华7-18个月和18个月以上的留学生在微信的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人际交流与展示行为上无显著差异。
1.相关性分析
为考察留学生微信使用行为、网络社会支持和跨文化适应的相关关系,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各变量间相关矩阵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微信使用行为与跨文化适应显著正相关、微信使用行为与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网络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显著正相关。分析结果初步符合预期。
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华留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并检验网络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其中,(2/df为2.75,GFI、CFI、NFI、TLI均大于0.9,RMSEA为0.051小于0.08,各个拟合指标符合一般研究标准,数据对模型拟合良好。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8,p<0.01)、网络社会支持对跨文化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62,p<0.01)、微信使用行为对网络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51,p<0.01)。同时,网络社会支持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3.网络社会支持在各维度的中介作用
为进一步具体探究微信使用各行为分别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影响,以及网络社会支持是否仍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利用AMOS构建微信使用行为、网络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适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其中,χ2/df为2.53,GFI、CFI、NFI、TLI均大于0.9,RMSEA为0.071小于0.08,各个拟合指标符合一般研究标准,模型的适配度较好。
研究发现,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人际交往与展示行为、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分别与网络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β分别为0.41、0.38和0.29)。网络社会支持分别与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显著正相关(β分别为0.34和0.42)。同时,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分别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显著正相关(β分别为0.32和0.31);人际交往与展示行为分别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显著正相关(β分别为0.25和0.58);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分别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显著正相关(β分别为0.22和0.19)。
4.网络社会支持中介效应分析
本部分将利用Bootstrap检验网络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行为与跨文化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其中,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的总效应值为0.517,网络社会支持在人际交流与展示行为和跨文化适应的间接效应值为0.201,即存在中介作用。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的直接效应值为0.316,表明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的直接效应存在,因此,网络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行为和跨文化适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5.网络社会支持在各维度中介效应检验
同理,网络社会支持在各维度的中介作用依然利用Bootstrap检验,重复取样2000次,得出置信区间在95%的置信度下的水平,发现网络社会支持在各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存在。其中,网络社会支持分别在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人际交流与展示行为、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与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139、0.129、0.099)。同时,网络社会支持也分别在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人际交流与展示行为、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和心理适应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172、0.160、0.122)。
本研究探讨了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对跨文化适应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因性别、区域、来华居留时间等因素的不同略有差异。同时,微信使用行为、网络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三者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网络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行为与跨文化适应之间及其各维度间均发挥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具体结论如下:
1.在性别上,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无显著差异,男性利用微信进行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略多于女性。出现差别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先天的生理差异和后天的媒介接触习惯,男性是“工具性”的个体,长于分析和提炼,而女性对情感的敏感度较高。
2.在区域上,微信使用行为的信息获取与分享、人际交往与展示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非洲国家留学生利用微信进行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多于其他地区。早在2014年,中国就已成为非洲学生留学的第二目的国。非洲留学群体在中国扎根已久,他们拥有足够多的渠道提前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因而对微信的各项功能接受度更高,所以对微信这一时尚的移动消费和支付行为利用率更高。
3.在来华居留时间上,微信的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上无显著差异。但是来华时间低于6个月与18个月以上的留学生在人际交往与展示、生活服务与消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来华居留时间超过18个月正好是留学生对在华生活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留学生慢慢熟悉了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与当地人交往接触更多,微信的利用率更高,进行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生活消费的行为越多。
1.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与跨文化适应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正向影响跨文化适应。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信息获取与分享行为、人际交往与展示行为、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是学者们探索在华留学生微信使用行为的主要维度。在学习上,重要通知、汉语资料等信息经常在班级群内发布;在生活上,好友私聊、各类留学生互助群、朋友圈都可以帮助留学生获取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信息,帮助留学生解决在异国文化环境中的实际困难。其次,微信是黏合强、弱关系的媒介,在促进人际交往、提高在华留学生的社会认同感方面具有较大正面作用[16]。能够以低成本建立与周围朋友的亲近感,增加留学生的归属感。最后,留学生利用微信进行生活服务与消费行为虽然相对其他两种社交行为较少,但这一行为确实对跨文化适应产生正向影响。原因在于留学生用微信扫码下单、支付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同伴的信息支持、工具支持和情感支持。这给留学生更多机会去融入到当地的真实日常生活。
2.网络社会支持与跨文化适应显著正相关。网络社会支持正向影响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网络社会支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给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带来安慰,从网络社会支持中获得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自如地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社会互动。网络社会支持既能帮助留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挑战,降低社会交往的难度,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东道国的“隐性知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提高跨文化适应的水平。
3.在华留学生的微信使用行为与网络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可以让留学生以一种便捷的方式获得社会支持,初到中国、现实人际交往圈相对较小的留学生使用微信这一移动社交媒体,可以获取更多积极有效的网络社会支持,缓解在华的孤独感,增强其归属感,同时网络社会支持一定程度上替代和超越了现实社会支持。
4.网络社会支持充当了部分中介的角色。微信使用行为既可以直接影响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也可以通过获得网络社会支持来影响跨文化适应。同时,网络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行为各维度与跨文化适应各维度间的中介效应也存在。因此,从事留学生教育的相关管理者要加强对网络社会支持的重视,即留学生对微信的利用率和依赖度越高,越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帮助留学生应对生活中的状况和提高幸福感[17]。
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是解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微信作为中国最为普及的社交媒体,如何发挥微信优势解决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困难,使其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首先,利用微信增加社会文化融入是跨文化适应的重点。一是创造多媒体方式的沟通和参与需求。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激发留学生的沟通需求,比如积极开展交互式语言学习等,给留学生提供交流与展示母国特色的机会,拉近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文化距离。二是开展微信功能的实践培训活动。组织开展留学生利用微信扫码下单、支付,用小程序打车等实践活动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微信功能的便捷,从而提高社会融入度。其次,利用微信关注心理适应水平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一是利用微信实行差异化的分组关注策略。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采用不同的关注策略,实行差异化的社会支持和辅导培训。比如,尊重某些国家的传统节日,给予适当支持举办社团活动帮助庆祝节日。二是创新阶段性的咨询方式。比如到中国学习的初期,心情波动较大,学校可以主动安排跨文化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对跨文化适应采取阶段性调整、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