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研究制造企业的智慧物流技术,来提升企业智能化、信息化的水平。文章以综述其他学者智慧物流研究入手,对我国现在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制造企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ERP系统修订与改造,智慧物流ERP系统贯穿于制造企业的合同管理、生产管理、库房管理和发货管理环节、发货管理中的物流跟踪、根据客户需求建立不同运输计划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智慧物流;ERP系统;一站式服务;运输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 need to stud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telligent logistics technolog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enterprise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Starting with summarizing other scholars' research on intelligent log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 China, it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ogistics, also puts forward the revision and reform of ERP system, intelligent logistics ERP system running through contract manageme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warehouse management and delivery management, logistics tracking in delivery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ing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pla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customer demand.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ERP system; one-stop servic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0 引 言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需要对物流技术进行改造,能满足制造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制造企业物流的运作效率。当前制造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物流过程分散、运作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物流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
国内研究中,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技术发展、智慧物流系统等方面都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是对制造企业信息技术研究少之又少。国际研究中,物流供应商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商业发展规模,如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都加强了公共平台建设、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物流领域大部分沿用外国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自己开发的物流信息技术较少,也缺少研究开发物流信息技术的人才。
吉敏、耿利敏(2019)指出智慧物流能推动“一带一路”实施,分析了智慧物流发展的条件包括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为物流业提供市场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智慧物流奠定技术基础、国家政策大力协助和支持,通过建立健全法规政策、智慧物流信息标准体系、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水平开发研究、建立完善物流信息平台、培养智慧物流专业人才来实现发展。钱慧敏、何江、关娇(2019)指出“智慧+共享”模式转型升级能实现降本增效,耦合效应评价从信息服务、装卸包装、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四个方面进行,我国智慧物流和共享物流的耦合屬于中度耦合,处于发展阶段初期,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要素对物流系统耦合贡献较大,而人才建设、安全性建设、装备资源共享、配送资源共享和共享标准体系等要素贡献较小。况漠、况达(2019)提出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国内外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了解我国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及主要约束因素,提出强化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建设,协同创新。
因此,研究智慧物流技术,对我国制造企业智慧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5G通讯网络全面铺开在即的大背景下,我国已启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就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也就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机器与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操作系统,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与智能工厂三方面的内容。长久以来,我国制造业就有规模大、质量粗糙的“恶名”,迫切需要实现高端制造业转型。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高涨,老龄化趋势下劳动力数量减少,工厂亟待用机器替换人,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6.4%,截止到2019年11月,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71.7万亿元,同比增长5.8%。我国物流行业进步很快,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说明我国整体物流成本仍然处于高位,物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物流标准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成为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近年来提出各项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升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缴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这些政策对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保障。
2 我国制造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在2000年左右开始发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晚了近几十年,高端制造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制造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供应链难以协同。我国供应链由制造企业主宰,但是目前很多供应链中企业间关系不是合作关系,而是竞争关系,制造企业采取竞争招标形式获得运输、仓储等服务,处于弱势地位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只能被动降低报价,来获取业务。
(2)高技能人才匮乏。智能制造就是将人、数据与机器相连,但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缺乏,应该将技能培训深入到大专院校,按照学分给予考核,并优先考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实现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自主研发力度不够,物流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制造企业对物流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觉得成本太高,多数企业仍延用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需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创新物流运作模式和技术,提升制造企业物流能力和水平,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3 制造企业智慧物流对策分析
(1)ERP系统修订与改造。制造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购买或投入科研于智慧物流ERP系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包括研究一体化物流运作,统一物流计划管理和统一物流服务资源管理,提高物流议价能力,提高对物流服务商的管理力度,实现物流全程跟踪和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研究EPR系统与物流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计划组织采购、计划组织生产、计划组织销售、计划组织物流运作。全程以计划为驱动,通过物流信息技术线上系统,实现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智慧物流ERP系统贯穿于制造企业的合同管理、生产管理、库房管理、发货管理和在途物流管理环节,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制造企业在合同签订流程阶段,将指定的交货码头、指定货币币种、出口合同或内贸合同信息导入智慧物流ERP系统。生产阶段,按照系统订单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将计量信息和产品订单信息上传到ERP系统。库房管理阶段,生产部门生产出的成品入库,按照合同组织堆放管理,将产品成品信息导入系统。发货管理阶段,按照合同进行配货、拣货装车,能够迅速快捷地通过系统找到客户所需产品,并进行裝车确认,装车确认的信息直接导入在途物流系统,并由业务员进行在途物流的跟踪,制造企业智慧物流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3)发货管理中的物流跟踪。制造企业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方案,根据客户数据及现有承运商的运力资源数据,将运输方式纳入销售系统中,替代运输方式的评审,节省时间成本。物流管理人员根据物流成本、物流运输周期偏好设计相对应的物流方案。业务员将物流方案信息录入系统,设定运输起始点或区域,节点之间的运输方式,估算物流时间周期、物流运输成本,推荐物流方案优先级供客户选择,精细到合同层面,满足客户个性化运输需求,客户根据产品特性、运输成本等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
(4)根据客户需求建立不同运输计划管理。生产管理部物流室根据客户选择的水路、汽运、铁路、自提、预装等物流计划进行集中、规范管理,进行运输计划管理。首先,业务员接收准发材料,然后进行产销衔接,编制运输计划并导入系统,合作的运输公司根据运输计划进行接收,按合同组织准发接收、出厂、中转、仓储、交接的全过程,对合同进行全程跟踪。物流部门安排运输后,将出库单反馈给业务员,业务员将出库录入智慧物流ERP系统,以便全面掌握端到端的产成品库存、运输、作业状态,并进行管理和跟踪到销售物流段的每个合同、计划、物料情况,跟踪出厂计划从出库到客户签收物流执行全过程。运输计划从制定、释放、执行全部在系统中进行运作,业务处理精细化、自动化,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吉敏,耿利敏.“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9):9-11.
[2] 钱慧敏,何江,关娇.“智慧+共享”物流耦合效应评价[J]. 中国流通经济,2019(11):3-15.
[3] 佚名. 2019智慧物流五大趋势[J]. 珠江水运,2019(1):34-36.
[4] 斯燕.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 物流与供应链,2019(11):161-163.
[5] 况漠,况达. 中国智慧物流产业发展创新路径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19(6):151-158.
收稿日期:2020-10-25
基金项目:湘潭市2019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制造企业智慧物流技术研究”(ZDX-CG2019017)
作者简介:刘 琼(1980-),女,湖北公安人,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