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董建国
摘 要: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有效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东京奥运周期出现难度价值为0.8分、0.9分的超难空翻动作,0.9分的难度价值也成为男子体操六项中最高难度价值。2)三届世锦赛平均难度分相差不大,平均完成分在经历第47届世锦赛后大幅度上升。3)飞行动作是当今时代单杠发展的主流,飞行连接日趋成熟,在比赛中不仅出现了高难度的D+G的飞行连接动作,而且克罗地亚运动员斯尔比克还成功完成了4连飞。4)难度价值较高的下法动作数量逐年增加,以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为主流。5)完成质量有所提升,下法落地稳定性不足。
关键词:竞技体操;世锦赛;单杠;难度;编排;完成;东京奥运周期
中图分类号:G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1)02-0027-06
Difficulty and arrangement of horizontal bar in Tokyo Olympic cycle
LIU Huan1, DONG Jianguo2
(1. School of P.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Taiyuan 030051, Shanxi, China; 2. Shanx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Taiyuan 030012, Shanxi,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s of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iterature review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 technical movements of the top 8 men's horizontal bar final in the three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during Tokyo Olympic cy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ifficulty value of Tokyo Olympic cycle is 0.8 points, 0.9 points of super difficult somersault, 0.9 points of difficulty value also become the highest difficulty value of men's gymnastics six events. 2) The average difficulty points of the three World Championships had little difference, and the average completion poi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47th World Championships. 3) Flying action is the mainstream of horizontal bar development, and the flight conne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In the competition, not only the highly difficult D + G flight connection movement appeared, but also the Croatian athlete Srbic successfully completed four consecutive flights. 4) The number of downward movements with higher difficulty valu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 straight back somersault two weeks and turning 720° as the main trend. 5) The completion quality has been improved,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ding method is insufficient.
Key words:World Championship; horizontal bar; difficulty; arrangement; completion
收稿日期:2020-10-03
作者简介:刘 欢 (1992- ),男,河南周口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讯作者:董建国(1966- ),男,山西太原人, 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中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竞技体操强国,我国在奥运会和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的奖牌总数仅次于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综观六个项目,再看世界冠军榜,发现我国男子体操六项中各单项发展存在非均衡性,鞍马、吊环、双杠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自由体操和单杠相对较弱,严重影响了我国团体和全能的成绩[1]。因此,研究东京奥运周期竞技体操单杠成套动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新周期单杠发展特点,把握单杠项目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我国运动员单杠竞技实力,為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京奥运周期第47~49届世锦赛单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成套动作结构、动作难度、动作编排等为主要观察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中国体操协会、国际体操联合会等官方网站,获得有关世界体操锦标赛单杠决赛的大量研究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反复观察东京奥运周期第47~49届世锦赛单杠决赛录像资料,对运动员的成套动作难度结构、连接加分和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并详细记录。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23.0对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单杠决赛前8名技术动作进行整理,对成套动作的难度、连接加分情况、动作的组别及完成质量等进行分析和比较,针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对定性资料做逻辑分析[3]。
1.2.4 专家访谈法
依据2017版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通过现场面谈的方式对国际体操裁判董建国先生就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点、难度与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吸取专家意见和对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单杠成套动作独到的见解,为本文的研究提供重要思路。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特点
竞技体操单杠项目成套动作的难度分包括有效的10个动作难度分、动作组别分和连接加分,每完成一个动作组别加0.5分,动作组别由里约奥运周期的5个组别降为东京奥运周期的4个组别:即Ⅰ有或没有转体的悬垂摆动、Ⅱ飞行动作、Ⅲ近杠和阿德尔动作、Ⅳ下法。动作组别的降低减少了0.5分的动作组别分,但使得单杠动作类型更加合理,裁判员的判定也更加清晰[4]。
2.1.1 单杠成套动作不同组别使用特征
一套现代单杠动作是由不同的握法交替完成的連续流畅的近杠和远杠的摆动、转体、飞行动作组成,以展示该项目的全部潜力[5]。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竞技实力、自身特点来选取适宜的动作来编排个性化的成套动作[6]。由表1可知:Ⅰ组悬垂摆动类动作使用数量有递减趋势,由第47届世锦赛16人次使用降为第48届世锦赛的10人次和第49届世锦赛的11人次使用。这是由于第47届世锦赛为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实施的首届世锦赛,运动员对规则的熟练度还处于探索的过程,因此主要起过渡、连接作用且难有发展创新动作的第Ⅰ组别悬垂摆动类动作次数使用较多,在之后的两届世锦赛使用次数明显降低。飞行动作的难度与编排特征往往代表着运动员整体的竞技实力,且飞行动作难度价值高并存在连接加分,是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难度价值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成为运动员使用动作的首选,且有逐年递增趋势。规则规定一套动作同一动作组别使用次数最多不超过5个,第47届世锦赛中飞行动作使用32人次,平均每人使用4次,而第48、49届世锦赛分别使用了37人、38人次,平均每人使用4.75次接近饱和,说明运动员要想提高成套动作难度分,必须要在比赛中多次使用难度价值较高的飞行动作。第Ⅲ组别是近杠和阿德尔动作,由于东京奥运周期取消了杠上动作和飞行动作的连接加分,导致本周期近杠动作比里约奥运周期大幅度削减,三届世锦赛使用次数大致相当,平均每届使用24人次;下法动作每人只能使用1次,因此使用次数稳定,每届8人次。
2.1.2 悬垂摆动类动作使用特征
悬垂摆动类动作主要以回环动作为主,具有旋转半径大、动力足的特点,在比赛中以起过渡、连接作用为主,但是本身难度价值不大,且没有值得发展创新的动作,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该组别动作较少。由表2可知:在Ⅰ类动作中难度价值为0.3的卡斯特使用次数最多,平均每届使用4次,即每2人就有1人次使用该动作;以我国运动员邹利敏命名的动作使用率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卡斯特;在第Ⅰ组别中难度价值最高的为捷式大回环和莱贝尔克,难度价值为0.4分,在整个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中仅仅各使用1人次,且均出现在第47届世锦赛中。Ⅰ类动作组别使用数量减少,以及捷式大回环和莱贝尔克在第48、49届世锦赛的消失,表明运动员把提升难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难度价值更高的其他组别上。从图1可以看出:3届世锦赛当中Ⅰ类动作使用共37人次,其中难度价值为0.1的A组动作使用6人次;B组动作使用5人次;C组难度动作使用最多为24人次,占Ⅰ组所有动作的64.86%;D组难度价值仅为2个,占比5.41%。
2.1.3 飞行类动作使用特征
2006年国际体联实施难度动作“不封顶”以来,极大调动了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难度价值更高的飞行类动作得到快速发展,创新动作连连出现。飞行动作现已发展为单杠项目的主流动作,高难度空翻动作本身的惊险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深受观众喜爱,同时飞行动作难度价值以及飞行动作连接串最能体现运动员单杠项目的整体竞技水平,男子单杠项目已经进入以高难空翻动作为主的时代。由表3和图2可知:在东京奥运周期中飞行类动作总共使用107次,占全部动作的44.58%,其他3个组别仅占全部动作的55.32%,其中D组及以上难度动作使用次数高达95人次,占全部飞行动作的88.79%,由此可见飞行类动作现已发展为主流动作且提高“D”分成为东京奥运周期运动员不懈的追求。在第47届世锦赛中出现难度价值高达0.8分的团身科瓦克斯转体720°和在世界大赛中首次出现难度价值高达0.9分的直体科瓦克斯转体720°动作,这两个动作皆为日本天才运动员宫地秀享所完成,且后一个动作成功命名为宫地。0.9分的难度价值也是男子体操六项中最高难度价值,且只出现在单杠项目中。在3届世锦赛飞行动作当中D组、E组动作使用次数最多,其中D组难度动作使用49人次,占比45.79%,E难度动作组使用28人次,占比26.17%,G组动作卡西纳使用11人次,占比10.28%。
2.1.4 飞行连接动作使用特征
东京奥运周期评分规则中取消了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连接加分,仅仅保留飞行动作与飞行动作连接加分,具体为:C组飞行接C组以上飞行,连接加分0.1,反之亦然;D组飞行接D组及以上飞行,连接加分0.2,反之亦然[5, 8]。飞行动作是单杠项目的灵魂,是提高成套动作“D”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而飞行动作的连接更能体现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当今世界飞行动作连接形式主要为特卡切夫类动作长短飞行连接和科瓦克斯类短飞行连接为主,其中特卡切夫类“三连飞”“四连飞”以克罗地亚选手斯尔比克为代表,科瓦克斯类高难度空翻连接动作以荷兰飞人佐德兰德为代表。从表4可知:在3届世锦赛中共出现有效飞行连接11种类型17串,其中包括8种短飞行连接类型和3种长飞行连接类型,连接形式均为特卡切夫类连接和科瓦克斯类连接。在第47届世锦赛当中,克罗地亚选手斯尔比克在比赛中使用了特卡切夫三连飞,获得当届最高连接加分0.3分,荣膺冠军;高难度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奥运冠军佐德兰德在比赛中则使用了卡西纳+科瓦克斯的高难度空翻连接,然而在完成科瓦克斯后单手脱杠,影响了完成分,屈居亚军。日本天才运动员宫地秀享拥有世界上单杠最高难度成套动作,并且在比赛中成功完成了直体科瓦克斯转体720°的超高难度空翻动作,引起全场惊呼,但是在完成团身科瓦克斯转体720°时出现掉杠,仅仅排名第五。在随后的第48届世锦赛中佐德兰德不负众望,凭借卡西纳+科瓦克斯、科尔曼+直体科瓦克斯转体180°两次高难空翻“两连飞”使他获得0.4分的连接加分,总体难度6.8分重获冠军宝座;日本体操界传奇人物,两届奥运周期个人全能冠军获得者内村航平凭借单个科瓦克斯类高难度空翻动作以及高质量完成获得亚军;美国著名全能体操运动员米库拉克虽然整体难度不高,但依靠8.433的最高完成分喜获一枚铜牌。第49届世锦赛单杠决赛整体难度相差不大,前3名仅仅相差0.2分,巴西选手马利亚诺凭借0.2分的连接加分获得冠军,亚军获得者斯尔比克则通过特卡切夫“四连飞”获得0.4分的连接加分,達拉洛扬凭借单个高难飞行动作位居第三名,总分与斯尔比克仅仅相差0.133分。综上所述:在东京奥运周期追求高“D”分的背景下,难度价值较高的飞行动作的使用已接近饱和,以特卡切夫类和科瓦克斯类为主的空翻连接在比赛中大量使用,在3届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共9名运动员中只有2名运动员没有使用飞行连接,由此可见,飞行动作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比赛的成败。可以预测,在东京奥运会上必将出现大量以特卡切夫和科瓦克斯为主的高难空翻连接动作。
2.1.5 近杠和阿德尔动作使用特征
近杠和阿德尔动作组别是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主要动作类别,使用次数仅次于飞行类动作,其中难度价值最高的动作为E组。从表5可知:3届世锦赛中近杠和阿德尔动作使用次数大致相等,平均为24人次,总共72人次,以D组及E组难度动作为主,表明运动员在保证完成质量的情况下更青睐于使用难度价值更高的动作以提高其难度价值。在3届世锦赛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难度价值0.4分的中穿转体180°经倒立,分别为6人次、8人次和7人次,成为运动员Ⅲ类动作的使用标配,3届世锦赛中穿转体360°握法姿势的变化充分表明了运动员为提高动作难度所做出的改变。在总共72人次使用中,B组难度动作使用14人次,占比19.44%;C组难度动作使用9人次,占比12.50%;D组难度动作使用35人次,占比48.61%;E组难度动作使用14人次,占比19.44%。(图3)
2.1.6 下法动作使用特征
下法动作是单杠成套动作的结束动作,完成下法动作既可以获得该动作难度分又可以获得0.5分的动作组别分,素有“落地值千金”的美誉,下法动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9]。从表6可以看出:东京奥运周期3届世锦赛单杠决赛下法动作使用比较单一,所有24名运动员下法动作全部选取直体旋下,这与里约奥运周期类似,下法动作没有多大的改变。具体来看,第47、48、49届世锦赛使用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下的人次分别为4次、5次、6次,分别占当届世锦赛的50%、62.5%、74%,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当今时代,下法稳定性是影响整体完成分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决定着比赛的名次。本周期下法失误居高不下,第47、48、49届世锦赛下法失误人次分别为6次、4次、6次,分别占当届世锦赛的75%、50%、75%,表明下法落地稳定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稳定性的训练。
2.2 3届世锦赛难度与完成情况分析
单杠一套成套动作包括“D”分和“E”分,“D”分即成套动作的内容;“E”分即成套动作的完成情况,涉及到编排、技术要求和身体姿势。从表7可以看出:3届世锦赛中平均难度分相差不大,第47届世锦赛为6.188分,第48届世锦赛为6.187分,第49届世锦赛为6.138分,难度相差最大仅仅0.05分;第49届世锦赛中最高“D”分为6.3分,远低于第47届的6.7分和第48届的6.8分。3届世锦赛中完成分有明显上升趋势,第47届世锦赛中平均完成分为7.525分,第48届世锦赛则上升到8.041分和第49届世锦赛的7.901分。3届世锦赛难度分的轻微下降与完成分的大幅度提升,充分表明了运动员在保证难度分的情况下,提高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是取胜的关键。
从图4可以看出,3届世锦赛“D”分交叉明显,其中第47届世锦赛与第49届世锦赛有4次重合,占比50%。第47届世锦赛与第48届世锦赛离散程度明显,难度差较大,只有第49届世锦赛离散程度小,整体难度相差仅为0.5分。整个东京奥运周期中第48届世锦赛同时拥有“D”分最高值和最低值,难度相差高达1.6分,远远超过第49届世锦赛的最大“D”分差值。
从图5可以看出:第47届世锦赛“E”分波动最大,第六名运动员拥有全场最高完成分,却也同时拥有最低难度分,前3名运动员的完成分仅次于第六名;第48、49届世锦赛前8名运动员“E”分呈缓慢下降趋势,前3名运动员的完成分同时也排在前3,进一步证明了运动员在保证难度的前提下,提高成套动作完成分是取胜的关键。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新周期出现超高难度动作,难度价值分别为0.8分和0.9分的团身科瓦克斯转体720°和以直体科瓦克斯转体720°。
3.1.2 第48届世锦赛较第47届世锦赛整体难度分没有变,完成分、最后得分有所提高。第49届世锦赛最高难度价值下降明显,但是整体难度价值有所上升。
3.1.3 单杠项目4个组别发展存在非均衡性,Ⅰ类动作组别难度价值较小,使用頻次不高,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Ⅱ类动作组别难度价值高,且有连接加分,使用频次已经接近饱和;Ⅲ类动作组别使用次数仅次于Ⅱ类动作,且3届世锦赛使用频次大致相同。
3.1.4 飞行动作是当今时代单杠发展的主流,飞行连接日趋成熟,在比赛中不仅出现了高难度的D+G的飞行连接动作,而且克罗地亚运动员斯尔比克还成功完成了4连飞。预测东京奥运会必将出现大量特卡切夫类和科瓦克斯类高难度空翻连接。
3.1.5 下法动作以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为主流,落地稳定性不足较为普遍。
3.2 建议
3.2.1 发展F组以上高难动作,第47届世锦赛超高难动作的出现,表明运动员要想获得高分,在完成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必须发展高难动作。
3.2.2 飞行动作难度价值高,是当今发展的主流,应当大力发展难度价值更高的科瓦克斯类飞行动作,加强飞行动作的连接,在飞行动作的连接上应当有所创新。
3.2.3 下法动作较为单一,缺乏观赏性,加强下法的多样性。
3.2.4 加强下法落地稳定性训练。
参考文献:
[1]杨辉.中外优秀单杠运动员竞技实力比较[J]. 体育文化导刊, 2015(5):108-111.
[2]魏栩,姚侠文.里约奥运周期单杠发展特点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38(4):141-145.
[3]徐益雄,等.新周期男子单杠成套动作的“D”分价值与编排特征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68-73.
[4]曹治国.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技术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 2018,37(6):68-71.
[5]国际体操联合会.2017年——2020年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Z].2017.
[6]刘敦晓.世界优秀双杠运动员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2):50-54.
[7]史海现.关于当代世界男子单杠成套动作发展特征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2):87-92.
[8]韩守浩.东京奥运周期中国优秀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编排的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9.
[9]朱梦霞.里约奥运周期男子竞技体操单杠成套动作难度与编排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