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状况及血清PCT水平研究

2021-07-07 09:18时适
系统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革兰尿路尿路感染

时适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两种,两者在发病机制和发病位置上有所区别,下尿路结石主要涵盖尿道结石与膀胱结石两大类,根据患者性别、结石位置以及结石大小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疼痛程度也有很大区别[1-2]。另外,下尿路结石会对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程度损伤,感染概率也比较高,持续性的结石还有上皮癌变的可能性,因此,下尿路结石患者及时接受相关检查,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3-4]。该次研究随机抽选2017年5月—2019年12月时间段在该院泌尿外科接收的下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主要分析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感染状况与血清PCT水平变化的联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泌尿外科接收的下尿路结石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感染进行分析,其中未出现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5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尿路结石,符合《泌尿系统结石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其中观察组患者均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与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心肝肺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其他类型感染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近期使用过对研究结果有影响的药物者。

1.2 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病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结石大小以及尿路梗阻等情况详细比较,分析对患者尿路感染最具影响力的因素[6];同时,利用细菌学鉴定对观察组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检查,通过对细菌菌株常规接种培养,将其放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 h,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样本进行鉴定,分析病原菌的具体情况;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PCT检测,选择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施以检测,患者需要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接受外周静脉血采集,采集剂量为3 mL,将其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并利用光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对换血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盒对应的要求执行[7]。此外,根据检查结果在两名以上的医师讨论下进行诊断,并对患者施以相应的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信息和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具体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信息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病情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结石直径以及尿路梗阻方面的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情信息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s),ng/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s),ng/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2)观察组(n=52)t值P值0.09±0.03 5.17±3.25 11.271<0.001 0.06±0.02 0.07±0.04 1.612 0.110

2.4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对比

观察组52例患者经检测病原菌42株,占比80.8%(42/52),其中革兰阴性菌66.7%(28/42),革兰阳性菌21.4%(9/42),真菌11.9%(5/4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统疾病的感染人数逐渐增加,此类病症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极大,严重者会因此死亡[8-9]。手术是针对下尿路结石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加之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中,与传统手术相比更具安全性[10-11]。不过,手术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对周围组织的破坏,因此,术后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中,下尿路结石患者大多有尿路感染的情况,所以术后感染的风险更高,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对下尿路结石患者的感染现象进行预防和治疗,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并评估,加强分析感染因素的干预对泌尿外科的临床而言意义重大,也对提高患者疗效和控制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12]。相关研究显示[13],血清PCT是一种能反应机体炎症活跃程度的蛋白质,是临床判断寄生虫、细菌感染以及真菌和脏器功能的特异指标,在细菌等发生感染时其反映周期很短,同时不受病毒和免疫反应干扰。在机体发生感染的4 h左右PCT即可在血清中发现,6 h左右,该数据猛增,大概维持24 h,说明血清PCT在下尿路结石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4]。胡少军等[15]研究中,120例下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95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9.17%,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1.05%、革兰阴性菌为68.42%、真菌10为10.53%,该次研究中,观察组52例患者经检测病原菌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7%,革兰阳性菌21.4%,真菌11.9%;相对于单纯下尿路结石患者,下尿路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结石直径更长且存在糖尿病、尿路梗阻例数更多;该研究数据与胡少军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易出现感染情况,应及时予以防治。

综上所述,泌尿外科下尿路结石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与其合并症、结石大小、尿路梗阻等相关,其血清PCT水平能够作为评估尿路感染的临床指标,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革兰尿路尿路感染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肺炎患者血液PLT,PA/Fig和NGAL联合检测在不同类型病原菌感染鉴别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