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菊
[摘 要]语文教学不能陷入机械生硬的泥潭,而要在凸显趣味性的基础上,提升内在的品质和内涵。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将趣味融入思考之中,让学生在好奇之趣、情感之趣、落差之趣、困惑之趣中获得内在认知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融趣于思;核心素养;好奇之趣;情感之趣;落差之趣;困惑之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5-0002-02
所谓“思趣课堂”,既是富含趣味性和思维含量的课堂,又是针对当下语文课堂机械生硬、肤浅零碎等弊端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旨在借助多样化的趣味性元素,推动学生内在思维的运转,在历练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铸造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明确悬念,在好奇之趣中启发思考
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鲜明的心理探究之旅:一方面,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情绪起伏不定,受到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影响而形成共鸣;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心理也会受到作者构思行文、谋篇布局的影响,时而满脸疑惑,时而豁然开朗。这一切,其本质就体现了文本阅读浓郁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从文本内容的特点入手,巧妙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好奇之心,有效开启学生的内在认知之旅。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策略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预测。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就是一篇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从题目来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神奇意味。教师在板书课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围绕着课题进行质疑与猜测: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老屋呢?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困惑展开质疑,也契合了他们内在的想探寻课文内容的好奇意识,让课文学习一开始就充满了神奇而浓郁的认知意趣。学生大胆预测:有的认为这座老屋可能是被施了什么魔法;有的认为这座老屋建筑质量高,非常的结实;还有的认为这座老屋肯定是在等待他的主人……不同的预测方向,说明学生拥有了不同的阅读视角和期待。
教师借助对课题的质疑和预测,设置了一条条契合学生思维惯性的路径,让学生在好奇之中蓄积阅读课文的兴趣,继而联动内在的思维意识,通过大胆而丰富的预测,逐步打开了文本探究的窗口,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二、激活涟漪,在情感之趣中启发思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情动而辞发,批文以入情。”文本语言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是学生进行整体性感知的重要资源,更是形成语文学习之趣的源头活水。因此,教师要善于开掘文本之情、激活课堂之情,用情感营造趣味盎然的课堂氛围,推动语文教学朝着全员投入的境界迈进。
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课文描写五位壮士在峰顶歼灭敌人时,用了一个“砸”字,用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很显然,对这个动词“砸”的品味,我们决不能脱离文本蕴藏的民族之情而单独展开。鉴于此,教师首先拓展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借助翔实的语言和数字、直观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人民所遭受的灾害,点燃了学生内在的民族之情;其次,教师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说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想对侵略我国的日本帝国主义者说些什么?”让学生将蓄积已久的话语表达出来。将情感转变成为课堂之趣,让学生始终站在五位壮士的视角来品析“砸”字。学生纷纷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融合了人物内在的丰富情感。有了情感,就有了体悟和探究的动力。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五位壮士中的一员,并开启学生思维:“你想用‘砸字表达什么呢?”既有情感的浸润作为支撑,又有角色体验的形式进行推动,学生纷纷打开了内心的情感之门:有的学生表示要用这个“砸”字将日本鬼子赶回他们的老家去;有的学生表示要用这个“砸”字替牺牲的父老乡亲们报仇……
由情感形成的动力趣味,推动了学生内在的思维运转,学生在情趣盎然的课堂中,真正做到了“情动而辞发”,获得了内在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形成了“思”“趣”相互融合的思维模式。
三、關联前后,在落差之趣中启发思考
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后发展之下就会导致一些元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地点转换了,时间推移了,情感变化了,场景更换了……这些变化的元素,使得文本的前后形成了较大的落差,而这些落差就为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提供了资源。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为例,如果完全依照文本表达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就会骤减,学生的内在思维也将失去应有的动力。教师可以先从英子前后的巨大变化入手,如第一自然段,可以紧扣语段中“文静”“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早早地来”“最后一个离开”,让学生想象、感受英子的内向、自卑和犹豫;随后,教师跳转内容,引导学生直接关注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语段中“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起游戏”“一起说笑”“还让同学教她跳舞”,感受此时英子的自信、开朗。由此,学生认识到英子前后的巨大变化,并在对比中形成了内在的认知困惑:英子究竟经历了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两次掌声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够让一个原本自卑的孩子变得如此自信?这样的困惑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提出的,而是源自学生内心的真实思考,在课堂中形成了学习趣味。由此,学生依托故事的前后情境,深入洞察了两次掌声所形成的丰富内涵。第一次掌声,是在英子初上讲台时,代表着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第二次掌声,是在英子成功地讲述了自己的小故事之后,是对英子的表现进行赞赏。
两次掌声蕴藏的丰富意蕴,如果让学生直接感知,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教师适当调整了教学顺序,利用前后变化形成的落差,营造了浓郁的教学趣味性,逐步打开了文本探究的思维窗口,顺其自然地达成了教学重点,攻克了教学难点。
四、自我释疑,在困惑之趣中启发思考
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之间一问一答的生硬形式。鉴于此,教师要积极设置发现问题、思维探究、解决问题的课堂结构,搭建自我释疑的平台,让学生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整体品质。
比如,叶圣陶先生的名篇《爬山虎的脚》一文,要想把爬山虎藏在里面不为人知的“脚”写清楚,是很难的。那么,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很多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就对此形成了疑惑。针对这一问题,如果过多地干涉,学生必然学得索然无趣。为此,教师以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文本中的语言绘制爬山虎的脚,随后出示了一幅错误的图片,请学生一起观察,并以文本中的语言为蓝本,找出画错的地方,说说错在哪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味读、一味思的弊端,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借助“从语言到图片”的切换方式,将阅读过程演化为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由此,学生就能精准地把握描写爬山虎脚的关键词语。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趣味性,否则无法在关注高效的课堂中走得更远,更不能脱离学生内在的深度思考,否则语文课堂也将毫无内涵可言。教师需要积极打造“思趣课堂”,在趣味性和内涵性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