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懿
【内容摘要】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是学生分析地理过程、理解地理规律、形成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把握问题情境、理解设问角度、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精确表达问题时必备的学科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高中地理教学经验,阐述了如何三年一盘棋,分层次、分時段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并将其内化为自身基本素质的一种能力与品格。
【关键词】高中地理 逐次递进 区域认知 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是学生分析地理过程、理解地理规律、形成人地关系系统的重要方法。区域认知是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有了较强的区域认知能力,则能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有较强的观察力,进而能对区域进行分析、比较、联系、评价。区域认知可以让学生形成区域视角、把握地理学科的核心特点,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基本哲学思想。所以区域认知是学生几年的地理学习后形成的一种能力与品格,它会伴随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区域性也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之一,几乎所有的地理原理都有区域性,高考试卷上大部分题目也直接或者间接地以区域做为背景或者载体,甚至是区域认知方面的设问,笔者统计了近三年江苏高考试卷,对其试题设计直接以区域图为载体的情况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汇总:
由上表可以看出,区域认知在江苏高考试卷上的分量是很大的,其实不管是江苏高考试卷还是全国卷及其他省区地理试卷,都有大量的区域地图出现在试卷上,将区域认知能力作为高考中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毕竟这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没有较强的区域认知基础,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会非常吃力,甚至听不懂课,不知道教师提到的地方在哪里;没有较强的区域认知能力,学生解题时就只会生搬硬套,不能结合区域特点正确组织答案;没有较强的区域认知能力,学生就不理解地理原理该怎么应用,为什么同样的理论用在一个地区时跟另一个地区不一样。此外,高中教学任务本身也比较重,在分科选班之前课时也有限,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目标又必须达成,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三年一盘棋,从基础读图做起,逐次递进,做如下规划:
高一学年,一度地图开——中国总论与世界总论
在高一开始阶段就要学习时间计算和世界气候类型,这要求学生有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总论的知识基础和地图基础,鉴于学生的区域认知基础十分薄弱,需要从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最基本的认知开始读图与填图。利用课堂刚开始的五分钟或者以布置课下作业的形式,在中国地图上填充中国的重要经纬线、行政区、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气候分布区及分界线、重要城市、主要铁路线等等。在世界地图上填充重要经纬线、主要海域与海峡、主要岛屿与半岛、重点国家与城市、主要山脉、主要河流与湖泊、气候类型的分布等等。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二十几张中国及世界空白图,以每周一张填图的进度,每次填充二十个地名的作业量,一个学年完成中国及世界地图总图的认知训练。高一地理课时少,此阶段适宜进行总论方面的填图,一方面是符合高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及区域认知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是跟高一教材中区时计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河流的水文特征、板块运动、洋流分布、自然带分布等知识配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这些知识点。
高二学年,二度地图开——中国分区与世界分区
按照最新的高考方案,高二已经进行了选科分班,地理选科的学生地理课时增加了,这个阶段的练习题中小区域地图也会大量出现,区域认知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所以教师要精心安排高二阶段的填图训练,以有效地提高地理选科学生区域认知的精度与准确性。笔者在高二学年中有计划地安排了世界小区域填图与中国的主要地区填图,有的是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更多的填图是以课下作业的方式布置填图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手中的地图册完成填图作业。地理选科的学生基本上做到一人手一本地图册了,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课下多看地图册,一方面可能学生看不进去而随便看看记不住什么,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各学科布置的作业多,学生没有多少时间用在看地图册上从而导致多看地图的要求落不到实处。教师如果布置的填图作业则是强制性的任务,是必须要看着地图来完成的,是可核查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达到了多看地图的目的,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高二阶段的填图要求一定要细分世界小区域及中国各地区,这一则是高考试题设计习惯上从小区域着手,熟悉小区域地图可以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二则是微观的小区域图能更好地将高中的系统知识落实到位,地理知识固有的区域性及区域的复杂性表明了地理原理必须跟具体的区域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去理解。
高三学年,三度地图开——一轮复习中的小区域地图、试题中的地图和画图训练
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与高三地理班统考试题中,区域认知的考查大多是如上面两幅地图所示的小区域地图,图1是意大利地形与河流图,是苏州地区高三某次统考卷上地理综合题。在命题难度设计方面往往既不要求识记该区域的经纬度,也不直接考查该小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知识,而是将该区域作为试题设计的背景,在分析问题与回答问题的时候又要求学生了解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知识才能理清思路、组织正确答案。与以前的高考试题相比,不要求识记经纬度,不要求记忆大量的地名,切实降低了识记方面的要求,但仍旧要求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特点;也仍然要求学生对该区域的经济、人口、交通、城市、环境问题等人文知识有一定的常识,哪怕以上两个小区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点区域。所以区域认知的要求更加细化了,细化到一个小的国家,一个很小的岛屿,一个小的次区域学生都要熟悉,最起码要能放在大区域的背景下熟悉。区域认知的精细度与准确度,对高三阶段复习至关重要,区域地图的熟悉程度,关乎核心素养的提高及核心素养体现的地理成绩。
在高三一轮复习时,笔者有计划地安排了一个学期的画图作业,利用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时间,将本节课要复习内容相关的某个小区域地图画在作业本上,教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学生跟着教师在本子上一步步完成这幅小区域略图。这样不仅学生对该区域记忆得更深刻,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而且一段时间下来,看着作业本上自己画的一幅幅手绘地图,学生们表示很有成就感,更加喜欢地理这门学科了。当然课上画图时要注意时间有限,所画内容应该简略一些,所绘区域小一些,轮廓应该简洁一些,并且在绘图时讲解一下该区域在认知时有什么特点与规律,以方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准确认知该区域。一个学期下来,笔者指导学生绘制了东北地形与水系图、新疆地形图、长三角城市与交通图、黄土高原范围图、青藏高原略图、法国略图、美国略图、澳大利亚气候图、非洲气候图等等几十幅,实践表明,动手绘图对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反馈说明,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地理学习方式的。
结语
認图、填图、画图,这是地图教学的三个步骤,这三者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的要求是依次提高的,所以要求地理教师把握学生的当前区域认知能力,合理地安排这三个层次的训练。高一学生未选定专业方向且区域认知能力较差,应该以认图为主,以总论部分为主;高二地理专业班的学生有学好地理的压力与动力,安排给学生系列填图任务,将中国与世界地图填上一、二遍,可以为高中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打下基础;一轮复习时试题难度已经大大提高了,区域地图也更加小区域化、细节化,可以安排学生在平时画画主要地图,更进一步熟悉世界与中国地图上的各区域,切实提高区域认知能力。由此,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分别利用了三个时间段,可谓“三度地图开,区域认知来”。
【参考文献】
[1]叶丽丽,沈斌.区域认知素养的解读与培育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9):64-68.
[2]林达欣.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74-75.
[3]温佳琪,张籴,吕弼顺.区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J].文存阅刊,2019(2):129.
[4]吴荔飞.新课标背景下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探究[J].新课程(下),2018(3):6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