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昉
(广西民族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传统的语法研究将语态分为主动和被动,把“This book sells well”这类特殊的句式称为“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1]557。直到1984年,Keyser(凯泽)和Roeper(勒佩尔)提出了“中动结构”(middle constructions)[2]的概念,这一特殊句式才开始进入语言学家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逐渐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
虽然目前学界尚未对中动结构的定义形成定论,但在句法表现和语义表达方面,学者们观点趋于一致:句法上原型中动结构表现为NP+VP+AP,旨在表达NP在VP状态下表现出AP的内在属性,这种属性具有恒时性特征;语义上中动结构具有3个特征,即非事件性、隐含施事的任指性、情态性。那么,NP、VP和AP如何构成中动结构?其构句限制有哪些?有何动因?下面笔者将对英语、汉语和壮语的中动结构进行分析,解释中动结构如何通过句法限制,即主语、谓语和修饰语的选择限制,进而实现中动语义的表达。
作为一种句法结构,中动结构是语态范畴中中动语态的句法表现形式,语态的表达与语法主语的选择有关。在传统语法中,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不同语义关系通过不同的语态来体现:主动语态选择动作的执行者作为主语,被动语态选择动作的承受者作为主语,中动语态的基本句法特征则体现在句子形态是主动的,主语却不是动作的执行者。下面将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对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进行解释。
凸显是识解的重要概念,Langacker[3]207(兰盖克)通过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这组概念来解释。射体是语法关系中最为凸显的首要参与者,界标则成为射体的背景,是次要参与者,两者形成凸显的关系。通常来说,句子的主语是被凸显的射体,宾语或其他成分是界标。在语法分析中,凸显不同的参与者作为射体,将形成不同的句子结构。
在典型事件概念中,Langacker[3]203用场景(setting)、处所(location)和参与者(participant)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关系进行概念化,如图1所示。S表示场景,L是场景中的任何一个处所,参与者P占据某一场景中的一个处所,并与其他的参与者形成互动。
图1 典型事件概念
Langacker[4]350通过(1)中的句子来解释主语的选择与凸显之间的联系。典型的DRY事件包含3个参与者,施事(agent)、工具(instrument)和客体(theme),其中,客体在(1a)中表现为受事(patient),在(1b)中表现为移动者(mover),在(1c)中表现为感事(experiencer)。
(1)a.Sharon dried her hair with the blower.
b.The blower dried her hair.
c.Her hair dried.
Langacker通过图2来展示(1)中不同句子所凸显的参与者,其中,S代表主语,O代表宾语,粗线表示凸显,细线表示不凸显,实线表示必要参与者,虚线表示非必要参与者。
图2 参与者及其凸显
(1a)凸显了一个完整的DRY事件,施事Sharon通过工具blower对客体hair施加了影响,致使客体出现变化(线性箭头表示变化)。(1a)是典型的事件表达,在句法层面以施事——受事——工具的排列展示完整的动作链,图2中(a′)展示了能量传递的关系。在DRY的典型事件中,施事Sharon是能量源,借助工具the blower将能量传递给受事her hair,句法上凸显了施事和受事,而受到削弱的工具移至句子末尾,图2(a′)中以虚粗线表示。(1b)凸显的是工具对客体所起的作用,施事没有得到凸显,因此,位于能量流前端的工具成为主语,如图2中的(b′)。(1c)中客体是出现在句法层面的唯一参与者,自然而然得到凸显,如图2中的(c′)。可见,主语的选择与事件概念中的凸显有关系。
在主语选择的等级序列研究方面,不同学者提出的序列大同小异。Langacker[4]352在Fillmore[5]1-88(菲尔墨)提出的无标记主语选择等级的基础上,将主语选择的等级列为施事>工具>客体,解读为:当句中有施事时,施事为主语;句中若没有施事,工具将会成为主语;若句中既无施事亦无工具,则客体将成为主语。这一主语选择的等级排列与动作链中施事——工具——受事的能量流向基本一致。在Saeed[6]155-156(萨伊德)的主语序列中,施事>经事/益事>客体/受事>工具>处所,处所位于最右端,工具和客体的排列与Langacker有所不同。陈平[7]认为,在主语和宾语位置上,不同的语义角色遵循这样的优先序列: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点>对象>受事,解读为:越靠序列左边的语义角色,越能优先成为主语,而越靠序列右边的语义角色,则越能优先成为宾语。
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也受到主语选择序列的限制。就中动结构而言,我们倾向于认同Fillmore、Langacker和陈平的主语序列。由于中动结构具有隐含施事的特点,在句法层面不出现施事,我们将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序列简化为工具>受事。肖昉在《英汉壮中动结构对比研究》[8]一文中将英汉壮中动结构按主语语义角色的不同分为受事主语(2a)、工具主语(2b、2f)、处所主语(2c),汉语中动结构还允许方式(2d)、时间(2e)进入中动结构的主语位置;汉壮非典型中动结构的非受事主语中动结构,在句法层面上允许受事与非受事主语共现(2c、2e、2f)。
(2)a.This cloth dyes easily.(受事主语)
b.大碗喝起来畅快。(工具主语)
c.浴缸泡起澡来舒服。(处所主语)
d.热水洗起来舒服。(方式主语)
e.雨天开起车来危险。(时间主语)
f.Fag liemz neix gvej haeux gaenj. (工具主语)
把 镰 这 割 米 快
(这把镰刀割稻谷快)
因此,我们将英汉壮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序列进一步修改为:工具、处所、方式、时间>受事,解读为:位于序列左端的工具、处所、方式和时间更可能成为中动构句的主语,且允许位于序列右端的受事同时出现在句法层面;位于序列右端的受事成为中动构句的主语时,不允许位于左端的参与者出现在句法层面。这种蕴含关系与Langacker典型事件模型的能量流相吻合,位于能量流末端的受事作为主语时,不再出现能量传递。
中动结构具有非事件性的特点,是事件与状态之间的过渡,因此,中动结构虽然不是事件的描述,却凸显了事件的某一个侧面。下面将按主语语义角色的不同分别对中动结构的主语选择进行逐一解释。
1.工具主语中动结构
工具主语中动结构在英语、汉语、壮语中都存在,如下例:
(3)a.The pen writes smoothly.
b.这支笔写起来很流畅。
c.Fag cax neix raemj ngaih.
把 刀 这 砍 易
(这把刀容易砍)
工具主语中动结构语义上表达工具主语本身具有的属性,在典型事件的动作链中,工具位于能量流的中间,是事件中的射体,得到凸显。根据主语选择序列,当工具作为主语时,处于能量流首端的施事不能出现。而处于能量流末端的受事,则可以作为界标出现,凸显射体工具本身的属性对受事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图3(a)可以进一步演变成图3(b),允许两个参与者出现在中动结构中,主要表现为工具主语中动结构允许受事出现在句法层面,如(2f)。
图3 中动结构工具主语与受事的凸显
英语也有类似的例句,如“The master key opens the door easily”。
2.受事主语中动结构
在受事主语中动结构中,受事成为射体,得到凸显。由于受事处于动作链能量流和主语序列的末端,其他的事件参与者均不能再出现在句法层面。
(4)a. The box locks easily.
b.这辆车开起来很快。
b′这辆车他开起来很快。
c.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
c′这个问题我们解决起来很困难。
d.Buh mong saeg lai ngaih.
衣服 灰 洗 多 易
(灰衣服比较容易洗)
(4a)中的“The box”、(4b)中的“这辆车”、(4c)中的“这个问题”和(4d)中的“Buh mong”均是受事,在动作链中处于能量流的末端,被选择为句法层面的主语,得到了凸显,如图4。
图4 中动结构受事主语的凸显
而在(4b′)和(4c′)中,“这辆车”和“这个问题”虽也置于句首,却不是句子的主语,而是句子的话题,(4b′)和(4c′)这种类型的句子应为话题句,而不属于中动结构。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壮语由于长期的语言接触,受汉语影响很深,话题句也较为常见。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话题句较为少见。
3.处所/时间主语中动结构
处所是事件发生时所处的三维空间,并非实体,不是动作链中的参与者,也不是能量流中的传递者,而是为事件的发生提供场所。我们将图1的典型事件修改成图5,聚焦于某一事件中的所有参与者,展现场景、处所、事件及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图5 特定处所的典型事件概念
受事和工具均是事件的参与者,凸显受事或工具的中动结构都可以在动作链内实现。但中动结构处于事件与状态之间,当事件弱化,参与者不再得到凸显时,为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的处所继而得到凸显,成为射体,如图6。
图6 中动结构处所主语的凸显
事件发生在某个处所中,但处所成为射体得到凸显时,位于动作链末端的参与者也许会受到影响(以图6竖直线表示),成为界标,出现在句法层面。因此“浴缸泡起澡来舒服”这类非典型的中动结构可以接受。在SLEEP事件中,sleep是不及物动词,仅需施事的参与,没有工具和受事,如“I sleep in my bed”,而作为唯一参与者的施事因此可以在相应的中动结构中出现,如“This cottage sleeps five adults”。当然,作为界标,参与者并不是必须出现的,因此,也存在“This bed sleeps comfortably”这样的句子。
而汉语中动结构中的时间主语中动结构,如(2e),凸显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属于场景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将(2e)“雨天开起车来危险”这样的中动结构以图7表示。作为场景的时间得到了凸显,弱化了“开车”事件,受事“车”在“雨天”这一场景下会受到影响(以图7竖直线表示),成为界标,可以同时出现在句法层面。
图7 中动结构受事主语的凸显
在动词分类中,Vendler(万德勒)的四分法和Langacker的二分法主要考查动词是否可用进行时。Vendler[9]将动词分为以下四类:
a.状态类动词:desire,want,love,hate,know,believe
b.活动类动词:run,walk,swim,push a car,drive a car
c.完结类动词:run a mile,walk to school,read a book
d.达成类动词:recognize,find,stop,start,reach the top,win the race
在英语中,活动类和完结类动词可用进行时,可进入中动结构,而状态类和达成类不可用进行时,不可进入中动结构,如下例:
(5)a.*(1)*表示句法上不可接受。John is knowing the answer.→*The answer knows easily. (状态)
b.He is driving a car.→The car drives fast. (活动)
c.She is reading a book.→This book reads easily. (完结)
d.*John is recognizing his friend.→*His friend recognizes easily. (达成)
这与中动结构的非事件性特征有关。中动结构是介于事件与状态之间的中间过渡阶段,状态类动词本身描述状态,而达成类动词描述事件的完成,均与中动结构的特点相悖。而活动类和完结类是描述某一动作的进行状态,处于静止状态与事件完成的中间阶段,符合中动结构的特点。
Langacker[3]240的二分法将动词分为完成类与未完成类,以能否使用现在时、进行时作为区分,这与Vendler四分法相似。汉语进行体标记“在”可以区分完成与未完成,如(6a)可以插入“在”,“抽”和“读”是完成类动词;(6b)则不能插入“在”,“知道”和“到达”是未完成类动词。因此,能用进行时的完成类与Vendler的活动类和完结类重合,可进入中动结构,如(6c);未完成类与状态类和达成类均不可用进行时,不可进入中动结构,如(6d)。
(6)a.他在抽烟。孩子在读书。(完成类)
b.*我在知道答案。*我在到达山顶。(未完成类)
c.这种烟抽起来呛人。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
d.*答案知道起来很容易。*山顶到达起来很快。
根据动词分类,完成类/活动类/完结类可以进入中动结构,但这种分类只是中动结构谓语动词的充分条件,并非必要条件,那么,中动结构的谓语动词还有什么限制呢?
首先,中动结构的非事件性决定了中动结构旨在描述虚拟事件主语表现出的内在属性或者状态,而非真实事件的发生。虚拟抑或真实,都是事件,因此中动结构动词需具有事件描写的能力,这是状态类动词不能进入中动动词的原因。中动结构是虚拟事件,无法真正到达事件终点,因此达成类动词不能进入中动动词。
其次,中动结构的口语性语用特点对动词是否能进入中动结构有影响。曹宏[10]提出,中动词是及物自主动词,但及物自主动词只是中动词的充分条件,中动句是极具口语色彩的句式,其动词书面色彩越强,越不容易进入中动结构。如下例:
(7)a.?(2)?表示句法的可接受度不高。这个问题斟酌起来不容易。
b.?这些大使驱逐起来不容易。
(7a)中的“斟酌”和(7b)中的“驱逐”在汉语中具有较强的书面色彩,进入中动句的可接受度不高,而口语色彩强的基本层次范畴动词在中动句中的接受度更强。因此,我们认为,相比上义范畴或下义范畴的动词,基本层次范畴动词更容易成为中动词,因为基本层次范畴动词直接反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经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再次,中动结构的恒时性特征对动词时态有限制。作为时态凸显的语言,英语中动结构要表达主语的恒时性特征,要求谓语动词的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以表达主语这种恒时性的内在属性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具有稳定性。而汉语和壮语不是时态语言,对事件时间的表达是通过标记完成的,汉语中动结构的动词后不能添加体标记“了/着/过”和时间副词“正在”,壮语中动结构的动词后不能添加体标记“gvaq”。如下例:
(8)a.*这本书读了/着/过起来很容易。
b.*这本书正在读起来很容易。
c.*Buh mong saeg gvaq lai ngaih.
衣服 灰 洗 过 多 易
(灰衣服比较容易洗)
中动结构中的修饰语是不可或缺的补充成分,在英语中动结构中主要表现为副词,在汉语和壮语的中动结构中则主要表现为形容词。某些情况下介词短语可以代替副词/形容词的功能,英语中动结构还可以使用重音、否定、反身代词等的方式来表达副词的功能。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讨论典型修饰语副词/形容词,其他形式暂不涉及。
在句法层面,中动结构不允许施事的出现以削弱主动参与者在事件中的主导作用,降低中动结构的事件性。因此,修饰语是非自主的,其描写的性状是人的意志无法控制的,且不能指向施事。如下例:
(9)a.The student drives the car very fast.
a′ The car drives very fast.
b.The student drives the car expertly.
b′*The car drives expertly.
c.女同志做起这个工作来比较轻松。
c′这个工作做起来比较轻松。
d.女同志做起这个工作来比较仔细。
d′*这个工作做起来比较仔细。
(9a)中修饰语“fast”是形容速度的性状,人的意识无法控制,其语义指向受事“The car”,因此可以转用中动结构表达汽车的内在属性。而(9b)中修饰语“expertly”是形容做事的熟练程度高,是意识可控的,其语义指向施事“The student”,不能使用中动结构,“*The car drives expertly”不可接受,因为“expertly”出现在中动结构的句法层面会造成施事的显现,这与中动结构隐含施事的任指性特征相悖。同理,(9c)中“轻松”指向“工作”,意识无法控制,可以构成中动结构,而(9d)的“仔细”指向“女同志”,而人的意识可以控制是否仔细,不可出现在中动结构中。在壮语的中动结构中,修饰语也遵循这一规则,如下例:
(10)a.Gij baengz neix daenj raeuj.
些 布 这 穿 暖
(这布穿着暖和)
b.*Meh buh neix daenj saeqnaeh.
件 衣 这 穿 细心
(这件衣服穿着细心)
c.Meh buh neix daenj saeqnaeh di.
件 衣 这 穿 细心 一点儿
(这件衣服穿的时候要细心点)
(10a)的修饰语“raeuj”(暖)语义指向“baengz”(布),是个非自主的形容词,能顺利进入中动结构,但(10b)的修饰语“saeqnaeh”是用来修饰人的性格或做事的态度,是意识可控的自主形容词,在中动结构中使用会将隐含的施事显现出来,因此接受度不高。但是,如果在句尾加上“di”(一点儿)如(10c),句子则成为对话中的嘱咐,听话人成为潜在的施事,应是省略了施事的话题句,不是中动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难易中动结构中,英汉壮三种语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汉语和壮语是语序优先的分析型语言,需要区分以NP+VP+AP为句法特征的中动结构和以NP+难+VP为句法特征的难易句。在英语难易中动结构中,NP+VP+AP中的修饰语AP以“easily”最为常见,而“difficultly”的接受度不高,如下例:
(11)a.The Greek translates easily.
b.The Greek translates difficultly.
在汉语难易中动结构中,允许“难”类和“易”类词充当修饰语,如下例:
(12)a.这种机器操作起来很简单。
b.这种局面控制起来很困难。
而在壮语中,难易类修饰语的位置出现了分化,易类修饰语出现在NP+VP+AP的中动结构中,而难类修饰语出现在NP+难+VP的难易句中,如下例:
(13)a.Oij ndaem haeb lai ngaih.
甘蔗 黑 咬 多 易
(黑甘蔗容易咬)
b.Diuz loh neix hoj byaij lai.
条 路 这 难 走 多
(这段路太难走)
c.Mienh dat neix nanz bin.
面 崖 这 难 爬
(这面崖壁难攀爬)
(13a)中“ngaih”作为动词的修饰语放在句子末尾,与英语和汉语中动结构的语序基本一致,也符合壮语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语序特点。但在(13b)和(13c)中,两个表达“难”的壮语修饰语“hoj”和“nanz”都移至动词前。我们猜测,壮语“难”的位置变化可能与汉语的接触有关,汉借词“nanz”借用了汉语的“难”的语音和语义,同时一并借入的还有“难”在词汇组合中的位置,如难讲、难看等,“难”均位于动词之前。而“nanz”的语义除了表达汉借词“难”之外,还表达与之同音的壮语民族词“nanz”(意为时间久)。因此,为了避免歧义,壮语转用了“hoj”(原义:苦)表示难,其在句法中的位置仍然延续“nanz”位于动词前的用法。壮语与汉语频繁接触后引起的这种接触演变,使壮语难类修饰语的句子如(13b)和(13c)变成了NP+难+VP的难易句,不再是NP+VP+AP的中动结构。但易类修饰语的句子如(13a)因常使用民族词“ngaih”而没有发生接触演变,仍然保留着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
一般情况下,修饰语在中动结构中不可或缺,这与中动修饰语通过压制谓语动词的动作性来提高中动结构的状态性、提供新信息这两个功能有关。
前文提到,完成类的动词可以进入中动结构,这类动词本质上是用来描述事件的动作,一般现在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动词的动作性,而修饰语的使用则进一步将可能性事件转化为恒时性状态。修饰语表达某种持续性状态,附着于动词,与一般现在时共同降低中动结构的动作性,提高状态性。
除了修饰语,中动结构的其他句法表达形式如情态词、否定词、重音等也起到相似的压制作用,因此可以取代修饰语。英语中动结构中的情态词、否定词、重音等策略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质疑,降低了事件发生的客观性,增加了中动结构的主观性。曹宏[10]将中动句的层次构造划分为NP/(VP+AP),认为NP是言谈出发点的话题(topic),(VP+AP)是对话题的评论(comment)。话题传达旧信息,评论传递新信息,而真正的新信息集中在修饰语AP上。这一新旧信息的分布与认知语法框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有关。基本层次范畴中的词汇是我们认识世界最直接的经验,名词则是基本层次范畴的原型。比如,“椅子”是“家具”的原型,属于基本层次范畴,与之对应的基本层次范畴动词是“坐”,因为人们在认识世界时,看到椅子时认知系统会自动联想到坐的动作。同理,说到“书”,“读”的动作会出现;谈到“问题”,“解决”会出现。这些原型的名词和动词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已经自动建立了联系,是我们认知中相互关联的旧信息。而每一句话都要传递新信息,否则就没有说话的必要。所以“This book reads”或“这个问题解决”不是完整的句子,因为他们没有传递出新信息。为此,修饰语在中动结构中必不可少,传递句子的新信息。否定、情态或重音也是传递新信息的方式,与修饰语具有同样的功能。
综上所述,英汉壮中动结构的主语、谓语动词和修饰语在构句过程中都有限制。中动结构的主语与典型事件中的能量流向有一定关系,通过凸显,位于末端的受事、传递能量的工具、事件发生的处所、时间、方式都能成为中动结构的主语。而相比英语,能进入汉语、壮语中动结构主语位置的语义角色较多,这可能与汉语和壮语是意合型语言有关。完成类动词是中动结构谓语动词的充分条件,但中动结构的恒时属性描写要求动词后不能出现体标记,同时中动词还受到口语体的限制,过于正式、书面的词语一般不能进入中动结构。中动结构修饰语的限制体现在非自主、非意志性,不能指向施事,而难易中动结构的修饰语在英汉壮3种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汉语和壮语是语序优先的分析型语言,需要区分以NP+VP+AP为句法特征的中动结构和以NP+难+VP为句法特征的难易句。在壮语与汉语的频繁接触中,汉语的强势地位使得壮语难类修饰语的语序出现了变化,演变成难易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