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芝,王小丹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青岛)
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加强对该类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1]。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两组样本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样本各选择75例患者,且均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中心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并所经本中心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2]精神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所有资料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措施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包括:(1)成立护理小组,结合各科室医生、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并参考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了解的病人情况,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再结合患者的思维习惯、受教育程度、工作生活经历等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3];(2)加强对护理人员心理沟通技巧的培训。引导和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提升自己的临床心理护理操作水平和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逐步提升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4];(3)在实施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主动向护理人员倾诉、愿意配合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向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和自我心理调节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帮助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主动克服不良心理;组织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竞赛等,转移心理关注点、找到不良情绪和心理宣泄的出口,从而缓解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5];(4)对自知力差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生活的照顾;对情绪不稳定、躁动的患者,应注重日常的隔离保护,消除影响患者情绪的相关因素;对有妄想症状的患者,在其发病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引发其妄想的事物、语言、声音等,帮助患者认识自己妄想的症状及内容,主动克服症状的再次发生[6-8]。
1.3.1 不良心理状态评分
指标包括焦虑心理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心理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9]两项指标,根据对患者使用相关测评量表进行评分的结果,进行小组指标的均值比较。
1.3.2 睡眠质量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0]对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进行测评,分值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1.3.3 精神疾病严重程度
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scale,BPRS)[11]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打分评价,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1.3.4 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不良事件包括攻击、自残、偏执、病情加重四种类型,根据临床两组患者实际出现各类事件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总发生率的组间数据对比。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观察指标 对照组(n=75) 观察组(n=75) P SAS评分 65.050±5.50 44.05±4.50 <0.05 SDS评分 65.85±6.50 43.25±3.35 <0.05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PSQI评分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PSQI评分对比(±s)
观察指标 对照组(n=75) 观察组(n=75) P睡眠质量 1.38±0.16 0.82±0.07 <0.05入睡时间 1.38±0.15 0.82±0.05 <0.05睡眠时间 1.88±0.20 1.32±0.10 <0.05睡眠效率 1.96±0.18 1.60±0.16 <0.05睡眠障碍 1.65±0.15 1.20±0.13 <0.05催眠药物 1.40±0.13 1.02±0.15 <0.05日间功能障碍 1.50±0.15 0.62±0.08 <0.05 PSQI总分 11.15±0.16 7.4±0.10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及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BPRS评分对比[(n,%),(±s)]
表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BPRS评分对比[(n,%),(±s)]
组别 例数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BPRS评分偏执 攻击 自残 病情加重 总发生率对照组 75 2 2 1 2 7(9.33) 20.25±2.50观察组 75 1 0 0 1 2(2.67) 16.65±1.75 P-----<0.05 <0.05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12];临床治疗包括使用定神病用药、心理辅导、生活方式调整等支持性治疗方式的综合运用。
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特殊性,要求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其临床心理变化、寻找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的具体原因,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实施符合不同患者思维习惯和接受程度的沟通方式等方法,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调节,与家属共同配合、消除诱发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克服负面心理的影响,从而实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避免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的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更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对延缓和改善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也具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