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宽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本篇所论是《字宝》的上声部分。
1.“物骨可塞(原注:口雅反)”。“物”字说明此条所言为物品或东西;“口雅反”是为“骨可”字所注的反切音。《汉语大字典》标音为qià,意思有二:一是“同‘髂’,髂骨”;二是“骨鲠在喉”(1)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1833页。。但在稷山方言里,读音则为ká,与写卷反切音相同,意思仍是“骨鲠在喉”。如吃饭时,有人觉得喉咙有异物感,别人便说:“他(她)咕咙(喉咙)骨可住了。”“骨可住”也就是堵住,所以《字宝》编者便将“骨可”与“塞”字放在一起。但在稷山方言里,“塞”读作sī而非sāi。
2.“垢圿(原注:音苟,下戛)”。“垢”即泥垢。“圿”字《汉语大字典》音jiá,释义为“污垢”(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78页。。两字所指虽然均为污垢,但却有特定用法:专指身体上的泥污。如民间说:“我好久没洗澡了,身上垢圿大的,得赶快洗一下。”“圿”字读音正为jiá。我在看当代小说时,常见作家写成“垢甲”,当是对“圿”字陌生所致。
3.“乱氅氅(原注:尺两反)”。这完全是个俚语,未见辞书有载。稷山方言里有“乱氅(音彻,失ng尾导致)”一词。但我只听见过“乱氅”之说,未曾听见过“乱氅氅”的说法。比如有甲乙二人对话:甲说:“老李,刚才三、四队人在老街门口吵架,你见了么?”乙说:“我刚打那儿过,见了,乱氅着呢!”
4.“人鼾睡(原注:音汗)”。显然,“汗”是“鼾”的直注音。《汉语大字典》
音hān,释义为“熟睡时粗重的呼吸声,俗称打呼噜。”(3)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983页。但在稷山方言里,“鼾睡(音fū)”合在一起是一个词,指呼噜声。如说:“我昨夜没睡好。同屋鼾睡大的,弄得我睡不着。”
11.“人禁頁害(原注:其朕反)”。《汉语大字典》“禁頁”字音jìn,其义一为“闭口切齿”,二为“切齿怒貌”(11)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827页。。释义允当。但稷山方言“禁頁”字音hěn。“害”字愚意以为当校作“嗐”,如“嗐(咳)声叹气”。民间形容一人盛怒又不咆哮发威,仅是在那里咬牙切齿,又不断发出很重的鼻音,便说他“禁頁(音hěn)儿嗐儿的”。
12.“口噤(原注:其朕反)”。《汉语大字典》音jìn,引《说文》:“噤,口闭也。从口,禁声。”(1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290页。如一位母亲教训她儿子便说:“让你说你就说,嘴噤住做啥呢!”古今音义俱同。
14.“面诮(原注:所马反)”。此条所注反切音有误。其前有“人诮(原注:所马反,七笑反)”一条,可知“所马反”是注“”的,“诮”字的反切音是“七笑反”。“诮”字《汉语大词典》音qiào,义为“责备”(14)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1册,第227页。。释义为责备是不错的。但《玉篇·言部》:“诮,才妙切,责也”;《龙龛手镜》卷一言部:“诮,才笑反,责也,呵也,娆也,戏笑也。”这两种辞书的读音却与稷山方言相同,而不读qiào。其义便是责备、呵斥。自己严责儿子就说:“我狠狠地诮(音吵)了他一顿。”
17.“手臼物(原注:之六反)”。这也是一个用手的动作。《汉语大字典》标音为jú,释义有“叉手”、“敛手”,“同匊。《玉篇·臼部》:‘臼,两手捧物曰臼。’”(17)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266页。“臼”字在稷山方言里音cōu,即用手端东西,如“臼碗”、“臼盘子”、“臼盔子”等动作。《玉篇》所释意思与此正合,写本的反切音与方音也相近。
18.“手舀物(原注:一小反)”。《汉语大字典》音yǎo,释义为“用瓢、勺等挹取东西”。(18)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267页。所言极是。民间常用语有“舀水”、“舀面”、“舀粮食”、“舀醋”等,均见其义。
19.“人柱杖柺子(原注:古怀反)”。敦煌写本偏旁“扌”“木”不分,所以,“柱”字先当校作“拄”,手持也。“杖柺子”中“杖”字形近而误,当校作“柺”。民间称“拐杖”不叫“杖柺子”,而是叫“柺柺子”。写本反切音无误。“柺柺子”,我不知听到过多少遍,但“杖柺子”一次也不曾听到过。
20.“醂柿子(原注:力敢反)”。《汉语大字典》音lǎn,释义之一谓“浸藏柿子(即使柿子熟)。《玉篇·酉部》:‘醂,藏柿也。’”(19)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1493页。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柿》:“生柿置器中自红者谓之烘柿……水浸藏者,谓之醂柿。”就其读音而言,稷山方言读作luǎn,但其意义则无差别。一般而言,柿子是霜降时采摘的,民间叫“下柿子”。但每年到中秋节时,柿子仅有七八成熟,过节时人们就想吃了,于是摘下柿子去“醂”。记得是放在做饭的大锅里,放入清水将其淹没,下面用微火加温,一夜过后就能食用了。这项工作的关键是控制火候:火小柿子熟不了,火大就煮成青的了,都不能食用。
21.“身魇志(原注:一奄反)”。古书除作“魇志”,亦作“魇子”。《汉语大词典》音yǎn,释义为“黑痣”(20)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册,第1376页。。《史记·高祖本纪》:“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唐人张守节正义云:“许北人呼为魇子,吴楚谓之志。志,记也。”(21)[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3页。张守节注文也是仅就其所知而言的。唐代属于河东绛州的稷山也称“魇子”,不独许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