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研究

2021-07-04 05:45:52程欢
科学与财富 2021年7期
关键词:行为调研大学生

摘  要: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大力开展了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但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以南宁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针对他们日常应对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查找当前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垃圾分类行为的对策和建议,为绿城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研

当前,我国已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为一项战略性决策和重要改革任务。2016年,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提出了要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2019年,他对垃圾分类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近年来,南宁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2018年开始已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为全国首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当前,南宁市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类关键环节上已取得显著成绩和效果。2021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进行第三季度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将南宁市位列全国大城市中第一档第1名。2021年12月,南宁市参加2021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总决赛评比,在全球32个国家的22座城市和34个项目中以第一名的成绩勇夺竞赛城市类最高级别E类金奖,这足以证明南宁市垃圾分类工作富有成效,推进文明城市进程,提升了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水平。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产量快速增长,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任务,还存在分类配套设施不完善、制度建设不健全、垃圾投放收集环节薄弱、宣传教育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南宁市两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他们日常应对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查找当前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行为的对策和建議,为建设壮美广西、美丽绿城而建言献策。

一、对大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研究的重要意义

城市垃圾分类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具有极大的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正是重要的传播力量。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他们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能极大地引领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当他们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马上能成为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群体。所以,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分析调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行为查找问题能找出促进垃圾分类健康行为养成的好方法好建议。

二、大学生应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

2021年12月,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南宁市两所在校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以此来查找当前大学生形成日常垃圾分类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重点调研他们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了解、态度和行为习惯。本次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调研对象为大二、大三的本、专科学生,一共8个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376份,合格回收率100%。

1.调查问题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1)您认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重要吗?(2)您愿意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吗?(3)您现居住的社区做到垃圾分类回收了吗?(4)您做到垃圾分类投放了吗?(5)日常是否用能降解的袋子装生活垃圾?(6)学校有废旧电池回收处吗?(7)平时您是怎么处理废旧电池的?(8)为什么您没有做到垃圾分类投放?(9)怎么样您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10)您是否了解垃圾分类四种颜色回收方式?(11)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哪种类型您比较模糊?(12)您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垃圾分类的?(13)您得到过专题讲座、外出参观方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学习吗?(14)您了解例如焚烧、填埋等垃圾运输、处理环节吗?(15)您知道垃圾回收“定时定点”这个政策吗?调研过程还与他们进行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

2.问题结果分析

第一,关于大学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态度认识的问题。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上,92%的学生认为重要,2%的学生认为一般,96.5%的学生内心上是愿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

第二,关于大学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在生活社区是否做到垃圾分类回收的问题上,100%的学生认为社区没有做到分类收集,95%的学生没有做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75%的学生日常不能使用降解的袋子装生活垃圾,25%的学生偶尔能用能降解的袋子装生活垃圾。78%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废旧电池回收处,17%的学生表示有,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没有。79.5%的学生会把废旧电池直接丢垃圾桶,11.4%的人会先收集起来再一起放到指定回收处,9.1%的学生会先收集再集中丢垃圾桶。

第三,关于大学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认识的问题。在问及为什么没有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问题上,他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政府没有强制性规定要求,没有足够的分类垃圾桶;大多数人未能做到,没有人做表率,个人行为起不了效果,最后生活垃圾还是一起拖走;对垃圾桶四种颜色分类不够细致明了,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氛围。意识淡薄嫌麻烦,没有养成日常良好行为习惯。他们认为在以下条件下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政府强制要求个人使用可降解塑料袋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制定相关惩罚政策和制度;政府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服务平台,社区配备完善的分类垃圾桶;加强监督管理,大家互相约束,有引导员示范,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有了解渠道,扩大宣传面与影响力。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南宁市高校在校大学生没有做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措施和专业知识不够了解,得到专门的宣传教育培训机会过少,他们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增强。政府需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加深在校大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工程的认识。

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垃圾分类能力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精准宣传教育培训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南宁市要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工作,需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启动精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推进社区管理与高校管理共商共治,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宣传进校园,促使駐邕高校营造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气氛,以此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号召大学生积极关注国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搭建“互联网+”公众交流平台和学习教育平台,保证大学生能随时跟进学习南宁市、广西、全国等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时事要闻、工作要点和政策制度。

另外,城市生活垃圾宣传教育培训可做到“走进去”和“带出来”,加大专业知识宣传力度,增强在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实现宣传工作“全覆盖”至高校。一是将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走进大学校园、课堂、班级、宿舍,为大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互动活动,例如专题讲座、专题活动,同时专题知识教育培训不要停留表面,走形式表面化,要把政策知识宣传标准化、精细化,不要主观认为大学生应该“都懂”,事实上“略懂”。二是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带领大学生外出走进南宁市已建成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针对性地为他们开展专业的垃圾分类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参观学习实践,更加增强他们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培养他们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2.优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管理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

垃圾分类好习惯需要奖惩制度来强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瓶颈是垃圾投放和收集,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牵制。南宁市需不断健全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措施及规章制度,使得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法制化。加快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重点是落实垃圾投放、垃圾收集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以完善的法规制度强制垃圾投放,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收集。同时建立高校示范区,发挥大学生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黎娜,于欣颖,刘金凤,王志力,黄丁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调查研究——以南宁青秀区为例[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11).

[2] 宁夏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知晓和处理行为调查.党佳丽,高晓燕,刘才睿,柴茹,张鹏举,周健. 职业与健康,2020 (10).

作者简介:程欢,女,1982年,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二级学院)。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899)

猜你喜欢
行为调研大学生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22:20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8:03:20
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