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红
(清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河南 清丰 457300)
小儿急性腹泻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儿科疾病,该病对于患儿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根据临床研究表明[1],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小儿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存在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也可能是由单一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在小儿急性腹泻临床治疗中,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感染患儿病原微生物的类别,因此对于患儿的临床检验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2]。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而细菌培养的时间较长,很容易使得患儿出现延误治疗的情况。因此,必须要掌握小儿急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规律,以此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降低小儿急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3]。本次研究了200 例急性腹泻患儿,针对急性腹泻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清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 年5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收治的200 例急性腹泻患儿。所有患儿性别、年龄范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200 例患儿中包含了123 例男性患儿和77 例女性患儿,年龄0~5 岁,平均(2.18±1.53)岁;患儿病程时间47~73 h,平均(60.24±5.02)h。200 例患儿中,1 岁以下患儿60 例,占比30.00%(60/200);1~2 岁患儿109 例,占比54.50%(109/200);3~5岁患儿31 例,占比15.50%(31/200)。患儿发病时间在12~2 月者71 例,占比35.50%(71/200);在3~5 月者40 例,占比20.00%(40/200);在6~8 月者58 例,占比29.00%(58/200);在9~11 月者31 例,占比15.50%(31/200)。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腹泻病学》中的诊断标准[4];②患儿的年龄均≤5 岁;③所有患儿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进行研究。
排除标准:①排除所有大便量在3 mL 以下的患儿;②排除伴有先天性贫血、消化道闭锁、肺炎等疾病者;③排除伴有囊胞性纤维病、食物中毒或脂泄病者;④排除营养不良与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医务工作者[5]。
使用一次性吸管收集患儿4~8 mL 新鲜大便,采集后2 h 内进行检验。将收集的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并进行分离培养处理,处理方式严格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中的各项标准内容[6]进行。混合玉米吐温80 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碱性蛋白陈水、SS 琼脂与氯霉素沙保弱葡萄糖培养基制作成为新型培养基,以此来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使用Vitek-32 试剂与API 试剂,并依照血清学的检验结果,对培养的菌株进行鉴定。使用玻璃珠柱凝集法鉴定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志贺菌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采用ELISA 法检验人轮状病毒;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杯状病毒、腺病毒以及星状病毒进行检验。
分析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月份患儿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季节分布情况[7]。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 例患儿中,共检测出124 例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62.00%(124/200)。其中致病菌共检出22 例,占比17.74%(22/124);病毒共检出94 例,占比75.81%(94/124);寄生虫与真菌共检出8例,占比6.45%(8/124)。在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中,以人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人杯状病毒。见表1。
表1 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n=124)
124 例病原微生物,男患儿占比55.65%,女患儿占比4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分布中,1~2 岁患儿所占比例高于1 岁以下与3~5 岁患儿(P<0.05);在月份分布中,6~8月患儿与12~2 月患儿所占比例高于其他月份患病患儿(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月份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比较(n=124)
在致病菌、人杯状病毒、人轮状病毒等不同病原微生物的季节分布情况中,6~8 月份主要为致病菌与人杯状病毒的高发时期;12~2 月份为人轮状病毒的高发时期。如表3。
表3 不同病原微生物季节分布特点 [n(%)]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消化道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引发,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或大便性状的变化,若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使得患儿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8]。导致该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婴幼儿期消化道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神经调节能力较弱、生长发育较快、肠道负重过重、正常的肠道菌群还没有能够建立起防御机制,同时人工喂养也是导致患儿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9]。此外,0~5 岁的患儿属于感染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感染性腹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根据临床研究表明[10],引发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感染性因素所致,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均会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症状。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200 例0~5 岁的急性腹泻患儿进行了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检验结果中共检出124 例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62.00%;其中以病毒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占比75.81%。在其他国家的相关调查研究中也显示[11],大部分0~5 岁患儿均为病毒感染所致。以此也能够表明,病毒感染是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在所有病毒感染患儿的检测结果中,感染患儿的主要病毒为人杯状病毒与人轮状病毒,分别占比15.32% 与54.86%;其中人轮状病毒作为小儿急性腹泻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原体,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调查研究中显示[12],小儿人轮状病毒感染率在37.76% 左右。在患儿性别与年龄的比较研究中显示,男女患儿之间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调查中,1~2 岁患儿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高于1 岁以下与3~5 岁患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患儿自身的免疫能力有着较大的关系。1 岁以下的患儿能够从母体的乳汁中吸取免疫球蛋白A(IgA)与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这些抗体能够对病毒起到中和作用,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3~5 岁患儿随着身体的发育,其免疫系统也逐渐得到完善,免疫能力显著加强,同样能够抵御病原菌的入侵[13]。而对于1~2 岁患儿的患儿来说,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从母体中吸取抗体能力减弱,原本来源于母体的各种抗体也会逐渐消失,同时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进而很容易导致病原菌的入侵[14]。
在本次研究,人杯状病毒的检出率为15.32%,与国外研究报道中小儿急性腹泻人杯状病毒检出率在1.32%~15.77%之间的结论相同。人杯状病毒属于一种杯状病毒科,其存在两个属,包含了诺如病毒与札如病毒,此类病毒的主要感染人群为2岁以下的患儿。受感染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息、水样便、呕吐等呼吸道感染症状[15]。此外,6~8 月发病患儿与12~2 岁发病患儿的病原微生物检出率高于其他月份的患儿。其中,6~8 月在致病菌与人杯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12~2 月在人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由此能够表明,人轮状病毒在12~2 月属于高发时期。冬季节也是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根据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季节分布特点,需要在冬季加强对于患儿的保护措施,以此来降低患儿急性腹泻的发生率。同时,致病菌与人杯状病毒在6~8 月为高发时期;细菌作为引发小儿急性腹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其多表现在夏季,在这一季节同样需要加强对于小儿的保护工作[16]。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构成与季节分布特点对于临床中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与治疗工作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寄生虫与真菌感染也是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腹泻的一项因素,必须要加强对于寄生虫与真菌的关注。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便是根据患儿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由于病原微生物的细菌培养时间较长,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工作,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充分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此来起到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作用[17]。
综上所述,导致0~5 岁患儿产生急性腹泻的原因包含了多种,主要为病毒感染所致。同时,急性腹泻多发于1~2 岁患儿,夏季与冬季为高发季节,致病菌与人杯状病毒多发于6~8 月;人轮状病毒多发于冬季。在临床中需要明确病原微生物的发病规律,加强对于患儿的防护工作,并采取有针对的治疗措施,以此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