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礼貌交往,感受友情是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有助于其后期的社会适应。由于低年级学生不擅长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当朋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侵犯到自己的边界时,他们会感到纠结和为难,不懂得如何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边界,缺乏拒绝他人的勇气和方法。本课通过活动体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边界感,学会守护自己的边界。
教师播放动画视频《Border》。视频内容:两个分别来自边界(border)两边的人相遇了。其中一人对待边界的态度特别严肃,导致他们之间产生矛盾。但是,他们渐渐地发现了能够和平解决矛盾的方式,只要遵守规则,不越过边界线,就可以和平相处。
教师:同学们,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他们在打羽毛球。
教师:没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学生:他们中间有一条边界线,如果羽毛球过界了,比赛就要重新开始。
教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边界线,如体育赛场、国界、马路、课桌……这些边界线能让我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方便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生活中的边界。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理解生活中的边界线,为后续的教学做准备。
教师:小琦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今年7岁了。有一天,她在小区里玩滑板车,一个比她高半个头的男孩跑了过来,大概是想找小琦玩。小琦没有停下来,小男孩就用手抓住了小琦的胳膊,怎么都不肯撒手。小琦被抓疼了,她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一起帮小琦摆脱困境,好吗?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请两位同学面对面戴着眼罩站立,他们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变化(2米→1米→0.5米→0.1米),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摘下眼罩后的反应。
学生1:我发现,他们在距离比较远的时候,摘下眼罩没什么变化。
学生2:当他们离得很近的时候,我看到他们摘下眼罩时都往后退了一步。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的确,当我们与别人靠得很近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后退。这说明每个人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身体边界,如果越过了身体边界,我们会感觉不舒服。
PPT展示:当陌生人、刚刚认识但不太熟悉的人、朋友、爸爸妈妈等想要和你进行身体接触时,你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教师: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1:对于刚刚认识但不太熟悉的人,我选择不拥抱。
学生2:自己的朋友,不愿意的话可以不拥抱。
教师:当别人破坏了你的身体边界,你可以拒绝与对方进行身体接触,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妈妈,因为我的身体我做主。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起学生对身体边界的关注,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守护自己的身体边界。
教师:经过同学们的帮助,小琦明白了身体边界的重要性。回到家后,小琦的父母规定她每天要学习到晚上10点,还特意在她的房间安装了监控。现在,小琦的一举一动都被父母监视,虽然小琦心里很不愿意,但还是同意了。她很无助,想得到大家的帮助。
教师:接下来,4人一组,用铅笔在纸上画房子。房子的样式、大小不限,但要记住这所房子就代表你自己。
学生小组活动,并派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见图1)。
图1 学生作品示例
教师:大多数小组不约而同地用线条将纸分成了四部分,这些线条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这些线条是房子的边界线,说明每个同学拥有的位置都不一样,我们的房子应该画在边界线里面。
教师:人际交往中也有这样的线,这条线就是我们的心理边界,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心理边界。
教师:当别人把房子画到你的位置,或者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和你的房子挨得特别近,你的感觉如何?
学生1:如果别人的房子画到我的位置上,我会很生气。
学生2:如果不经过我的允许就和我的房子挨得很近,我会觉得不舒服。
教师:我们的心理边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一些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就像刚刚的画房子游戏,当别人侵占你的位置时,边界感就出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琦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理边界的思考。画房子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切实感受到心理边界,从而加深对心理边界的理解。
教师:现在,我们将打开一个神秘的信封。如果信纸上写的做法让你觉得不舒服,请用手做“×”的姿势;如果没有让你觉得不舒服,请用手做“√”的姿势。
PPT展示信的内容:朋友将你的秘密告诉了其他人;朋友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拿走你的东西;同学私下为你指出错误,并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同学翻看你的私人日记。
学生活动。
教师:边界被破坏会让人觉得不舒服。那么,当边界被破坏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教师播放音频,音频内容如下。
兔子妈妈:“小兔子,妈妈出去一会儿,你在家看好煲着的汤。”小兔子:“好的。”过了一会儿,小兔子的好朋友小狗来了。小狗:“小兔子,有好消息!马戏团来了,快跟我一块儿去看。”小兔子心里想:妈妈叫我看汤,我不能走。再说,马戏团都来了很多次,我真不想去看。可是,小狗是我的好朋友,我如果不去,它恐怕会很不开心,我还是去去就回来吧!于是,小兔子和小狗一起去看马戏团表演。一段时间后,小兔子心里想:糟了!我忘记家里灶台上还煲着汤呢!于是,小兔子赶紧往家里跑。可是已经晚了,家里着火了,所有的东西都烧坏了,小兔子伤心地哭了。
教师:为什么小兔子明明不想去看表演,最后还是去了呢?
学生:因为小兔子不知道如何拒绝小狗。
教师:小兔子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它不敢拒绝别人。
教师:没错,小兔子不懂得如何拒绝他人,所以它很难守护自己的边界。不过,大家不必担心。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法宝。小兔子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播放音频,音频内容如下。
小兔子正在做作业,好朋友小熊来了。小熊:“小兔子,有好消息!我家买新电视机了,好大好漂亮啊!快来我家看看!”小兔子耐心地听完,心里想:我的作业还没做完,晚上又要表演,看来不能去。小兔子诚恳地对小熊说:“小熊,我真的好想去看看你家的新电视机。不过我现在还不能去,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对不起。我明天再去你家看,好吗?”小熊:“没关系,明天记得来我家哦!”说完,小熊开心地去找别的小伙伴了。小兔子也特别开心。
教师:小兔子的第一个法宝是表明态度(对不起,我不能同意你的要求……),第二个法宝是说明原因(因为……),第三个法宝是提出建议(我觉得你可以……)。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这三个法宝,针对不同的情境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教师:好朋友叫你帮他打人。
学生1: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表明态度),因为打人是不对的(说明原因),我觉得你可以好好说,我相信不动手也能解决问题(提出建议)。
教师:上课时,同学要跟你说话。
学生2:对不起,上课不能说话(表明态度),因为说话会扰乱课堂纪律(说明原因),如果你想说话,可以下课再找我,我很愿意下课后和你聊天(提出建议)。
教师:同学要你把作业借给他抄。
学生3:对不起,作业要独立完成(表明态度),抄作业没办法让我们学到知识(说明原因),建议你上课认真听讲,如果有不会的题目可以问我,我来教你(提出建议)。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你最近新买了一个玩具,非常喜欢。有一天,你的好友到你家玩,他要求你把玩具借给他。这是你最喜欢的东西,你很舍不得。
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想要守护边界,我们就要学会拒绝。拒绝需要勇气,也需要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这三个法宝守护好自己的边界!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出守护边界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友好相处,学会守护自己的身体边界;在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两难问题时,要懂得表明自己的态度,守护好自己的心理边界。另外,在守护自身边界的同时,也不要破坏他人的边界。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守护自己的边界,同时尊重他人的边界。
本课的结构很清晰,从认识边界到守护边界,逻辑清楚,连贯性强。在故事的选择上,选取低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并采用短视频和漫画图片的形式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的选择上,画房子游戏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边界感;角色扮演让学生对守护边界的方法进行运用,在课堂上实现了助人自助的过程。
整体来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边界”知识比较抽象,如何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是授课难点。
本课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层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参与课堂,在思辨中体悟,在实践中成长。本课的亮点如下。
1.主题鲜明,针对性强。
首先,通过观看视频、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体验边界;其次,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身体边界和心理边界;最后,通过实战演练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守护自己的边界。
2.注重体验,生成升华。
本课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身体边界和心理边界。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反思,升华了本课的主题。
3.立意新颖,内涵丰富。
本课将边界分为身体边界和心理边界,切入点独特新颖。帮助学生认识边界,有利于其人际交往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这节课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体验边界感,是一节有新意、有内涵的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