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慧
摘要: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生活干预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激励式心理干预+生活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干预结合生活干预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可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激励式心理;生活干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较严重的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临床需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促进疾病快速恢复[1]。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即焦虑和抑郁,因此临床应分析其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制定干预措施。鉴于此,本研究对患者实施激励式心理干预结合生活干预,以探究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45岁,平均(25.63±5.14)岁。研究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8~45岁,平均(28.56±2.9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纳入标准:经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疾病进展;伴随其他器官原发性肿瘤;合并精神障碍。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仔细介绍化疗过程以及相关细节,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研究组接受激励式心理护理+生活干预。(1)心理评估。首先询问患者病史,科学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其目前最重要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的性格、年龄、职业等特点,找出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内容应以激励病人为主,鼓励病人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2)心理护理方案。针对存在不同情绪问题的患者,一般护理方案内容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针对抑郁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已治疗成功的病例介绍给患者,告诉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减轻会更快。这可改变患者消极态度,将被动转变为主动配合,保证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在激励式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还应让患者了解疾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掌握针对不良反应护理的措施。例如,深呼吸治疗中,首先护理人员需参与示范,明确深呼吸的要点。呼吸训练需以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为主,并通过训练使身体得以放松,这对焦虑等情绪的减轻有极大作用。深呼吸是通过改善患者生理反应,进而使主观体验达到极大改变,间接缓解其不良情绪。(3)家属支持。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他们参与护理。告知患者家属疾病治疗以及护理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并指导其正确心理护理、训练以及饮食等相关知识。(4)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应通过各项检查以及病情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针对生活中出现的不良饮食现象,护理人员需及时指出,并让患者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疾病减轻的影響,改善其饮食恶习,提醒其尽量多摄入营养含量较高食物,并禁止摄入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保证饮食科学。
1.3 观察指标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心理状态,分数越高,负面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由专业人员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相关数据。对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很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是因对疾病认识相对不足而产生消极情绪,因此,需要对患者加强临床护理。研究组主要对患者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以及生活干预。护理人员需介绍疾病治疗过程、流程以及护理相关内容,让其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科学性,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并积极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告知患者心理护理相关手段以及操作细节,使其负面心理状态减轻[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即研究组护理效果相对更优。
参考文献
[1]谷景荣,郁月华,王瑞.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20):3738-3740.
[2]符忠佩,张建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心理干预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8,10(4):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