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传播的媒介衍变

2021-07-01 08:40康艳艳
出版广角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英雄传吕梁媒介

【关  键  词】《吕梁英雄传》;红色经典;媒介;传播

【作者单位】康艳艳,吕梁学院中文系。

【基金项目】2019年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晋绥新闻人口述历史纪录片研究”(2019C28);2018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红色生态视域下晋绥边区革命文学及时代价值研究”(2018B226);2018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晋绥日报》文艺副刊及当代启示研究”(2018B22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0.02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佳作涌流,各领风骚。《吕梁英雄传》作为红色经典,在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范本意义,既为“革命英雄小说”的写作提供了范例,也为红色经典的媒介衍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被改编成连环画、电影、电视剧、舞剧等。

在现代传播语境中,红色经典既要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获得新的确认,也要在不断重构中实现其价值。有学者认为,在现代传媒文化语境下,文学传媒是继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后的第五要素,对文学的存在方式有着重大意义[1]。从这个意义上说,红色文学经典的生產不仅受制于一定的现代传播语境,也依赖每个时代的媒介技术发展为其提供的可能性。《吕梁英雄传》是延安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功实践,也是现代文学传播衍变的典型文本,因此,在当下媒介语境中梳理、挖掘其媒介衍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从报纸连载到书籍出版:印刷媒介时代红色经典的文本生产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以抗战烽火为题材的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吕梁英雄传》是第一部反映中华民族全民艰苦抗敌的经典之作。它既是作者马烽和西戎的代表作,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晋绥边区的实践成果,其艺术成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吕梁英雄传》文学传播的媒介衍变已然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具有折射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红色经典媒介建构价值的意义。

《吕梁英雄传》从1945年6月5日至1946年8月20日在《晋绥大众报》连载,共95回,这是它首次通过大众传媒进行文本传播。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印刷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为文学作品传播提供了可能,报刊也成为文学传播和文学活动的主要媒介。

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交通闭塞,传播手段落后,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地为了将党的精神、政策、理念传递给广大群众,特地创办了机关报《晋绥日报》和通俗报纸《晋绥大众报》。为了完成抗战使命,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加文艺作品以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趣味性成为这两份报纸的办报策略,因此,《吕梁英雄传》通过报纸这一大众传媒进行文本传播成为必然选择。

艰苦的烽火岁月中,晋绥边区的百姓亲历了血与火的考验,马烽、西戎耳闻目睹了许多机智勇敢的民兵事迹。在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马烽、西戎二人结合切身感触,产生了把“敌后抗日军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与日本帝国主义、汉奸走狗斗争的英雄事迹记载下来,谱以青史,亢声讴歌,弘扬后世,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的创作动机[2]。于是,马烽和西戎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采用章回体的传统小说形式,生动再现了吕梁山康家寨村广大人民群众英勇抗击日寇、和汉奸做斗争的战斗生活场景。虽然小说的故事情节有漏洞、人物性格也不够突出,但作品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当时街谈巷议的重点。故事中的民兵英雄妇孺皆知,读者纷纷写信表达自己的敬意,更有教师将其作为识字教材进行普及教育。当时的文学生产过程和媒介生态环境决定了《吕梁英雄传》早期传播的媒介选择,同时也决定了同一时期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路径。该时期的文学被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功能,与报纸满足受众对现实世界的需求有着共同之处,这也是《晋绥大众报》成为《吕梁英雄传》首次面向大众传播的媒介渠道的根本原因。

随着印刷技术的兴盛发展,现代文学的传播路径发生了转向,也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文化空间。1946年,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了介绍抗日根据地的大众文艺成就,马烽、西戎修订了《吕梁英雄传》的前37回,并将文稿交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吕梁英雄传》的最初版本,在《新华日报》连载后得到国统区文艺人士的热烈反响。从报纸连载到汇编成书,《吕梁英雄传》的文学传播进入了新的出版传播阶段,随后又被新华书店、东北书店、苏中韬奋书店等重印。上海通俗书局于1947年1月也进行了翻印,不过为了通过国民党的审查制度,小说做了适当删减。

《吕梁英雄传》第三个版本由作者重新校改,内容情节也做了修改,由95回改为80回,于1949年5月出版。之后《吕梁英雄传》被翻译成朝鲜、日、俄、波兰、匈牙利等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红色经典再度被出版界重视,马烽、西戎对《吕梁英雄传》做了最后的修改,并于1977年12月由人民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字符号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文学作品权威性,可以说,《吕梁英雄传》的文学史地位正是在印刷媒介时代奠定的。在随后几十年的传播过程中,《吕梁英雄传》及其建构的红色经典文学,在报纸和书籍之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传播,成为不同历史语境和文化场域的经典性文本。经历艰辛的军民抗战,早已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正是身处这样的红色土壤,激发了读者对《吕梁英雄传》的阅读需求,推动其出版与再版。

不同版本的《吕梁英雄传》

二、从文字叙述到影像再现:新媒体时代红色经典的价值重构

进入20世纪后,大众传播经历了从文字到图像的符号转变,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3]。与印刷时代相比,图像时代有着更加轻松、直观、通俗的符号体系,小说文本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参与作品的再创作,而视听传播则直接呈现一个个具象的场景和人物。虽然《吕梁英雄传》诞生于印刷时代,但其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在视觉传播时代仍然激发人们通过新的媒介渠道去重构的冲动。

《吕梁英雄传》成书后,1950年8月由大众美术社改编为系列连环画,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一套连环画套书,开创了连环画套书的先河。全书共6册,分别为《桦林霸》《地头蛇抢亲》《张老汉跳崖》《美人计》《大摆地雷阵》《解放汉家山》。整套连环画由多位资深连环画家共同创作完成,采用写实的画法再现了《吕梁英雄传》的意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红色经典的特殊性与连环画的普及性相结合,极大加速了《吕梁英雄传》的传播。这是《吕梁英雄传》第一次从文字符号转换成图画符号,在传播实践中跨越了媒介之间有效的文本转换。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吕梁英雄传》改编拍成黑白电影《吕梁英雄》,1950年在全国上映。这是《吕梁英雄传》首次被搬上银幕,也是视听媒介最早对《吕梁英雄传》进行文本类型转换。导演准确把握了小说革命英雄主义的独特风格,尽量还原晋绥边区的风情风貌,凸显了民兵在与日伪军艰苦斗争中机智勇敢、甘于奉献的民族革命精神,很好地将小说的重大历史意义转为银幕上流动的影像。

与文字的内在想象不同,电影以直观的画面与连续的镜头呈现历史场景,通过语言、音乐、色彩、图形等不断刺激观众的视觉感官,从而帮助观众构建作品的整体符号世界。虽然受当时技术的限制,电影拍摄存在一些瑕疵,但《吕梁英雄传》的影像叙事再创造是成功的,一度风靡于全国大小影院,在影像叙事中实现了对现代文学的重新书写与再次建构。

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日益紧密,很多经典小说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成为大众消费品。但影视界几次尝试改编《吕梁英雄传》都不成功,直到2004年,吕梁地委、行署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决定将其改编成电视剧,并且由资深作家张石山出任编剧,得到了作者的首肯。《吕梁英雄传》被改编为22集电视剧,于2005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次改编运用成熟独到的电视艺术技巧,刻意营造了真实的叙事空间,热情讴歌了抗日民兵英雄,既保持了原著精神,又不拘泥于原著,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民俗色彩,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14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那种反抗、互助而无畏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  《吕梁英雄传》的思想性通过艺术形象得到审美化表达,并超越了时空限制,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达到了重塑经典的目的。

红色经典是经过时间积淀的文本,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新媒体时代如何挖掘红色经典资源,探索红色经典文学的影视化路径,是当务之急。从这点来看,《吕梁英雄传》的影视化探索,实现了对红色经典文学价值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在线阅读到舞台剧:社交媒介时代红色经典的多維建构

《吕梁英雄传》文学文本生成后传播的几十年,正是人类媒介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文学传播价值全面重构的重要时期。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社交媒介不仅改变了媒介生态,也为文学的传播建构了全新的媒介语境,直接影响了红色经典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文学活动经历印刷媒介时代、视听媒介时代进入了社交媒介时代。

在社交媒介时代,电子阅读极大冲击了纸质阅读。微信读书、喜马拉雅FM、QQ阅读等众多在线读书软件正在培养互联网用户的阅读习惯,也为红色经典建立了新的媒介场域。如微信读书推出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吕梁英雄传》,以及收录有《吕梁英雄传》的山西作家群选集电子书籍,成为受众阅读、传播红色经典的便捷渠道。社交媒介的分享功能,使得《吕梁英雄传》在微信社交圈迅速产生病毒式传播效应。读者在阅读时不仅可以随时记笔记,还可以和好友互动进行思想交流,从而使阅读从传统的个人行为变为强化社交的行为。

当然,我们也不难发现,与印刷时代、视听时代相比,基于阅读APP的电子阅读出现了娱乐化、碎片化特征倾向,消解了传统媒体为红色经典营造的严肃感和神圣感,对红色经典的权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些读书软件过于追求点击率和用户流量,把阅读主体变成用户而非单纯的读者,这使得在线阅读变为一种肤浅的社交狂欢,这种现象亟须警惕。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线上阅读,《吕梁英雄传》舞剧的上演再次使其受到观众的青睐。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吕梁英雄传》舞剧在山西大剧院首次演出。舞剧创作团队名家荟萃,阵容强大,共4幕10个场次,最大限度还原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对观众来说是一场直抵人心的沉浸式体验。《吕梁英雄传》舞剧以精湛的舞蹈表演、浓郁的山西民间风格、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鲜活的艺术人物形象,唱响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跳出了英雄的血性与精神,营造了一个多重内涵的艺术空间;既尊重原著精神,又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实现了对原作的多维建构,从而使这部红色经典获得了传播的绝佳空间媒介。与印刷媒介、视听媒介、社交媒介不同,舞剧为人与人、人与文学、文学与多重领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空间媒介,使《吕梁英雄传》进入一个多维的媒介语境,成功规避了红色经典被娱乐化、被游戏化的尴尬。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革命英雄小说”的范本,《吕梁英雄传》真实反映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敌的历史,以及吕梁人民不畏强险、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精神引领,近代中国从积贫积弱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繁荣昌盛,靠的正是像吕梁英雄这样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吕梁英雄传》作为红色经典的精神价值所在。这种价值历久弥新,在人类媒介技术的演进过程中不断被重构、重塑与传播。

从文学生成以来,《吕梁英雄传》不仅实现了从印刷媒介、视听媒介、社交媒介到空间媒介的代际传承,衍生出植根于不同媒介生态的多元文本,成为一个观察红色经典文学跨文本传播的典型案例,也为新媒体语境下红色经典文学的传播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样本。

|参考文献|

[1]单小曦. 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马烽,西戎. 《吕梁英雄传》的写作经过[J]. 晋阳学刊,1980(1):103-104.

[3]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 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猜你喜欢
英雄传吕梁媒介
Raoultella terrigena RtZG1 Electric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ystem Optimization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田安平:讲好乡村振兴的吕梁故事
省植保站站长杨军赴吕梁调研
吕梁枣芽茶产业蓄势待发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射貂英雄传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张志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