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馆配的应用价值与实践反思

2021-07-01 08:40兰梦
出版广角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出版社图书图书馆

【关  键  词】图书馆配;云馆配;智慧化

【作者单位】兰梦,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7HSJD-14)。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0.011

馆配会是专门为图书馆供应图书的图书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按照“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的逻辑链条,馆配会填补了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的信息鸿沟,为馆配活动三方主体提供了友好交流的平台,被视作图书采购多方共赢的有效方式。我国最早的馆配会可追溯至1980年举办的首届全国书市,尽管该活动不是专门为图书馆举办,却为图书馆采购图书开辟了新的渠道。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馆配会取得了巨大进步,举办场次、参与人数逐年增多,销售码洋、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馆配会的性质也由单一的图书采买功能升级为图书全行业的交流盛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迫使馆配活动按下暂停键,部分馆配商联合出版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将图书采购活动搬上云端,实现跨越时空的、无接触式的订购体验[1]。2020年3月18日,广东新华春季线上馆配会开幕;3月25日,2020全国春季网上馆配订货会召开;3月30日,2020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上线仅5天,总采购码洋额就高达1.69亿元。可以看到,因疫情影响而举办的云馆配正以强大的势能闯入公众视野,并对今后的图书馆配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云馆配的显著优势

云馆配是疫情之下的无奈之举,也是馆配会数字转型的积极探索。馆配会设立的初衷是保障图书馆采买图书的高效率和高水平,云馆配则在经济成本、图书资源、参与范围以及采购效率多个方面实现了业态升级。

1.经济成本大幅降低

相比大型馆配活动,云馆配能够大幅节约成本,表现为空间层面的集约化和时间层面的灵活化。传统馆配会通常需要大型公共空间供各类参展商展出,场地大多选择在城市周边,对于参展商(出版社)和采购商(图书馆)而言,其中耗费的人力成本、交通食宿以及图书运输金额庞大。云馆配将全部采购活动转向线上,最大限度地缩减了采买双方的负担,馆配服务商投入产出比也随之提升。同时,馆配会举办周期通常控制在3—5天,刨除签到环节,真正留给图书采购员的时间十分有限,采购员要在有限时间内对每一家出版社图书进行归纳整理,其工作强度可见一斑。而借助云馆配数字平台,采购员可以随时随地登录采购界面,通过自由安排时间有效减轻因业务集中而造成的工作疲劳。

2.云馆配资源更加丰富

图书品种是图书馆配的核心要素,出版机构在传统馆配会上都会倾尽全力展示其最优质的图书产品。但碍于场馆资源有限,出版社无法陈列所有图书,图书介绍也停留在浅层面的图书信息介绍上。云馆配则将出版社所有图书上传,所展示的图书信息不仅有封面、版权页、CIP 信息、目录页,还能提供章节试读、MARC 数据、视频等全方位、多媒体的图书信息[2],并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图书进行滚动推荐。在2020年度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上,人民邮电出版社“纸电同步”书目在采购界面顶端滚动播放,以全面的图书样态展示给采购商,以提高采购商的信任度。此外,云馆配还提供多种图书检索方式,包括中图法、出版社目录以及主题目录等,这种分配方式远比Excel统计表精确,方便图书采购员快速做出决策。

3.参与范围显著扩大

“你选书,我买单”是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鼓励读者参与馆配活动的美好愿景。云馆配则最大限度地放宽了馆配参会人员限制,开辟了多條身份渠道进行在线荐书,并将读者的反馈意见做数据处理,服务其最终的购买决策。例如,针对第十六届秋季全国地方版图书博览会,兰州大学图书馆鼓励全校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在完成必要信息填写后对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点击“荐书”。这些荐书信息提交后,平台会打包数据统一提供给兰州大学图书馆负责人,负责人再结合学校馆藏的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分配。为进一步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云馆配平台还借势数字媒体的开放性,以虚拟奖励、赠书送书、精美礼品等形式发起多种形态的线上活动,吸引读者为图书馆引流。

4.采购效率大幅提升

数据化是云馆配的突出优势。无论是访问数据、采买数据、销售排行还是收藏订阅,馆配会可以保持数据实时更新,帮助采购工作高效进行。例如,云馆配会统计每日的图书订购榜单,为图书馆采买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参考。在此基础上,细分文学类、艺术类、教育类、科技类等图书龙虎榜,按照各自场馆属性进行馆藏资源调整。读者购买完成后,部分平台还会对图书馆的购买信息进行全面复盘,对图书数量、图书种类、图书出版社以及购买金额集中归纳,方便图书馆制订下一阶段的图书采买方案。未来,图书馆管理系统将进一步与云馆配系统对接,使图书馆的采买数据同馆配商、出版社的库存数据相互联系,克服图书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库存不足、折扣紊乱等现象。

二、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的创新实践

浙江省馆藏图书展示会是国内规模大、参展多、专业强的行业展会之一。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新华书店运营陷入停摆,原本正常举行的第15届馆配会紧急停办。对此,浙江新华集团直面挑战、锐意求新,于2020年4月20日至24日举行了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开启了馆配会的全新形态。在为期5天的云端采购过程中,共有500余家出版社、1700余家图书馆参加,吸引访客达3.9万人次,采选图书品种20.5万种,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3]。优异的成绩单为这场云馆配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1.智慧化平台支撑,业务流程全部上线

数字馆配平台是供需双方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为更好地满足图书馆的采选需求,协调出版社的图书产品,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全程采用“芸台购”平台。“芸台购”是浙江新华书店集团联合杭州麦达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多方共享、纸电融合、一站式馆配”的云服务平台,通过打通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之间的信息流,实现了图书馆全采访、重点出版社全数据采集、各馆采访数据共享等功能[4]。借助该数字平台,云馆配不仅可以顺利承接多主体、多人员在线采购,而且打通了图书资源储备、图书采选购买、后台数据管理三项流程,使线上采购得以实现。

本届云馆配上,参会人员用手机登录“芸台购”平台就可以获取展会导视图,在选购页面有序采购。服务平台秉持快捷高效原则,尽可能地简化操作步骤,完善精准查询和多形态购买,提升了采购商的采选质量。而在后续展会中,平台又添加了移动端登录入口,采购员只需扫描微信小程序就能同步PC端进行图书采买。基于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多人在线、数据更新、一对一交流等,该展会还引入了阿里云系统,协助云馆配更好地服务采购工作。如针对前后端分离采用基于全文检索的解决方案,减少数据库的依赖与交互;通过横向扩展应用服务器支持极端并发的连接[5]。总之,信息化建设让云馆配成为可能,保障了采购交易工作合理有序。

2.专业化资源供给,统筹采购实际需求

在内容供给上,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依托长期积淀的馆配组织经验和服务目标群体,提供了多达47万种图书的图书选择。首先,本届云馆配囊括了493家供应商,集结15万种新版图书、30万种在库品种以及3个月内即将出版的期货[5],规模体量丝毫没有逊色于实地馆配会。其次,在产品展示区,云馆配高度还原线下展馆场景,以重点特装馆、出版集团矩阵及五大类目主题馆(文艺、科技、少儿、社科、教育)布局,充分给予出版社成果展示的机会。例如,点击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即出现以专题书单形式的图书书目,如主题出版、青少年读物、名家经典等;点击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客文化、磨铁等出版机构,则会找到其旗下的重点出版物。为扩大图书馆的采选范围,平台还增加了精品文献区,方便图书馆订购历史悠久、收藏价值高的丛书。

面对如此庞大的线上图书供给,本届云馆配采取了“查重+图书馆分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推送图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根据往年本馆的馆藏数据,在线查询图书馆书目的库存数量,以此减少用户重复购买图书的情况;另一方面,平台方根据图书馆属性,通过系统提示进行个性化书目推荐,达到书配馆的最终效果。通过两相结合的方式,图书馆优化了馆藏数量和采购经费的合理配置。

3.人性化理念设计,抓好服务关键节点

馆配活动在云端进行,使人在交易环节全面退出。对此,本届云馆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用户需求,切实把服务做到实处。由于大多数人对云馆配形式感到陌生,因此主办方不仅在邀请函中提供了有关云馆配图书展示会详細的操作指南,而且在实际页面操作中设置了登录导航提醒,方便初次登录平台的采购员尽快熟悉平台功能。在采选过程中,为了协助用户从不同角度搜寻图书,采购系统设置了“场馆区”“学科区”“中图区”三种导航分类,其中“中图区”更是细分到三级分类。图书展示也更为详尽,既出现常规的出版社、作者、定价、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还提供采访 MARC、内容提要、目录、作者简介、编辑推荐五大新鲜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云馆配设置有图书试读、试听、试看多种功能,让图书采买更具临场感。比如导览页面出现的“名社名家云讲堂”,用户能以视频形式倾听图书编辑对重点图书的解读。

云馆配的“在线交流”功能可以保障采购员与客服人员的实时沟通,这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浙江新华集团对493家参展商900多名业务员的先期培训,帮助客服人员熟练使用平台系统,与采购员有效沟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客服人员通过电脑全部参与一对一远程培训,掌握了基础的沟通话术,并化身为专业的选书向导。

三、云馆配的反思与展望

浙江省云馆配图书展示会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后疫情时代的馆配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一方面体现了低成本、高效率、数字化、专业化的显性优势,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云馆配平台界面混乱、馆配商一家独大、智能程度不足和采购体验差等现实问题。综合来看,未来的云馆配只有着力克服以下四个问题,才能真正驱动云馆配的常态化运行。

1.规范云馆配制度

馆配会给各方主体带来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吸引了官方系统、民营系统等众多主体参与馆配会的建设。这种趋势在云馆配中同样显现,各路馆配商在春秋两个时间节点集中推出名目不一的云馆配活动,导致同质化、粗放型的馆配会涌现。虽然采购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采购工作,但基于馆配商的性质差异,所采用的云馆配平台大不相同,一些平台必须通过特定方式才能实现采购行为,反而增加了采购活动的实施难度。而且,出版社和图书产品重复参展,难免造成采购主体的审美疲劳和工作负担。因此,通过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云馆配制度,优化云馆配的准入机制,规范云平台的基础建设,能够从根本上保障云馆配长期落地。

2.三方协同融合发展

在现有的云馆配活动中,馆配商作为活动主办方承担活动的组织、策划、管理等大部头工作,而重要利益相关方图书馆、出版社较少直接参与馆配事务,只能参与“选书”和“荐书”环节。特别在现阶段馆藏资金收紧的情况下,图书馆馆藏质量已经取代馆藏数量成为核心评价标准。对此,云馆配馆配商首先应提高图书馆在馆配市场的主动性,采取委员会机制鼓励图书馆参与馆配制度运行,多倾听采购方的真实意见。其次,与出版社实现信息共享,保障出版社书目系统的准入和对接,解决社馆之间因信息不畅带来的交易掣肘。最后,馆配商要切实发挥好中间人的角色,协调好图书馆和出版社的利益关系,保障三方共赢的根本目标。

3.强化云端数据研发

云馆配的推进依赖于数字平台建设,如已经投入使用的“阿法购”“田田网”“芸台购”等。然而,目前平台未能将搜集的元数据进行合理加工,只是将馆配活动搬到线上,对于订购需求的深度开发有待加强。事实上,数字平台具有庞大的后台支撑,借助“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不仅可以了解同类型场馆的采购趋势、优化馆藏结构,而且能够为其他场馆采选提供决策参考,有利于资源采购的横向协同,实现文献资源的区域共享[6]。因此,强化对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提升数字平台的综合效能,切实为馆配双方提供更精准的图书决策,对高校图书馆、主题图书馆等专业性场馆具有前瞻性作用。

4.落实云馆配综合服务

专业化服务是图书馆选择任意馆配会的根本诉求。虽然云馆配预防了人员接触的风险,但缺乏人际交流的馆配效果有待观察。一场云馆配活动结束后,图书的到货品质、到货周期以及到货率能否达到目标要求,馆配商能否承担主体责任协调各方关系都是重要问题。对此,云馆配必须以用户思维为基本,持续整理采购者的诉求,围绕寻找图书资源、完善图书采选、持续后台跟踪三项业务流程,在会前、会中、会后提高采购者的满意度,如建立云馆配评价机制,让采购商评价图书、出版社、馆配商,以真实有效的用户反馈提升云馆配的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晓明. 云馆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考[J]. 出版发行研究,2021(2):37-41.

[2]张蓉,邵理家. 疫情下馆配会的变与革[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51-252.

[3]应对疫情冲击 省新华书店发力“云馆配” 实现“云端”突围 [EB/OL]. (2020-04-30)[2021-05-02]. https://zj. zjol.

com. cn/news. html?id=1439262.

[4]张畅. 基于“芸台购”服务平台的读者荐购策略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0(8):40-43.

[5]章红雨. 浙江新华云馆配为书业应对危机提供经验[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5-08.

[6]潘春辉. 疫情环境下图书馆配的挑战与机遇——基于线上馆配会的审视[J]. 出版广角,2020(20):35-38.

猜你喜欢
出版社图书图书馆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