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玉玲,吴奇琛,何章勇,徐进,章京红,吴东平,景奉香(通信作者)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肿瘤科,安徽 合肥 230001;2.海军安庆医院 胸外科,安徽 安庆 246003;3.上海奕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4.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上海 200000)
临床中80%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部分患者在首诊后就处于中晚期,传统治疗手段如放化疗等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并不理想[1]。靶向治疗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EGFRTKI抑制剂,针对有靶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会得到显著的提高[2]。病理组织样本是肺癌患者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的首选标本,但实际检测中组织样本的获取可能会受到多种临床因素的制约,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无法获取组织样本的情况[2]。目前以EGFR基因为代表性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近年来NSCLC靶向治疗的重点,而EGFR基因突变是治疗的决定性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液态活检),筛选合适患者进行靶向治疗是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标[3]。在肿瘤组织标本无法获取情况下,国内大多检测方法选择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验,而dPCR利用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DNA)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这一新型检测方式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4]。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与讨论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对于外周血循环肿瘤DNA的EGFR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含治疗后耐药患者18例。纳入标准:①均经过病理组织证实;②CT检测病灶长径≥10 mm;③心电图肝肾功能正常;④知情本文相关研究。排除标准:①造血功能出现障碍;②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所有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30~80岁,平均(61.54±4.07)岁,患者分布见表1。
表1 患者分布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耐药患者在治疗后抽取,2000×g离心5 min,取上清液,再次8000×g离心5 min,取上清,置于-20℃保存。
(2)血浆游离DNA提取:按照循环DNA核酸提取试剂盒(厦门艾德公司,批号02216060701X)进行操作,使用Qubit2.0荧光定量仪和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分析DNA浓度与片段大小。以DNA浓度大于20 ng/μL,其中DNA片段为170 bp左右为合格。
(3)ARMS检测:使用ABI 7500荧光定量PCR仪及人类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厦门艾德公司,批号01217081601X)检测EGFR基因突变,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判读结果。
(4)dPCR检测:使用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的BioDigital·青数字化PCR仪,以及人类EGFR(19del/L858R)、EGFR(T790M)检测试剂盒(批号1863103,1863104,863105,江苏圣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数字PCR系统及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统计。
1.3 观察(评价)指标。分析两种检测方法EGFR基因突变结果,以及d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丰度结果[5]。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ARMS法与d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ARMS法共检出22例患者,dPCR法共检出26例患者,其中双突变患者分别为3例与6例,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法EGFR基因突变结果
2.2 d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丰度结果。进行EGFR TKI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p.T790M位点检出6例,未进行治疗的患者均未检出该位点突变;所有EGFR的突变病例中,突变丰度≥1%的突变位点有23个,占总突变位71.88%(23/32),突变丰度<1%,占28.12%(9/32);接受TKI治疗的患者T790M突变数为6例,丰度<1%为4例,比例为66.67%(4/10),见表3。
表3 d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丰度结果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诊疗在临床已经有了一定进步,患者一旦确诊后,需要根据组织学与突变信息进行分类,再依据治疗指南投药;对于靶向药物研究方面进展,适合进展期患者,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能够更加贴合患者实际情况[6]。而对肺癌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样本检测,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实际工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检测出现一定影响[7]。随着我国外周血循环肿瘤EGFR检测的发展,临床医师也希望有更方便(外周血循环肿瘤DNA)及灵敏度更好(dPCR)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结果及愈后,因此对检测方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8]。
芯片式数字PCR(dPCR)能提供更精准的检测结果(绝对定量,精确度达0.01%)、更低的单次开机成本(单次检测样本通量高)、检测费用可控制,血液样本可动态监测,同时也因为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益而获益,见表4。
表4 dPCR法与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对比
本文通过将两种检测方法纳入研究,结果显示:ARMS法共检出22例患者,dPCR法共检出26例患者,其中双突变患者分别为3例与6例。能够看出dPCR法检出率较好,本文通过选择3主要突变位点,在传统PCR扩增前,对样品进行微滴化处理,扩增技术后通过直接计划的方法计算平均浓度[9]。由于dPCR法敏感性较高,暂无其他可靠的方法验证,是否存在假阳性仍存在一定争议。突变丰度≥1%的突变位点占总突变位71.88%(23/32),突变丰度<1%占据28.13%(9/32);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突变丰度<1%比例为66.67(4/10)。虽然ARMS法也能够检出部分突变丰度<1%的突变位点,但仍有部分低丰度突变的患者无法检出,因此在检测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后,尤其是TKI治疗后的患者,可用dPCR法检出更多低丰度突变的患者,使得更多患者更好的接受靶向治疗[10]。与临床使用的ARMS法相比,dPCR法检测理论上精确度更好,选择ARMS法检测,判读结果期间需要结合多种因素,包括患者耐受性,医生及时与患者沟通,为了确保结果可靠更需要重复进行验证[11]。
但本文研究样本数较少,仅仅选取2年的患者进行研究,可能会使得研究结果出现一定偏差,后期临床需要扩大样本数量,结合dPCR可绝对定量的优点,对基因突变丰度检测,为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2-13]。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突变检测期间,使用dPCR法检测准确度较高,灵敏度高,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但在检验期间存在一定影响因素,因此需要规范化操作,确保患者更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