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颖芳,陈淑怡,宾灶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老年病科,广东 广州 510260)
临床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之间关系密切,通过饮食干预能够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的预后[1]。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缺乏足够的糖尿病饮食知识和良好的态度,导致饮食管理的依从性较差。品管圈活动将优化管理质量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内,通过联合相关工作人员,促使其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用于2型糖尿病合理饮食管理中优势显著[2]。本研究将2019年7月到2020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品管圈活动干预的措施,试探讨其对合理饮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2例)、实验组(5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在42~82岁,平均(62.58±3.62)岁。实验组中男27例、女25例;患者年龄在43~82岁,平均(62.74±3.56)岁。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中华医学会等制定《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的诊断标准[3];年龄≥18周岁,且精神、智力正常,能够良好地表达其饮食管理情况。
1.1.3 排除标准:患者的肝肾等器官存在严重功能障碍;精神和语言功能异常,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护理。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做好糖尿病饮食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1.2.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干预,详细内容为。
(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省级专科护士证的护士担任圈长,仔细向护理人员介绍品管圈活动相关知识,重点向护理人员传达品管圈活动的思想以及操作方法,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待护理人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分析现状:对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工作的现状,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建立柏拉图数据分析表。对出现的不合理情况要做好详细的记录,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3)对策:①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制作和派发宣教手册、宣教漫画;张贴糖尿病合理饮食宣传海报;利用老年病科公众号宣传等平台为患者推送饮食知识。②仔细了解患者的饮食口味。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掌握患者的饮食口味、喜欢的食物类型以及不喜欢的食物。③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体质量等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营养食谱,其中碳水化合物摄取量为50%~60%,脂肪摄取量为20%~30%,蛋白质摄取量10%~20%。指导患者严格按量进食,并做好饮食记录,同时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糖等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防止体质量增加。
1.3 评价工具及方法。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两组在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总分的差异。①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②2型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量表内容包括知识(-17.5~35分)、信念(4~20分)以及行为(4~20分)3个维度、15个条目,分数越高,则评定为糖尿病饮食知识、饮食态度、饮食行为越好,饮食管理能力越高。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15,内容效度为0.893[4]。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表1的结果能够看出,干预前,在FBG、2hBG、HbAlc水平上,两组的数值较为一致,差异不大(P>0.05);干预3个月,两组的FBG、2hBG、HbAlc水平均发生变化,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的血糖水平(±s)
注:★表示与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FBG(mmol/L)2hBG(mmol/L)HbAlc(%)干预前实验组 10.52±1.58 14.56±2.33 9.82±1.03对照组 10.63±1.47 14.52±2.34 9.74±1.05 t 0.318 0.076 0.343 P 0.751 0.939 0.732实验组 6.33±0.52★ 6.34±1.02★ 6.38±0.24★对照组 7.84±0.56★ 7.84±2.01★ 7.92±1.15★t 12.551 4.527 9.364 P 0.000 0.000 0.000干预后
2.2 对比两组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情况。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干预3个月,在知识评分、信念评分与行为评分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两组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s)
表2 对比两组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s)
注:a表示与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 知识评分 信念评分 行为评分干预前实验组 1.34±0.23 8.63±1.22 7.29±1.24对照组 1.35±0.22 8.54±1.03 7.36±1.28 t 0.197 0.348 0.248 P 0.845 0.729 0.805实验组 32.58±1.03a 18.63±1.02a 18.22±1.17a对照组 26.47±0.48a 14.52±1.33a 14.82±2.03a t 31.466 15.947 9.749 P 0.000 0.000 0.000干预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有了极大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及相互作用导致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而引发的,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加重了国家社会的压力,甚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健康管理的重要卫生问题。虽然目前尚未研制出2型糖尿病的根治方案,但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控制血糖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放慢疾病的进展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由性质工作场所相同或相似的人群自发组成的活动团队,通过合作的方式并运用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5]。品管圈比较注重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尊重人性的点出发,为圈员提供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让圈员采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能力;同时,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强化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确保医护人员关系和谐。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经品管圈活动干预后,其血糖水平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这是因为品管圈通过分析合理饮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考虑患者主体差异性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根据患者的饮食口味、喜欢与不喜欢食物类型等综合考虑下进行饮食护理,严格控制患者糖分食物的摄入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增强胰岛素水平,控制病情的发展[6-7]。实验组经品管圈活动干预后,其合理饮食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干预能够促进合理饮食。这是因为采用多方位、多种方法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能够从知、信、行等方面逐步改善相关健康行为,提高患者合理饮食的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但是,本次研究存在随访时间较短、评价指标可能不够全面、饮食执行力难以监督、评价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等局限性,今后需要考虑更多的评价指标、坚持跟踪等,以进一步了解品管圈活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饮食管理的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合理饮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