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时度力,和而不同
——“和教育”背景下的作业改革

2021-07-01 00:17朱晓莉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作业量学力学科

□朱晓莉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浙江宁波315100)

当前,“作业焦虑综合征”一度成为刷屏的新闻话题。作为教育人,我们不禁反思:学生和家长对作业为什么有那么多焦虑?是作业太多,挑灯夜战良久仍未完成?是作业太难,家长孩子齐上阵仍是无解?……学生到底做多少作业才是合理的?做什么样的作业才是有效的?宁波市四眼碶小学一直秉承“和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在办学路上和衷共济、和合包容,让碶小学子获得了和而不同的发展。近年来,我们更是积极探索作业改革的良方,总结提炼出在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时间、精心设计作业内容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一、量时——作业限量而做

由于很难确切地用一个“度量单位”来表示作业量的多少,所以多数情况下,我们通常用作业时间的长短来间接反映作业量的多少。作业时间直接影响学生的负担感、作业兴趣、作业质量和效果。因此,作业时间究竟该如何确定,是作业设计和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一直十分重视对作业的管理,几年前便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作业管理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指出: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倡导课内预留时间以供学生作业训练;作业总量按学业程度中等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量布置每天不超过30分钟的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的听说型、活动型作业;3~5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一般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晚十点不作业”——如果学生做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还未完成,在家长的证明下,学生可以选择不做完剩余的作业。为了落实这些规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教师试做作业,合理预估学生的作业时间

教师能否精确估计学生作业时间,决定了教师布置作业的质与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负担轻重。如果教师预估的作业时间按照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进行判断,说明教师对于学业成绩中等和学业成绩靠后的学生关注不够,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另一方面,在认为作业越多越好、多做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等潜在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为了提高教师对作业时间的预估能力,学校要求教师先试做一遍学生书面作业。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作业的质量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教师能更科学地预估学生可能完成作业的时间。

(二)私人定制,高度关注学生的自主作业时间

学校提倡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既要有共性的“必做作业”,又要有个性的“选做作业”。同时要严格控制“必做作业”时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安排自己的作业时间,并根据学习特点补充适合自己的课外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了自我评价与反思,也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

(三)搭建平台,有效协调不同学科的作业时间

各班“作业公告栏”上记录了当天各学科的家庭作业内容,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记录作业内容,也有助于各学科协调作业内容和作业量。如果后面布置作业的教师发现前面教师布置的作业已经较多的时候,就可主动减少作业量。这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协调作业总时间的策略,当然也取决于各个学科教师的自觉性。

为了更有效地调控不同学科的作业时间,我们在校园网上创建了“作业时长监控平台”,对1~6年级学生的家庭书面作业用时进行数据监控。晚上10点前,家长通过小程序填选孩子当日各科书面作业用时,统计数据会直接反馈到任课教师的手机中,用时在规定时间内(1~2年级无书面作业,3~6年级作业总用时量在1小时内)显示绿灯,1/3学生超时则发生黄色预警,1/2学生超时发出红色预警,以便任课教师及时调整作业量。

作业时间是作业的一个敏感指标,但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作业时间问题实际上是作业价值观、作业设计质量、作业难度等问题的折射,并不是简单地规定时间就能解决的。

二、度力——作业因人而异

从一定程度上讲,作业是教师围绕既定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益补充。因此,我校“和力”作业体系中的“学力”“活力”“潜力”三类作业与我校“和乐”课程体系中“乐知(国家基础课程)”“乐行(生活实践课程)”“乐创(潜能开发课程)”三类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其旨在让作业这个“牛鼻子”引领碶小学子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其中,“学力”作业侧重“头脑科学”,重点关注学生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保障学生在以国家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中的基本收获。“活力”作业侧重“身手劳工”,重点关注学生在各个生活场景中的精气神,激发学生灵动的生命状态。“潜力”作业,注重“潜能开发”,通过参与、选择和激发,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可塑和可为的空间。

(一)“学力”作业: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不言而喻,“学力”作业是基础。为使“学力”作业切实有效,学校以厘清学科核心素养为龙头,以此开发作业工具,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作业方式。其分三步走:①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晰作业价值导向;②细化评价指标,研发作业工具;③创新学科作业方式,形成学科特色。

“学力”作业按照作业布置的时间不同,通常分为四类:课时作业、周末作业、期末作业和假期作业。

1.课时作业人人过

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作业本,学校要求日日清、人人过,让每个学生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做法是:教前用——先做后教、以学定教;教时用——边教边做、学以致用;教后用——先教后做、检测学情。对于学生在作业中答错的题,我们采取跟进式指导,滚动式过关的方式。发现错题—微课讲解(按需点播)—收集错题—改编重做—再编再做……这样循环往复,尽可能使学生为新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周末作业分层做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学校集结学科教研组的力量,编制了3~6年级分层作业本。其编制过程为:年级组任课教师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与研究后,编写初稿,再由名师、骨干教师统一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编写教师完成二稿再次审核,确保编制质量。作业内容分为基础性练习、拓展性练习两个层级。其中,基础性练习是本周学习重难点人人必做,而拓展性练习学生可选做。

3.期末作业提炼做

复习阶段书面作业量较平时多,那怎样避免因重复机械的作业而使学生疲累而低效呢?我们提倡让学生做有价值的智慧型作业,学会运用归纳整理等方法“把书读薄”,使做复习作业成为学生温故知新、互帮互学的活动历程。

4.假期作业拓展做

学校利用长假期,引导学生做一些富有体验性、活动性和趣味性的“外向型”作业,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广阔的生活世界里得到浸润、延展,真正落实“环境即教育,生活即课程”的理念。

总之,教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努力追求作业的少而精,改“疯狂用眼型”为“精准突破型”,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作业创意的实践与研究。

(二)“活力”作业:关注学生的身心素养及习惯养成

“活力”作业,主要依托“生活实践”课程,即“和美”德育课程来实施。学校将其分为“身体活力”和“精神活力”两大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健身、劳动、阅读、公益等良好习惯(详见图1)。

图1

按照内容的不同,“活力”作业通常分为四类:健身作业、劳动作业、悦读作业和公益作业。比如,健身作业有运动打卡,劳动作业有家务劳动、校务劳动、社区劳动,悦读作业有好书推荐、日积月累,公益作业有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美化生活、校内外爱心义卖等。

学生在“活力”作业中体会到:劳动不仅是“插秧种田”,而且是与自然充分接触,用身体去丈量物理的世界,用心灵去感受劳动的愉悦;体育不仅是“跑跑跳跳”,而且是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艺术也不仅是“吹拉弹唱”,而且是学会发现美、运用美和创造美。

(三)“潜力”作业: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潜力”作业主要依托“潜能开发”课程实施,包括“私人定制菜单课程群”和“合作学习项目课程链”两大序列(详见图2)。

图2

“菜单课程”: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学生自主报名,每周五下午1:00~3:00走班学习,每学期期末考核,每学年年末进行成果展示(“六一”文化艺术节)。为了锻炼和提升学生某一兴趣或特长的发展水平,学校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过程性和期末考级作业的布置。

“项目课程”:每学期初各年级组确定项目主题,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研究,相应的作业标准也一同出炉,以使学生明确参与学习的方向。年级段的项目成果汇报活动是学生完成团队作业的展示舞台。

学校用作业任务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应用于学科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并参与各类竞赛,展现个人风采,促进潜能持续发展。近三年,教师们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学生们也因此受益,获得了和而不同的发展,也让我们这所“百年老校”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我们始终认为,当教师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和评价方式,承载了每一个碶小学子面对这个时代的梦想,引导着每一个碶小学子自信而热烈地去拥抱未来……那么,家长与学生的焦虑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猜你喜欢
作业量学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提升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超学科”来啦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方案应用研究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置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