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蓉蓉
(象山县新桥学校,浙江象山315726)
面向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难点主要在乡村教育。时下,乡村教育被关注扶持,乡村教育面貌也发生了很多改变,但是这种改观是趋于城市化或近城市化的模式,对乡村教育特点的考虑是不够的。教育在推行城市、乡村同质办学的价值取向时,我们不得不思考:在乡村教育中要培养的是乡村的“建设者”还是“离乡者”?很显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需要前者。那么,播下“乡土情怀”的种子,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否则“缺乏家乡认同感”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到来。随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初中教育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20〕52号)的颁布,激发师生的内驱力、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等对初中提质强校至关重要。新时代下的乡村学校要聚焦关键,直面乡村教育的问题,培养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者,实现提质强校的目标。
学校管理要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基于乡村学校教育实情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结构、丰富学校课程内容的。聚焦于乡土资源的利用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学校提质强校的路径之一。乡土资源体现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认知与认同,它根植于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意识之中。在这样一种特有文化的土壤中重设课程、创生课程与实施课程,使乡村学校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现实意义。
乡土资源是在特定自然资源、历史背景和独有文化积淀下形成的。学校应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对所处区域的资源进行深入的走访、梳理、研究和挖掘,并在梳理、整合中寻找到课程建设的契合点,从而优化学校课程,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在乡土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上,笔者所在的学校,一是挖掘影视城资源。我们重点梳理象山影视城的民国城资源。民国城所能提供的资源有老洋房、四合院等民国建筑,有红妆馆、旗袍馆、胭脂馆等民国特色展馆。这些衔接了历史、美术、语文、音乐、科学等学科。我们以故事的形式将之引入课程,带有叙事性,让学生投入情感来体验民国的故事,开设了“民国那些事儿”课程群,并确定了以“风从民国来”为主题的,包括民国奇人轶事、民国建筑故事及民国风俗趣事的三大系列课程群。二是植根乡情进行课程建设。乡村作为一个天然的教化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对村民行为的训导、规范与教育作用。这为乡土资源进入乡村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供了学理依据。乡村文化是孩子成长的根与源,用课程的方式促进孩子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学校深挖区域的自然、人文、历史等乡土资源,建设了“走古道,访乃骥”“东溪家训”“枇杷为什么这么红”“咸滋滋”等乡情课程。乡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扭转升学主义和离农倾向盛行的局面,夯实乡村社会和乡土资源的血脉联系。
学校的课程建设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经验和情感需求,真正认识儿童,发现和引领儿童。学校要站在儿童自我需求和自我发展的角度,让儿童自主地认识、选择课程并主动积极地体验课程内容,从而获得成长。我校“民国那些事儿”课程群的开发就充分利用了学科、地域资源,建构多元、开放、可选择的自主发展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课程群按“民国奇人轶事”“民国建筑故事”“民国风俗趣事”三大系列设置,涵盖了“民国红妆”“老洋房趣谈”等9个子课程。学校建立多元梯度,创设活动项目,以项目化和主题化活动设计来创设有意义的真实学习情境,让课程更具有灵动性,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图1所示为“微建筑创制”课程第一单元“民国建筑的探索”的梯度设计。
图1
整个单元设计的线索是民国建筑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寻找民国建筑的特点,从而认识民国建筑的历史、由来、材料、形状等。课程通过实地访问调查、动手实践等项目的设计,把学习空间从学校课堂拓展到校外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了其实践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其意志品质。这也是课程创设站在儿童立场的考量。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是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育人目标。一所学校,无论秉持什么样的教育主张或者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课程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在乡土资源利用中,一定要把育人目标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建设一旦脱离育人目标,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崇善养正,乐学善思,悦心健体,开放包容”,它是核心素养校本化的体现。开发影视民国城课程群就是让学生能够用开放的视野来看待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种包容万物的心态。
在架构课程框架时,学校围绕核心素养校本化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育人目标细化到学科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中(详见表1)。
表1
这既是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又是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它能够让学生和学校开拓跳出学校看教育的视野,实现乡土资源与教育的有效融合,做到于无痕中育人。这也是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打造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法,能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既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必需,又是提质强校的关键。乡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师资短缺、结构性矛盾、质量偏弱等因素制约。我校建立以教师发展为导向的教科研训一体化乡村教师培养模式,突破乡村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薄弱点,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信心,努力让优质师资成为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和学校发展的关键力。
一是夯实校本研修,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学科讲座、课题辅导等提升教师素养。如搭建“校本表达”平台,设计“60+30+10”内循环式的校本表达生长模式,让每一个教师有发声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实现守望乡村教育价值观的一致性。这里的“60+30+10”内循环式的校本表达指的是“60分钟师德论坛”“30分钟教育观点”“10分钟新微论坛”。通过教育故事讲述、主题论述等方式,渲染安心乡村教育的大氛围,让教师的三观统一到教育中来,培养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为建设一支有教育责任和担当的师资队伍打下了基础。二是组建“学科团队”,突破薄弱学科瓶颈。学科薄弱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科师资薄弱。乡村学校的学科引领是不够的,没有精准有力的引领会导致梯队断层,加剧队伍弱化。同时,乡村学校还要处理工学矛盾的问题。我校借力县、市名优教师骨干力量,将其与学科组捆绑,组成项目研修团队。项目组根据学科实际和教师现状制订方案,通过课堂教学研讨、学情认知分析、理论学习等获得提升。这样既突破了乡村学校薄弱学科建设的难题,也解决了工学矛盾,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乡村学校更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把在乡村教育中面临的困境拿来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这样一种面向全体的、以课题为载体的研修方式,可以让全体教师有科研的意识,并提升科研能力。以我校的省规划课题“影城印象——乡村学校项目化学习路径探索”为例,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读《项目学习教师指南》《项目化学习设计》,使大家明确“什么是项目化”“项目化在教学中的运用的价值和意义”等,为学科教学研究提供方向和目标,渲染教育科研的底色。根据学科的现状,学校组织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科学、中小学美术等学科的项目化研究,让这些学科的教师卷入到项目化课题研究的深度研修中来。通过学校课题总领下的子课题研究,学校培养了一批精干的科研师资。学校还通过树立“课改标兵”,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激励教师,加大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这样的榜样示范,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了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目标。
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是学校可以好好经营后备队伍的基础。我校组建了“火柴”青年教师读书会联盟。其名称的寓意是:一根火柴的光芒是微弱的,但是一堆火柴终是能聚成能量,打开乡村学校发展的一扇窗和一切可能。联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读一本书,共同探讨、分享名家观点,蓄养内涵;又以TED演讲、现场头脑风暴、成果展示等方式,开展教育观点分享,从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还投身社会志愿服务,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反刍教育。此外,学校还选派部分年轻教师到优质学校,实行全勤、全方位、多元化的跟岗学习,使青年教师在跟岗实践中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系统优于个体”原则让人认识到,负责的创新不只是需要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要持续关注新技术所带来的整体影响,以及理解他人、社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说明系统经营的维护是可以提高效率的,是优越于个体努力的。乡村学校在资源利用上不及城市学校有优势,但也要凭借自身特有的优势,争取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我校积极发挥学校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鼓励并组织学校师生参与服务乡村的有益活动,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确定性的公共关系,以形成提质强校的合力。
乡村是中国人的根,也培育了一批批走出乡村并在各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乡贤。这些乡贤是乡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同时,在乡村企业里也有一批对教育抱有情怀的企业家,扎根乡村的企业更能体会乡村发展的不容易。以笔者所在乡村区域为例,学校通过寻访、展示办学成效等方式积极联系乡贤和企业家,寻求乡村教育价值的共通点,相继组建了“兰香教育基金”“钰烯教育基金”等5个教育基金,共计人民币500余万元。这些基金在奖教、奖学、帮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一方面解决了乡村办学资金短缺的困难,另一方面激励教师安心服务乡村教育并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保障和激励了乡村孩子更好地学习。在运行过程中,学校始终通过办学成就的展示和各类访问,保持与基金捐赠个人和单位的联络,确保资源的“永葆青春”。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感恩教育,让师生怀有感恩的心投入到教与学中去。这是提炼资源运用的教育意义,衍生资源的教育性价值。
合理调试外部环境是乡村学校既适应环境又作用于环境的过程。在乡村,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有很多可作为的空间,一些从相关单位和机构退休的老年人士,具有一定的学历水平和服务意识,完全可以通过深挖,组建相应机构发挥余热。而这些可以弥补学校师资缺乏、教育精准性不够等不足。我校有10%的留守儿童和各种家庭有困难需要帮扶的学生。在日常的教育和帮扶外,学校充分发挥相关人士资源,组建成立了“爱老小服务站”。服务站由区域内具有服务意识的退休老同志组成,设置站长和副站长各1名,成员若干名。服务站每年会与学校衔接,确定帮困名单。他们定期研究,并上门开展思想教育、家访慰问、微心愿等活动,把对弱势学生的帮扶工作做到家,让乡村弱势学生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也从小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另外,乡村学校代表了区域文化的制高点,也是乡村教育的集中体现地。学校成立志愿宣讲队,结合当地乡村需要开展各类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如“垃圾分类宣讲进村头”“文化宣传进礼堂”“影视城志愿服务”“马拉松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学校与社会有很好的连接,使乡村教育无边界、学校无“围墙”成为可能。
乡村中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有其独有的教育价值,如深挖红色资源,助力学校德育。我校梳理了“山海楼革命遗迹”“革命烈士纪念碑”“老兵服务站”“影视城一大遗址”等资源,把这些资源整合到学校教育中来。学生在学校设计的系列活动中,通过寻访、体悟、宣讲等方式感受乡情、领略红色精神,在思想上进行一次检验和洗礼。如挖掘当地的枇杷文化,让学生深入探究“枇杷为什么这么红”“枇杷文化节的设计和展示”等问题。这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乡村社会认同意识的建构,从而帮助学生“做自我生命的实践者”,培育爱乡村的情怀。
高质量乡村教育关乎乡村振兴的成效,乡村学校应该有这份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提质强校了,乡村教育才会有高质量的发展。让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住的乡愁,能够回得去、留得住。期待乡村有个美丽的蜕变、有个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