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对中小学生管理的启示*

2021-12-28 19:22余吕明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本心王阳明良知

□余吕明

(宁波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教育“以人为本”,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关注学生个体内心世界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我国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王阳明的心学便是其中之一。学校管理,尤其是学生管理,可以运用阳明心学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张扬学生个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教育做到真正围绕人而展开。

一、“致良知”:个性化管理的依据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简明概括。关于“良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强调:“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王阳明认为,良知人皆有之,且是与生俱来的。所谓“致”,即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就是要把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是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实现良知,并做到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本体论与修养论相统一的表现。王阳明的这一学说,来源于实践,彰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实施富有人性的中小学生管理提供了依据。

(一)管理应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基础

王阳明强调心中有良知,都可以通过实践成为圣人。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只有反复磨炼,找回本心,知行合一,方可成为圣人。每个人可通过实践获得“良知”,其中体现出的平等思想,虽无法摆脱儒家的圣贤体系,但蕴含的思想与当代强调的平等观念相契合。人人平等的观念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带给人们的振奋感及勇于向前的动力是随之而来的,同时它带给人们的自信心也是润物细无声的。

“致良知”与中小学日常管理相结合,可以获得积极效果。譬如,在教育理念上,管理者要相信每个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仅仅以学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学校要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不“唯分数”“唯升学”来评价育人成果。在学生管理这个层面上,“致良知”学说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懂得“尊重个体”的真正意义,并在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加强教育管理工作者对学生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信心。

在教育方式上,王阳明倡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即“顺导其性情”“鼓舞其兴趣”。对当前的中小学生管理来说,管理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譬如,在学习过程中,管理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认为学习是件愉悦的事,对学习的投入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将“致良知”运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使学校管理围绕尊重学生个体而展开,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不同点,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实现自我提高与进步。这样,学生个性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管理应以发扬学生个性为核心

在“致良知”学说中,王阳明将人欲的部分称为“本心”。王阳明认为“本心”中包含着合理的“人欲”与“天理”,在践行“良知”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展现出“本心”。因为其不仅包含了行为做事准则,而且也包含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想要挖掘出人类最原始的面目,就必须在“致良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本心”、发挥“本心”的作用。这样,过度的“人欲”才会被辨别出来,并逐一改正不妥之处。

学生管理工作要融会贯通地运用从“致良知”学说中获得的启示,打破传统僵硬的学校管理模式,转向关注学生内心、关注学生个性的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践行“知行合一”以及学习实践的机会。这种创新模式除了能够给学生诸多益处外,对管理者来说,同样受益匪浅。它不仅让管理者们摒弃被人们所诟病的传统说教模式,转而关注学生主体,从不同行为的心理内因出发思考问题,追根溯源,而且有利于其角色的转变,使其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干预者变为学生成长的呵护者。

遵循“本心”是在运用“致良知”学说进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对于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遵循学生的“本心”,才能使管理者更好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从而从生命最根本的角度实现人性化管理。

二、“知行合一”:学生管理的抓手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参悟、践行、升华心学的唯一途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知”与“行”应当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所谓“知”是指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也是管理者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自我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行”是指包括决策、方法、手段等在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就必须坚持管理理念与管理行为相互统一的原则。

(一)管理理念:来源于管理工作实践

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应该考虑两个客观因素:一是学生个体的复杂性;二是管理者自身经验的局限性。

学生管理工作要面对年龄、认识水平、情感状态、生活背景等都不大相同的学生。在工作之初,管理者必须懂得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的必要性,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仔细留意目标学生的各项实际情况,即管理思路应当根据自身所面对的群体来选择。

管理理念应当由亲身管理经历凝结而来,也就是说应来源于管理者自身对其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总结。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理念。当然,还存在许多其他内在因素影响管理者对自身工作的反思与总结,例如其自身的年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的时间等。

综上所述,一个管理者不但要善于以自身年龄、工作经历为依据,对管理工作做出判断,而且要善于根据自己的知识广度,汲取中外优秀的管理思想,选择自己可运用或可驾驭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

(二)管理行为:处理好情感因素

管理者“知”与“行”的相互统一,是“知行合一”所强调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还需注意“知”对“行”的影响,处理好情感因素。

1.关注学生群体的情感水平

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重心是关注中小学生群体的情感水平。根据相关研究得知,6~15岁学生的情感水平呈现曲线上升状态。其特点为:多样又多变,正能量和负能量并存。这个时期,倘若学生隐藏起来的内在情绪或是外显的情绪无法得到足够重视,不仅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管理工作者要学会透过学生的表现去思考学生内在的心理状况,要学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

2.关注管理者的内在情感

当涉及学生管理工作这一主题时,大部分研究都会聚焦在某些外部因素上,而往往忽视管理者的内在情感因素。我们要明白的是,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同样容易被个人情绪所影响。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正视自己的情感流露和内在诉求是管理人员应当重视的。只有及时流露自己的内在情感,并且把握好情感流露的程度,才能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减少负面影响。

三、“心外无物”:学生自主发展的动能

“心外无物”的思想曾受到王阳明的一位朋友的质疑:如果真是心外无物,那如何定义人的内心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呢?对此,王阳明做了解释,他认为这两者是“寂”与“显”的关系,即在人的内心与外界事物有所接触、交流这一前提下,事物于人的意义和内涵得以产生。换言之,“心外无物”着重关注的是事物之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内心与外界进行交流的结果。“心外无物”,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心怀天下、包容万物的胸怀。因此,从学生管理的角度看,“心外无物”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内外协调发展,又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新的有效路径。

(一)心心互通:外部思想和内心秩序的碰撞重塑

“心心互通”,是个体以外部环境为媒介来丰富自身内心世界的途径。这不能只依赖于课堂上的交流传授,课堂下的倾听、引导等同样重要。

首先,管理者应当秉着一个开放的态度,去接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做不同年龄学生的倾听者,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之上,以温和包容的方式,建构正向的思想体系,丰富学生的思想内容,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其次,管理者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上引导学生去感知外面世界,增加学生与外界思想的交流。比如,校内设置专题性“微展览”“小窗口”,以展示世界先进的精神文明与优秀的思想文化。

最后,管理者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播优秀互联网资源,如开设校园广播站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给学生机会参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的传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沟通合作,建立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

(二)心物统一:内心想法和现实实践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许多学校因为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而夺去了本应属于学生的“张望世界”的机会。这样的行为使学生失去了感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外界的机会。在王阳明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管理工作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

首先,管理者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社团活动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陶冶情操、稳定情绪。

其次,管理者可在保证学生基本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地感受生活和社会,可以与社区定期举办社校互助活动,还可以参观博物馆、文化中心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内外优秀的思想文化。

最后,除了应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积极参与研学实践活动外,管理者还可向家庭、社会借力,谋求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育人机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本心王阳明良知
跨年时 有所思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岁月更迭·设计本心”——WAD广州设计分享会圆满举办!
真正心平气和
结庐在人境
良知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