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燕清
我始终相信,童年的色彩会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他的人生就会是怎样的。因而也就有了我“为教育生命留痕,给每一位儿童以童年的期许”的教育信念。
当童年与自然相遇
师范毕业后,19岁的我被分配到一所远离乡镇的村小,成为一名三年级的全科教师,兼任班主任。整个学校就是一幢2层教学楼,6个教学班,共一百多名学生。教室的采光和视野极好,窗外就是一片广阔的稻田。我和学生一起走进田野,观察稻子的生长过程,写连续观察日记;一起寻找乡村的各种桥梁,带上画夹把最喜欢的桥梁画下来;一起去田间寻觅昆虫,倾听鸟鸣……我感受到自然世界才是儿童成长的世界,一切自然资源都是儿童成长的源头活水,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在召唤儿童的成长。我最初的教育生活也如这自然世界一样舒展自在,学校没有操场,体育课上我和学生一起玩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没有图书馆,我和学生一起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们如吮吸甘露般阅读的身影至今历历在目;思品课上我带着学生一起收割稻子,感受农作的辛劳,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
一学期下来,我接受过一次校长的推门随堂听课,一次镇里组织的语文期末抽测,也收获了一个小惊喜——我班的语文成绩居然在全镇名列第一。学生收获了别样的成长快乐,我也在28颗清新纯净的童心中找回了自己童年成长的印记与美好回忆,原来童年就这样一直住在我的心里,也住在了很多人的心里。我的教育生涯就此打开,全然忘记了被分配至偏僻小村子当教师的不悦。
把乡村的自然世界融入教育,让童年的成长与自然节律融合,这就是我最初构建的教育样态。28位学生的成长连着教室门口撒满孩子欢声笑语的金灿灿的稻田,都成为我探寻教育教学理想的精神源泉。
在童诗中发现童年
坚持一种选择,就是坚守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我工作的第10个年头,我已是新桥中心小学(2010年更名为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简称新桥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学校聘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引领学校的高位发展。吴教授敏锐地捕捉到学校任小霞老师的儿童诗教学特色这一独特资源,为学校开启了以儿童诗撬动整个学校发展的研究之旅。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逐渐发现儿童诗对于学生精神成长的力量,“雪花喜欢和我的欢笑在一起”,“开学了,校园就长胖了”,“露珠是长了翅膀会飞的星星”,“满天的星星鸟”……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活,他们自觉地将自己与自然、社会融合,营造了一个完整的童年自然生态,也催生了学校的文化个性。
一路走来,我们坚持用童诗发现儿童,发现童年世界的宽广天地,发现童年教育的美好领域。“花开是满天的希望,花落是满地的祝福”,校园的紫藤花从师生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成为教育生命的心灵景观,这是直抵师生心灵的教育,更是生命成长质量的提升。紫藤花开几何时,教育追问几何时。坚持儿童诗的研究,就是坚持教育要从本质上关注每一位儿童的生命本真状态,就是用符合儿童天性的文化来涵养、化育儿童,引导儿童回归童心、童真、童趣的生存之路,探索一种回归儿童本位的教育。
每个人都有一条走向童年的路径,我选择以儿童诗来引领儿童的生命成长,同时自己也被儿童引领着,终于发现“心灵是无法抄袭的”,“才华是可以超越的”。孩子们也像金波先生希望的那样,“发现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心会变得柔和起来,变得敏于感受幸福与苦难,因而更有正义感,更富有同情心——拥有丰富的心灵世界”。在童诗中发现童年,也通过童诗走向教育理想,尊重儿童,以契合儿童的方式引领儿童的生命成长。
全面确立儿童立场
我一直认为,学校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改变一所学校,重要的是优化一所学校的精神存在;提升一所学校,关键是优化所有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
2007年,我所在的新桥中心小学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由此我也踏上了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实践之路。我们围绕“内外通化,综合融通,整体转型”,从育人价值提升、思维方式转变、行为转化等方面全面确立儿童立场,把童性的核心要素更加整体地植根到儿童的学习生活全程。我们改变课程节律,变传统程序式的课程节律为因需生成式、节点式的课程节律,重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样态,文化、课程、课堂成为有机的整体。我们强化游戏表演、儿歌童谣、动手探究、提问质疑、想象创作等“童性元素”在课程中的全面渗透,全面推动以“深度体验、突出想象、形成自主”为特色的童性课堂转型,在课堂中突出“游戏”“表演”“哲思”的学习方式和“诗意对话”“诗意独白”“诗意表达”的语言形式,开发“诗意读写说”“动感数学趣”“缤纷艺体美”“乐活创生活”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围绕“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究”“体育与健康”“人文与社会”等领域开发“星星鸟起飞”期初综合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在反馈回顾学生假期生活与规划新学期愿景,将学生的假期生活与成长、学科知识应用与创新、未来的期许与展望都聚合在这一平台上。在实施过程中,尝试“一班多师”和“多班一师”的教学模式,并探索期初课程学习的评价方式。我们开展以“顺应自然而生长”和融通学生学科学习为特点的项目学习,低、中、高年级分别以童话童谣与趣味游戏、亲子活动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为主题,开展模块化的学习探究。在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围绕主题进行序列化的项目学习内容开发。如儿童文化节之“诗歌儿童文化”和“体育文化节”,凸显“童趣”“创意”,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
多年的研究之路,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让我更加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儿童之生存、生长与生活,努力把儿童真正从被束缚、被安排中解放出来,努力让每一个儿童成为具体的、完整的儿童。
让童年牵手未来
2017年,我在参与新桥第二实验小学的新校创建的过程中,把“童性元素”融入学校整体规划,致力让师生在这所学校里过一种超越的、想象的、灵动的、创造的生活。学校的建筑风格充满童趣,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和成长的需求;在空间上留下自主发展的开放空间,建设了60个标准教学教室、50多个满足学生多元成长需求的功能教室,还建有30多个休闲式的开放型学习空间。学校的自然景观元素紫藤、大树、绿野、星星鸟,让校园中的每一位儿童燃起对学习和成长的憧憬,让每一位成人有一种回归童年的感觉。
信息时代的教育正在变得更加开放、共生、多元,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过与师生、家长、专家的多次对话论证,新学校确立了“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学校”的办学愿景。2019年8月,新桥第二实验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围绕“面向未来的学习变革”总项目,我们着力建构多样的体验式学习空间、智慧课堂和智慧家校系统。在空间打造上,将传统教室的正式学习空间与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功能性、安全性特征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相结合,分别从个人领域、小群领域和集体领域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生命场域;将非正式学习空间分为“独立思考区”“多人研讨区”“实践操作区”和“展示表演區”,努力打造最接近未来建筑形态的学校空间。在教育模式方面,通过生动的艺术,以感知、情感、想象、理解、表达、创造为中介,围绕特定的主题内容,构建德美统整教育模式,努力办最强调以美养德的学校教育。在课程教学方面,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完美结合,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多元课程,充分汲取校内外的优质资源融入课程建设,努力做最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学校课程。我们还引进先进的物联网系统、直录播系统、智能班牌设备等,既让班级建设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也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在软件上我们采用“珠峰平台”,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与学、教师的线上办公、家校互通进行有效整合,结合教师与学生的真实需求,量身定制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管理系统,真正做到“与未来面对面”。
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儿童立场,向着未来生长,让每一位儿童拥有完整而美好的童年,享受童年表达的情趣,感受儿童哲学的独特,守望童年,捍卫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