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敏 金钰铌 芮芳 雷静 陆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昆明650032)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是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学上BOT 上皮细胞增多、增生活跃,核异型及核分裂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1]。BOT占卵巢上皮肿瘤的10%~15%[2-3],其中以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和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M-BOT)最常见,分别占50%~65%和35%~46%[4]。M-BOT 被认为是卵巢黏液性癌癌前病变,且发病年龄较轻,肿瘤级别较早,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5],而S-BOT 并非卵巢浆液性癌癌前病变,其可能存在独特组织起源[6],两者治疗及随访均有所不同[7]。因此,术前鉴别S-BOT 及M-BOT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临床缺乏确诊S-BOT 及M-BOT 的有效方法[8]。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等特点以及联合应用MPR 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卵巢病变的诊断[9]。然而,关于MSCT 增强扫描应用于卵巢S-BOT 及M-BOT 的鉴别诊断方面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85 例BOT 患者的MSCT 影像学特征,旨在为S-BOT及M-BOT 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MSCT 平扫和增强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 例S-BOT 和46 例M-BOT 患者的CT 及相关临床资料。S-BOT 组年龄22~74 岁,平均(52.87 ± 14.03)岁;M-BOT 组年龄19~78 岁,平均(51.28 ± 14.50)岁。患者多因体检、下腹部不适、月经不规律、白带异常或绝经后出血等症状就诊,其中表现为腹胀、腹痛或压迫症状41 例,月经异常32 例,无明显症状12 例。
1.2 扫描方法采用美国GE 公司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机先行腹盆腔CT平扫,检查前饮水800~1 000 mL,使膀胱充盈。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膈肌水平至耻骨联合,平扫结束后采用智能追踪技术行动脉期扫描、动脉期后延迟30 s 行静脉期,90 s 行延迟期扫描。对比剂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300 mgI/mL,扬子江药业,江苏),使用Ulrich 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剂量1.5 mL/kg 体质量,注射流率3~4 mL/s,对比剂注射完毕后追加40 mL 0.9%的生理盐水。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矩阵512 × 512,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0.891。将原始图像传至GE ADW 4.6工站,采用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冠矢状面重组。
1.3 图像分析MSCT 影像分析内容包括:(1)肿瘤部位、大小、边界;(2)分房数目(单/双房、多房);(3)肿瘤类型(囊性、囊实性);(4)囊液是否均质;(5)肿块是否合并出血或钙化;(6)囊实性肿块中实性成分形态(结节、团块状突起,地图样);(7)囊壁或间隔是否增厚(>3 mm);(8)囊实性肿块中实性成分平扫CT 值及增强扫描各期强化率,各期强化率=各期实性成分强化CT 值-实性成分平扫CT 值/实性成分平扫CT 值。图像分析由2 名从事腹部影像诊断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完成,意见不一致时经双方讨论后达成一致。实性成分CT值分别在不同层面选取3 个不同的感兴趣测量后取平均值,最终以两名医师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值。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5.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MSCT 影像学特征与S-BOT 和M-BOT 的关系。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S-BOT 和M-BOT MSCT 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SCT 增强扫描诊断S-BOT 和M-BOT 的灵敏度为87.2%,特异度为89.1%、准确度为88.2%,Kappa 值为0.763,见表1。
表1 S-BOT 和M-BOT MSCT 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Tab.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SCT diagnosis of S-BOT and M-BOT with pathological results例
2.2 S-BOT 与M-BOT 之间肿块特征的组间比较39 例S-BOT 共39 个肿瘤,左侧16 例,右侧23 例;46 例M-BOT 共46 个肿瘤,左侧24 例,右侧22 例。肿块分房、囊壁/间隔增厚、囊液均质、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动脉期强化率、静脉期强化率、延迟期强化率及肿块最大径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OT 中单/双房多见,而M-BOT 中以多房常见;M-BOT 中囊壁/间隔增厚较S-BOT 常见;S-BOT 囊液密度较M-BOT 更均质;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S-BOT 较M-BOT 低,但S-BOT 软组织成分在增强各期的强化率均较MBOT 高;M-BOT 最大径较S-BOT 最长径大。见表2和图1。
图1 S-BOT 及M-BOT 平扫及增强CT 影像学表现Fig.1 The plain scan and enhanced CT imaging performance of the S-BOT and M-BOT
表2 S-BOT 组与M-BOT 组肿块特征的组间比较结果Tab.2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 tumor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BOT group and M-BOT group例
2.3 S-BOT 及M-BOT 的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 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即肿块分房、囊壁/间隔增厚、囊液均质性、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动脉期强化率、静脉期强化率、延迟期强化率及肿块最大径等因素纳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分房、囊壁/间隔增厚及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是鉴别诊断S-BOT 及M-BOT 的重要因素(表3)。
表3 S-BOT 组与M-BOT 组肿块特征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Tab.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umor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BOT group and M-BOT group
卵巢S-BOT 及M-BOT 是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临床上对于S-BOT 及MBOT 的鉴别诊断尚缺乏特异性的方法。随着MSCT 及其后重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MSCT 在卵巢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诊断价值。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卵巢肿物的部位、形态、范围、内部成分及有无其他器官转移等,在卵巢肿瘤术前FIGO 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价值[9-14]。相对于超声检查,MSCT 扫描范围更大,更有助于肿瘤诊断;与MRI 相比,MSCT 扫描时间更短,且对体内金属植入如(如节育器等)无法去除或密集恐惧症患者更为适用。本研究中MSCT 增强扫描诊断S-BOT 及M-BOT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较高,且与病理结果诊断的一致性为0.763,说明MSCT 诊断S-BOT及M-BOT 的准确性较好。
由于卵巢黏液性肿瘤细胞分裂更活跃,可以产生更多的腺体及囊腔,使得M-BOT 中约50%呈多房囊性的特点[15]。本研究中S-BOT 主要以单/双房多见,而M-BOT 以多房囊性多见,与文献报道一致,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房征象是鉴别卵巢S-BOT 及M-BOT 的有效因素。文献报道[16]M-BOT中囊壁/间隔增厚较S-BOT 多见,且是鉴别诊断SBOT 及M-BOT 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囊壁/间隔增厚在M-BOT 中较S-BOT 更常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多因素分析结果也表明囊壁/间隔增厚是鉴别卵巢S-BOT 及M-BOT 的重要因素。
金丹等[16]研究结果显示S-BOT 中囊液均质性较M-BOT 囊液均质性较高,并分析这可能与二者分房特点有关。由于M-BOT 以多房多见,不同囊腔之间密度差异较大且病灶内各囊壁的黏液上皮细胞分泌旺盛程度不一有关。但研究中囊液均质性在S-BOT 及M-BOT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者分析原因为18 个S-BOT 中有4 个囊液不均质的S-BOT 病灶由于出现钙沉积样表现导致囊内的CT值较高,使得研究中S-BOT 平均囊液密度增高所致。本研究中S-BOT 与M-BOT 囊液均质性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囊液均质性不是鉴别S-BOT 及M-BOT 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中囊实性肿块中软组织成分平扫CT值在M-BOT 中为43.33(38.00,48.00)HU,在S-BOT中为34.10(32.00,36.00)HU,M-BOT 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较S-BOT 的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多因素分析显示囊实性肿块中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是鉴别S-BOT 及M-BOT 的重要因素。囊实性肿块中软组织成分增强后各期强化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S-BOT 强化率均较M-BOT 强化率高,但增强后各期强化率均不是鉴别S-BOT 及M-BOT 的重要因素。文献报道[16]囊实性肿块中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M-BOT 较S-BOT高,增强后各期强化率S-BOT 较M-BOT 高,分析原因为S-BOT 中血管含量较M-BOT 更丰富;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S-BOT 与M-BOT 软组织成分内纤维含量均较高,因此增强扫描均呈现出渐进性延迟强化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与研究报道一致。
M-BOT 组病灶内黏液分泌更旺盛使得M-BOT较大,MESSALLI 等[17]研究中S-BOT 平均最大直径为7.7 cm,而M-BOT 平均最大径为14.9 cm,金丹等[16]的研究中S-BOT 平均最大径(11.7 ± 4.7)cm,而M-BOT 平均最大径为(18.3 ± 7.3)cm。本研究中S-BOT 的平均最大径[10.21(8.80,11.00)cm]小于M-BOT 的平均最大径[12.27(9.60,14.63)cm],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卵巢S-BOT 与M-BOT 的MSCT 增强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肿块分房、囊壁/间隔增厚、囊液均质性、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增强扫描各期强化率及肿块最大径等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其中分房、肿块内软组织成分平扫CT 值及囊壁/间隔增厚等因素是鉴别两者的重要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