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观课找亮点 细研析课例提建议

2021-06-30 22:10张永璟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运球课例环节

张永璟

通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辑部网站观看了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教学展示活动中《运球组合技术运用方法:运球+运球突破》(以下简称《运球》)一课,笔者从中看到了高中课程改革所突显出的亮点和课程结构化知识的有效应用。该课例有效体现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渗透、教材知识点的优化设计与分布、课堂教学中“学、练、赛、评”的尺度把握,以及教学实施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等。但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常规教学和课堂环节不应该随意削减,学生的运动负荷应达到锻炼目的,“精讲多练”原则不能忽视。在此,笔者主要结合课例细节谈谈课堂教学的转型。

一、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结构化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实施模块选项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足球内容结构体系制订足球模块层级内容。在球类运动系列的足球教学中,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以下简称《教科书》)要求根据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测试结果重新分班教学,就学生的掌握情况选定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制订课时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实现健身育人价值。

1.采用男女分班选项教学,人数合理,组织便捷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选项教学班实施小班額男女分班教学。《运球》一课,是高中男子足球选项模块2的教学内容,全班共32名男生,每组8人分为4组进行分组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便捷高效。一是,男女分班教学,便于足球教学中的合理对抗和身体接触;二是,在准备部分的集体热身环节,采用组内一对一攻防配合练习,具有趣味性和对抗性,对学生快速充分热身和足球技能提升效果明显;三是,在基本部分的分组练习环节,在人数安排上采用2的次方数有利于攻防配合练习和分组轮换练习;四是,在整节课的场地器材布置上,采用半个足球场地分4组各占一角进行练习,互不影响且有利于教师的监管和指导。

2.运用足球运球+运球突破组合教材,目的明确、实用性强

足球运动是一项以脚为主控制和支配球,两支球队按照一定规则在同一块长方形球场上互相进攻、防守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对队员的个人动作技术组合和同伴的紧密配合要求较高,其中运球和运球突破技术是进攻的主要环节,只有运球没有突破很难完成前场推进,所以“运球+运球突破”的动作组合练习非常重要,是提高学生控球能力,实施有效推进的关键技术环节。该课例在教学内容选取和知识结构设计上,前接运球和运球突破单个技术动作学习,后续运球突破+射门技术组合练习,在动作技术掌握过程中承前启后,在技能熟练应用环节上前后呼应。运球+运球突破是足球模块2的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在本节课比较适当,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足球运球—突破—传球/射门等组合动作技术。建议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能够做出准确灵活的动作示范,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组合动作技术,体验其在足球比赛中的实用性。

3.实施分层教学,顺序合理,衔接紧密

该课例在基本部分的教学设计顺序为:首先,进行1VS1交换运球+假动作变向突破练习;其次,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随后进行人盯人攻防练习、2VS2相互创造1VS1防守机会的练习,并进行分组轮换;最后,在运球过程中通过同伴拉开空间带走防守队员,寻求突破路线。这些战术都是本课必需掌握的内容,对运球+运球突破技术动作的掌握及熟练应用有明显促进作用,1VS1交换运球+假动作变向突破是熟练运球突破的基本动作技术组合,进攻队员运用多种假动作创造突破机会,防守队员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促使进攻队员提高假动作质量,从而达到一定的锻炼目的;尤其是2VS2创造1VS1防守机会的战术对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非常重要,对培养学生机智灵敏、协调合作的体育品德效果突出。通过该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能够科学合理地将模块教学内容之间有机衔接起来。

二、教学过程突显“学、练、赛、评”一体化

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其中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模式。

1.分层教学突显“教会”

《教科书》中对球类运动系列的足球教学模块设计包括考核与机制在内共有9个模块,需20多个学时完成。其中运球突破包括拨球过人、扣球过人和拉球过人。课例中,执教教师将运球的技术练习和运球突破的战术练习相结合,并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分层进行技战术教学。如,在分组教学中各组学生分配上,根据模块教学之前的测试情况,按照学生足球技术水平相近原则,将其分成技能接近的4个组,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放宽限制、降低难度,让不同层次技战术能力的学生都能够掌握技术动作,达到“教会”的目的。

2.分组练习体现“勤练”

球性的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连贯衔接、战术的紧密配合都离不开勤练,要在练习中不断改进、优化动作技术环节,不断完善、巩固熟练动作技术细节。课例准备活动部分,设计了熟悉球性的练习,如各种运球、护球动作技术;基本部分中,加强了学生运球、控球的练习。这些练习都是提高动作质量的保障,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课的核心内容——运球推进和拨球突破过人等技术动作练习上时间略少,相对薄弱组别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基本动作,存在消极应对现象。对此,建议多做一些运球推进、拨球突破过人等基本技术的重复练习,使学生在高强度的练习中增强肌肉记忆,提高运球突破能力。

3.教学比赛展现“常赛”

“赛”是球类运动系列的最终目的,掌握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就是为了在赛场上能够灵活运用,达到一定的助攻、进球及有效防守的效果。课例中,为了通过课堂学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教学比赛,教师在基本部分的最后设计了“2组比赛、2组观看”的轮换教学比赛环节,按照学生水平相近原则,设置进攻队和防守队各2队,对应组进行有压制的比赛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对抗能力、场上应变能力和持续比赛的毅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足球比赛水平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针对该环节,建议4组分别在2个足球半场同时进行比赛,以进一步增加学练时间,提高学生课堂运动量。B5669B6B-C48A-4BEE-89B1-D85883DE901B

4.小组展示呈现“及评”

课例基本部分的最后环节设置了小组展示,教师根据巡回指导观察和学生自评结果,找出2个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教学展示活动,学生进行互评,教师针对展示中呈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针对点评,课例中存在教师点评不够及时、只在比赛结束后进行集体评价、缺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结果没有得到反馈等问题。笔者认为,教学评价不但要详略得当,还要准确及时,建议在“运球+运球突破”动作技术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且自评以查找原因为主,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寻求解决办法,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找教师进行詳细分析解决。

三、教学行为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明显渗透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1.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掌握足球运动技战术、发展足球专项体能是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的主要内容,通过基本技能的强化练习,支撑学生在足球比赛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该课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球技术和运球突破推进技术,对此,教师在热身阶段让学生通过拨、扣、拉的动作熟悉运球和护球技术;在基本部分采用1VS1运球突破练习和2VS2创造人盯人防守战术练习,着重发展学生判断方向、快速变向、移动重心、利用假动作突破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动作要领,合理利用动作组合,及时应对场上形势。而通过练习形成并不断提升的队员之间积极呼应配合,同伴拉开空间带走防守队员后寻求突破路线,防守队员给予不同程度的压力增强队员适应能力,与对手互相对抗寻求突破机会等动作技术组合应用能力在足球比赛中非常重要,有利于提高足球比赛质量,更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本课在热身和放松环节中都安排了实时有效的运动方式,学生体验到了足球运动学习的完整过程。在教学比赛中,学生感受到了小组比赛胜负时的不同心理反应,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胜利时不骄不躁,失败时正确面对的心态。但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比赛环节,教师缺少对学生情绪控制和场上应变能力的培养。建议通过2人对抗练习和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学会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情感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锻炼学生适应各种比赛环境的能力,提高抗压能力,最终使学生在面对场上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合理应对,时刻守好自己的场上职责。

3.塑造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高中生自我表现能力强,具有个人主见,容易忽视队友之间的配合,出现不服从裁判、不尊重对手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品德的教育。课例在这个方面尚显不足,建议在运球突破假动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并指导学生坚持练习、逐步提升,以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同时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提供一些比赛机会,磨练他们的忍耐性,锻炼他们的责任担当能力,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指导学生在赛场上要遵守规则、服从裁判。B5669B6B-C48A-4BEE-89B1-D85883DE901B

猜你喜欢
运球课例环节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完形填空一则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课例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双人运球”乐翻天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