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圣 李长江 刘新影 程维武
摘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青年学生正值“拔节孕穗期”,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给青年学生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青年学生要增强“五个认同”,树牢“三个离不开”。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要用“八个相统一”办好思政课,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1-0051-03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事关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是我们国家的一贯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国家的一贯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各民族团结,这就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特别强调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大汉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题中应有之意。
1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一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两个大局下,尤其需要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2]。”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需要各民族同心协力,同向同行,凝聚中国力量,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3]。”全国各族人民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作为实现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青年学生,必须高扬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这一爱国主义旗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了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如果对青少年放任不管,他们就容易受错误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历史观的影响,有的甚至会走上危害社会、危害国家安全的道路[4]。”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2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途径
青年学生正值“拔节孕穗期”,需要播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1引导青年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各民族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其中,占人口最多的汉族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果,汉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4]。”中华各民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客观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把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比喻为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正确认识多民族是我们国家的一大特色,是我们国家的国情和重要优势。
2.2引导青年学生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增强“五个认同”
中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符合我国历史,又顺应现实。而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發展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地区得以发展,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没有各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各民族都要过上好日子。例如,云南省的“直过民族”独龙族“一步跨千年”,实现了整体脱贫。再如,佤族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实现脱贫,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这一庄严承诺已基本实现。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全国各族人民正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国脱贫攻坚也为世界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中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各族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堪称世界奇迹。中国各族人民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因为走对了路。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康庄大道。这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强“五个认同”。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中华民族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中国各民族的阳光大道,我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要认同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要认同伟大祖国,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要认同中华文化,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新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会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文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五个认同”的核心。从长远来看,根本的是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华各民族尤其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不乏有少数民族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比较著名的是北魏孝文帝政治改革。孝文帝在文化上实行禁胡语、改汉姓、尊孔子等措施。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大融合。中华各族还要认同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例如,满族剪纸、朝鲜族的长鼓舞、黎锦等,还有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包括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都应得到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5]。
2.3引导青年学生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树牢“三个离不开”
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局面。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革命战争时期,各民族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例如著名回族将领马本斋,不畏牺牲,奋勇杀敌,被毛泽东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再如,东北抗日联军中除了汉族,还有朝鲜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和解放。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体现出伟大的团结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伟大团结精神得以弘扬老大。各民族都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树牢“三个离不开”。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民族和谐是主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民族问题无小事。毛泽东曾多次强调,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主要的是反对大汉族主义。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究其实质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之福,民族分裂是国家之祸。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反之,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青年学生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教师是关键
思政课教师是引导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做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融会贯通。思政课教师要以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自觉与民族分裂行为作斗争。
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主渠道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用“八个相统一”办好思政课,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讲深讲透,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讲深讲透,让青年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充分重视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思政课教师应带领青年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如参观民族博物馆、走访民族地区等,让青年学生对民族团结一家亲多一些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加强青年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5]。”思政课教师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整合网络教育资源,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
4结语
我们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就必须从青年学生抓起。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5]。”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这一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青年学生要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拥护者,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01.
[3]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06/c_117604198.htm.
[4]習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