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秀雯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为了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我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其从语文学习中感知人文美、人性美、文化美等。所以教师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深入挖掘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方式下提升语文素养。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期能够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实践探析
初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模式和理念进行创新实践是当下的基本要求,对国家进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语文学科的内涵,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课文进行深入探索,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创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指导学生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含义,了解语言应用的手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第一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分别表现一丈青大娘的什么性格。让学生对每个句子进行标注,寫下看法,在小组内进行探讨,确定最终答案。然后教师可以邀请一个小组代表来对第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解说,从而实现全班探索,促进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描写方式的思索和学习。最后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读,总结小说中各个人物形象的特征,可以让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模仿这些人物的语言情绪、动作行为,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科学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听觉、大脑以及情绪感知能力都被充分调动,能够更好地发现文章中的美感,实现审美教学的目标。所以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贴切的氛围,通过声音和图像的融合,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他们心中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实现情感体验,获得情感的成长[2]。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先让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品一品现代诗的风格美,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朦胧意境,同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在朗读时保持声音的洪亮,营造热烈的课堂朗读氛围,让学生感受这首诗由舒缓到热烈的情感。同时将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出来,比如老水车、矿灯、路基以及笑涡、黎明等,让学生分析不同部分的意象分别都有什么特点,都象征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读不同部分的诗歌时,播放不同情绪的音乐,例如悲哀的、痛苦的以及激动的、欣喜的等不同风格的歌曲,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集体朗读这首诗,教师对一些典型的断句进行指点,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朗读中感受诗歌中情感的起伏。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细细品读诗歌,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了解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倾听他人朗读时体会诗中情感,体会诗歌结构和文字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其思维发展的规律,通过丰富的手段来促进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重视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要结合生活,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索,创建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枣儿》时,教师可以先用视频播放动画:一颗枣,两颗枣,一筐枣,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教师再用画外音播放文章前半部分的叙述,将学生的情绪代入文章中。接着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扮演老人和男孩,体会不同角色的语言情绪,加强学生对剧中人物思想情感的了解。在引导学生对文中主题思想探究之后,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周围的老人和儿童,并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义工服务,真正利用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来挖掘语文课本的素材,通过各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重视对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能力培养,同时要创建丰富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其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芳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与美育教育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8(1):47.
[2]付建芳,孙永芳,李春萍.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