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宗,柳 璇,刘锡安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a.商学院;b.自贸港基地,海南 三亚 572022;2.实践大学 管理学院,台湾 台北 100; 3.三亚市金融发展局,海南 三亚 572000)
研究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考察这个区域的专利数量和经济增长。专利的数量可以直接反映该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技术成果转化比较理想的指标是二、三产业,即制造业和服务业。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采用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指标。2008年以来,浙江民营企业生产总值一直占全省的65%以上[1],研究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模式对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据资料统计,1978—2006年,浙江GDP增量的70%和工业增加值增量的75%都是由民营经济创造。目前城市建设80%的资金来自民间,浙江模式主导的民营经济“民生、民有、民享”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9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15 601美元[1-2],已经达到联合国制订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相对而言,海南的人均GDP还比较低,与浙江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013—2017年,浙江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均占全国总申请量的10%以上,这一数据保证了浙江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每年均处于全国前十的地位,说明了浙江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发明方面的领先地位和雄厚实力。相较而言,海南的专利申请数量远远落后于浙江。表1、表2为2012—2017年浙江、海南专利申请数量及专利授权数量与全国的比较。
表1 2012—2017年全国、浙江、海南申请专利数量 单位:件
表2 2017年全国、浙江、海南3种专利授权数量比较 单位:件
由表2可以得出,截至2017年,浙江和海南3种专利数在全国的比例分别为14.68%和0.14%,按照两省的人口计算,浙江和海南每万人平均专利数量分别为188.6件和10.86件,海南万人平均专利数为浙江的5.76%。
GDP,尤其是人均GDP,是一个能够非常直观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的科学性指标。基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国家对于产业和地区发展整体布局的影响,先发地区往往已经取得了较后发地区更大的优势,而且这一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化的倾向,往往表现在技术、资本及人口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社会管理和市场经济结构更为成熟。后发地区受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的影响,政策性倾斜优势大部分被抵消,后发优势并不明显。浙江省作为我国较早开放的强省,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从人均GDP来考察,2019年,浙江人均GDP为10.76万元、海南为5.65万元,海南人均GDP约为浙江的52.5%;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 899元、海南为26 679元,海南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浙江的53.5%,较人均GDP高了1个百分点。
比较2012—2016年浙江、海南两省GDP增速(见图1)。2012—2015年,海南的经济增速高于浙江,2016年两省基本持平,2016年后海南的经济增速开始低于浙江;从变化区间看,浙江的GDP运行相对海南而言比较平稳,变动较小,除了产业结构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因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比较强,生产发挥相对稳定。从两省的3种专利授权数量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证明,强大的技术支持与创新能力有利于稳定经济、熨平经济波动。从人均GDP走势考察,浙江基本符合世界上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特点,从这点上看,海南还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图1 2012—2019年浙江、海南两省GDP增速比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2019年报。)
浙江蕴藏着璀璨而深厚的文化,在这里诞生了距今5万年前的“建德人”以及拥有着被黑格尔称之为海洋文化起源的河姆渡文化等[1-3]。尤其是宋朝的南迁,给这里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勤劳的浙江人在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下,山地丘陵硬是成为了富庶的鱼米之乡。文化传承,成为浙江人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和动力。
如果说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要求,那么浙江人的文化自信在其创业和创新过程中就显得弥足珍贵。浙江人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融入其血液中,使得他们更容易在艰苦的创业环境中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而创业最需要的就是“韧”性,在创业过程中,面对未知的世界中诸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不怕失败不甘于失败的韧性就无法达到创业的目标。正是这种不服输,不甘失败的韧性成就了浙江人的创业创新能力,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浙江人。在当代浙江企业的创业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大家熟知的成功企业家代表,如陈天桥、李书福、马云等,在他们身上,这种韧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师承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过去自力更生的年代,师徒技术攻坚是一件很受称颂的事情。依靠着师傅的引导,我们硬是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奇迹,打破了外来封锁。随着对外开放和大工业生产技术的引进,“借鸡生蛋”“高科技引进”在成就了新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譬如,技术革新、劳动力人口就业、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在追求高大上的时候,忽视了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已经在某些领域开始检讨新形势下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问题,其中就包括“师承文化”,尤其是在当前教育转型时期,在强化中国制造的技术进步上,重视技术工人培养方面,在运用新技术生产上,我们开始关注“师傅”的技术和文化传承。而浙江人很好地保留了这一传统。
需要强调的是,和传统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一般的“小作坊”经济不同,浙江的小作坊经济尽管很多也是以家庭为单位,或者是以亲属血缘及少数雇佣工人为单位进行生产,但是浙江的很多“小作坊”却并不缺乏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及设备。这里不仅有能工巧匠,还有某些领域的顶尖人才,这种集生产与科研为一体的“小作坊”充满灵性,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具有“转向快、顺势快”的特点,能够迅速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及时顺应社会需求灵活生产,这就避免了企业因为尾大不掉或者周期性经济调整导致的经营失败。
浙江的“小作坊”经济,因为结构紧凑、血缘关系比较密切,因此能够将经营和生产技术革新的经验快速地传递到“自己人”手里,对于生产效率、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技术传导容易形成“传内不传外”的技术保护,其实这种保护恰恰能够起到鼓励技术创新的目的,形成对知识产权的良性使用。
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模仿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除了针对高精尖的产品和极度稀缺的奢侈品以外,就一般日用品及耐用消费品而言,更多的消费者强调的是性价比,消费的两极分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代工的出现进一步影响了一般社会大众的消费理念,这为技术模仿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由于技术外溢,社会上不再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模仿出来的产品只要不侵犯知识产权,就未必是低值、伪劣产品。
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凭借遍及世界的人脉和信息网络,敏捷的市场感知能力,非常善于把握商机,凭借“小而灵”的经营模式及“小而全”的生产技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整合产业聚集带来的生产便利,快速地进行模块化的转型,迅速推出新的产品,甚至是升级换代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的模仿不是照搬硬抄式的模仿别人的东西,而是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退”,根据市场需求对象的不同对产品进行更合理的改进,使其更符合购买者的需要,而在产品泛滥的时候及时退出,因此也更受消费者的欢迎,能更好地占领先机。这种“以人为本”“以市场为本”的灵活经营模式几乎完美地体现了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产业发展设计理念[3]。
浙江人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思想、接受新生事物,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变革中,坚持“追求实效”的做事理念,勇于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能够使自己时刻保持一颗“勇于创新”的恒心。终身学习使浙江人保证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保持既有优势不断进取,降低了决策风险概率,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减少失败。
“小而专、小而精”的模式保证了浙江民营经济的效率。但是,工业社会文明,尤其是产品的复杂化对社会分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工能够使每个人都尽可能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对于相对复杂的产品,“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合作、共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以市场为纽带,以达成经营目标为目的,既善单打独斗,又能合作共享、合作共赢,在合纵连横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浙江人的大智慧。这种抱团聚集、合作分工的模式,使得现代化的大工业分布于每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细胞中,不仅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同时扩大了就业。由2017年浙江89.1%的发明专利是由企业创造出来的可以看出[5],灵活的生产模式还保证了自由支配时间的可行性,使每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单元”能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关注市场和产品的创新,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技术秘密,推动社会发明创造。而信息作为一种要素在整个生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作为交换对象性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6]。
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关键的外部因素。从地理环境上看,海南和浙江有着较为相似的地理环境,山地和丘陵都构成了两省的基本地质地貌,都是海洋大省,有着广阔的海洋面积,同处中国东部沿海。气候上,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浙江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人均资源占有也相差无几。但是,相较海南而言,浙江还是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优势。首先,浙江拥有我国最长的陆地海岸线,天然良港众多。据考古发现,早在河姆渡时期,浙江人就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独木舟。自然洋流催化出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场。截至目前,浙江的现代造船业在我国的造船工业中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选择的比较优势。海南作为我国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却没能形成现代造船业,这与海南岛屿经济和人口资源有很大的关系,海南丰富的近海渔业资源和稀少的人口,物质资源极为丰富,从而抑制了向外发展的动力。
两地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人均收入, 2015—2020年,琼浙两地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详见图2、图3)。除了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因素影响外,浙江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新红利,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新兴的乡村游及高效农业等方面。譬如,浙江引进涪陵榨菜后,通过品种升级改造,其口感、纤维含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已经形成新的名优品牌,在“拿来主义”的背后,反映了浙江人的创新意识和价值体系。
图2 浙江、海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图3 浙江、海南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海南作为典型的热带海岛,一年四季均适合各类生物生长,物产极为丰富。在海南开发前,原居民黎苗族同胞,主要以渔猎为主,属于典型的岛屿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能够满足原居民的需求,资源的可得性影响了其创新的动力,并进一步影响了技术进步。浙江尽管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资源的可得性存在很大的局限,需要不断改进技术以满足资源需求,这种不断与自然斗争中培养了他们的韧性和创新精神。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最先崛起的基本上都是存在着资源局限的国家,可见资源可得性对创新的影响。
海南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极小,除东部地区有少量平原外,缺少浙江的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导致海南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我们知道,城市是创新的源泉,城市化进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聚居增加了社会的竞争力,迫使人们通过不断地竞争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城市成为创新的温床,并沿着“核心-边缘”效应向外部扩散,而相对分散的海南聚居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的创新发展。
交易费用和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沃尔特·艾萨德[7]认为,经济活动除了时间因素,必须将空间纳入整个分析框架,从个量到总量将相互关联的时间(动态的)和空间特性纳入同一图景。由于琼州海峡的阻隔加上一些政策的局限,尽管轮渡已经使现有的交通物流条件大大改善,但是较高的运输成本依然存在。和浙江相比,海南依然难以依靠内地广阔市场。较高的物流价格和较高的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海南开拓市场的心理因素,难以做大的心态也直接影响创新动力。
由于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劳作者容易感到疲劳。艰苦的劳作环境加上落后的生产工具,在封闭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一种饭饱自足的精神状态。这种思想一旦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便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一代一代地互相影响。低等级的舒适代替了更高的追求目标,消磨了创新求变的意识。与海南不同,浙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相对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受到的局限性相对较小。
人才问题是制约海南创新发展的瓶颈。教育一直是海南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鉴于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海南外出读书成才人员返乡比例较低,同时,基于同样的原因,海南又比较难吸引或留住人才。海南的部分应用技术类院校由于缺乏资金、师资等因素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时候,学生很难得到系统的技术培养,特别是操作实践。反观浙江,相对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和较为发达的教育,拥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另外,具有浓厚乡土意识的浙江人,四处创业,却善于回馈故土,将收入用于故土建设,为浙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也降低了创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起到正面的鼓励作用。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海南再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对外合作,引资、引智是发展的关键,创新意识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借鉴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可以在降低有效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自贸港建设,尤其是解决就业问题,留住人才。
大企业、大资本确实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GDP,带来更多的公共发展资金,但是现代化的大生产、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引入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在资源合作基础上构建一批能够形成产业的经营联合体,为民用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在社会自我消化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合理的引进资源,不仅能带来技术还能带来资金。
创新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转变生活方式、转变思想、理念都是创新行为。而理念创新是创新文化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利用海南资源的独特优势开展创业创新是最为经济也能大幅降低风险的路径。以黎锦为例,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回了内地,黎锦文化在海南也一直保留了下来,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为什么黎锦没有发展起来,而大理、四川和南通等地的扎染技术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且成为一个产业,这就是缺乏创新的问题。反观浙江企业引进涪陵榨菜,几年的时间就培育成了名牌。
浙江民营企业出类拔萃的创新能力体现在文理并重上,而不是局限于现有的教育体制。浙江人不仅重视技术,同样重视人文。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强调高效实用,强调能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浙江部分企业大力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办学,定向、定期培养技术人才,切实收到了不错的成效。同时,浙江家庭式工厂的师承传带制度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目前,海南某些院校也在探索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开始推行“师徒制”培养方式,就是要真正实现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