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月贵
【摘要】: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巧妙进行有效的随文小练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值得思考与摸索的问题。本文结合一些教例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随堂随文;小练笔
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与情感,促进内心感悟是小练笔训练的铺垫。
学习语文,不只是对文字的认识和语句的理解,主要教学目的还是要求学生对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有所认识与感悟,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只是思考就能做到的,最关键的还是必须要依靠写作才能锻炼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安排与运用,注重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启发。例如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写的散文,也是他留德十年的内心写照,文中既有真挚的情感之美,又有清新自然、淳朴清纯的语言意味,读之如品陈年佳酿,醉意浓烈且又芳香四溢,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家境、处境以及心境,真切体验作者的“绵绵思母意,悠悠爱国情。”从而为后面“设境写话”的练笔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由读到悟到写,其实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历练语言、宣泄情感的时空。
二、找准训练点,丰富小练笔内容。
在情真意切时设计练笔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课文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果我们能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很大的共鸣,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就是练笔的最好时机。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先设置一个教学情境,激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其中的“塞”是怎样的一塞?母亲塞的仅仅是钱吗?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随即设计课堂练笔:面对这样深厚的慈母情,你最想母亲说些什么?使学生将文本中美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感。这样,学生在抒发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学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和心情,与文本融为了一体。抓住时机,及时训练,自然恰当,学生有话可说,且对课文的理解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2. 在文本情节空白处设计练笔
一些课文它的某些情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或者写得相当简单,甚至略去不写,为读者留下“空白”,又有的课文结尾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续写的空间,在阅读教学时,我认为可以在这些空白处适当地安排一些“随堂小练笔”,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这要注意不能“无中生有”,要求学生对语言材料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将作者有意无意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起来,使之具体、深刻。例如在教学张籍的《秋思》时,在“初读知意”“入境悟情”“情感朗读”“对比阅读”等环节后,学生了解到出身贫苦的诗人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体会作者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之情下,我设计小练笔:我让学生合上书想象《秋思》所描绘的画面,将《秋思》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学生在练笔本上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也是诗人的心声。
3.在文本的精彩之处设计练笔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教师要抓住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课文迁移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模仿例文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练习,教师可根据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环境描写的衬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段落结构、表达方法等指导学生进行专项仿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这篇文章语言丰富生动,许多描述能用极富变化的句式来表现,同时本文有着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透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和性情,这就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很好的训练点。又像第5自然段,作者采用第二人称,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并根据这样的结構段落设计了仿写小练笔。
三、重视练笔后续工作,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应注重学生课堂随文练笔后的整理工作,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所写内容的情感所归,并对学生的随笔内容进行修改与完善,这样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并大大激发练笔的兴致。比如在小组内交流分享选出代表在班上分享,对写得好的同学大力表扬,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练笔进行修改,也可以与同学互改,共同促进。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悟到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入小练笔,能使阅读教学变得丰盈、灵动。它不仅使理解和运用彼此交融,也能使读与写和谐结合,还能使孩子们的心灵在阅读中自由翱翔,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用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浓浓的情荡漾在习作中。
参考文献:
[1]郑爱珠:文中有乾坤,取材重为文——谈阅读教学中的随堂小练笔
[2]《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6.9(第329期)
[3]《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7.6(第3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