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岚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提高学生的分数,核心素养理念难以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甚至被忽视。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阐释核心素养的内容、特点及重要性等,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可实施的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引言
为了顺应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我国2020年修订了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此次修订总结了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大力倡导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提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新课标》还强调核心素养和课程教学应建立内在联系,整合三维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改革的深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动向:回归学科本质,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2.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跟教学改革不成正比。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过分重视传授学科内容和知识点,忽视了英语学科课程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启发。(二)教学方式表层化。受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严重影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单词、语法以及提高句子分析能力,就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三)缺乏过程性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答案的吻合程度。
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新课程改革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结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质和学习能力,并将这些素养作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发展目标。核心素养概念的具体化,将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更重视知识的运用,使得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现代课程逐渐从重视学科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教师要真正从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推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新时代的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积累知识和训练技能,更要强调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鼓励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基于核心素养,教师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利用权威强迫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的目标。
(三)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表现上都显得过于单一,难以测试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因此,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例如,形成性评价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也能为学生清晰地指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加强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是教师在职前培训和职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最关键的基础性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伴随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发展,并逐步构建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4.结语
总而言之,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完成的,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和教育研究者转变传统观念和方式,全方位采取改革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最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模式。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程晓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J].中国考试,2017,(05):7-8.
孟庆涛. 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推进[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6):109.
刘建达. 基于标准的外语评价探索外语教学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03):41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