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的反思与探索

2021-06-28 02:08吕妍
下一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反思融合

吕妍

摘 要:新时期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自由的中坚力量。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务必要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引导幼儿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及内涵,强化幼儿的爱国意识及民族自信心。对此,笔者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研究背景,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教育手段,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学前教育的全面融合。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学前教育;融合;反思

引言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但要树立幼儿良好的道德观念,还需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渗透。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经典文化、优秀精神等,将其灵活地运用到现代学前教育中,促使幼儿教育课程更丰富、更有趣,这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等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幼儿教师及家长不重视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斷渗透,一些幼儿教师及年轻家长受到的影响比较大,通常会倾向于引入西方教育理念,久而久之,幼儿的启蒙教育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一些幼儿教育存在“非本土化的双语”问题,其实,对于这种融入西方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而言,能够借鉴,但是不能够完全照搬。但是,愈来愈多的幼儿教育在形式、内容、手段等方面呈现出西方化的倾向,这是极其可怕的一件事情。

(二)一些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虽然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很多宝贵的教育资源,不过有一些却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不相符。一般存在争议比较多的有:在古代比较注重“幼仪”或“童子礼”等,这对幼儿的身体动作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这在当前社会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古代教育注重体罚,幼儿更是如此,但是却与现代教育理念及法律相违背;传统教育中过于注重尊卑,这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是不被认同的[1]。对此,该如何正确应用中华传统文化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需要反思的地方

在现代学前教育工作中,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这也是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一个热点内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需要处理精华和糟粕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学前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我们需要认真识别“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其中一些消极、颓废、负面的内容剔除出去,严格杜绝“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与现代社会理念相违背的理念灌输,以便于在对幼儿实施教育前,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递下去。

(二)需要处理灌输和融入的关系

尽管在西方教育理念中,灌输式是一个专业术语,不过在古代教育中,有不少与“灌输”观念相吻合的做法。例如,施教者具备绝对的权威,往往会运用体罚等手段运用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这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在现代幼儿教育工作中,灌输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而融入是积极性的,能够被幼儿主动接纳的,所以,在当前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一定要顺应幼儿的性情、尊重幼儿的人格及权利。

(三)需要处理行为规范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其行为活动往往是自发的,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观,也无法对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有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对此,幼儿教师需要注意言传身教,向幼儿介绍责任、理想等一些优秀品德。对此,在现代幼儿教育工作中,人格塑造是一个核心内容。不过,一定要注意避免传统文化中的表面化的行为仪式,不应苛求幼儿的循规蹈矩,由教师及家长做好表率,对培养幼儿健全人格做铺垫。

三、新时期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的路径探索

(一)在幼儿游戏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

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来说,幼儿教师需要设置具体、清晰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释放天性,并从中获得教育。由此来看,游戏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展幼儿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将花灯、风筝、布老虎等融入进去,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在语言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儿歌、童谣、绕口令等,鼓励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真正地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引导幼儿以诵读的方式去了解民间故事

幼儿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古诗词的朗诵,这能够培养幼儿的诵读兴趣。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形态、节奏、韵律等美感,能够使幼儿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当然,一些古诗词里面蕴藏着一些典型的民间故事,幼儿教师在为幼儿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诵读古诗词能够逐步增强幼儿的文化修养。例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鼓励幼儿对《三字经》诵读产生兴趣;当幼儿犯错的时候,通过经典讲解,使幼儿能够明白什么是羞耻心;在饭前、睡前等零碎的时间段,可以结合周围的情景为幼儿讲解《嫦娥奔月》、《锄禾》等蕴藏的一些故事,逐渐让幼儿理解优秀的文化,并由此展现乡村独特的印记,从而对幼儿起到教育与引导的作用[2]。

(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师生互动,并由此来引导幼儿了解民俗和民风。一般来说,很多优秀的传统道德、节日文化等是与民俗、民风等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特别是民俗的仪式感则是幼儿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利用体验式教学活动、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等一系列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在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一些传统节日中去了解与其相关的民俗文化,由此能够增强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通过一些特殊的食材、吉祥物等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由此能够使幼儿对民俗的仪式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并从中获得一些教育和熏陶。

四、结束语

整体来看,若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的全面融合,则需要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相互渗透,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基础能力等对其实施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责任、良知、守礼、理想、真诚、气节等优良美德传递给幼儿,使其获得更好地发展,为开展成功教育指明方向、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燕琳.古之风采 今之幼教——幼儿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开发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00(002):95.

[2]赵玲.古之风采今之幼教——学前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开发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9,000(008):P.217-217.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反思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