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模式

2021-06-28 22:44崔朋刘丽君李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运营模式管理机制

崔朋 刘丽君 李明

[摘  要:職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惠民工程。本文以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自身的转型发展为例,阐述该校是如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来有效解决问题的。

关键词: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管理机制;运营模式]

一、解决问题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校当前自身发展的、符合社会培训市场需求的、能独立运营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模式

1.学校展开系列调查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及措施

为保障师资的配备,学校设计了多种的调查问卷,对全体教职员工的转型意向和岗位需求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如:《教师转型调查问卷表》《教师岗位意向调查表》《教师基本信息摸底调查》《教师参与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工作调查表》《培训讲师管理办法》等。

2.完善激励机制,不断调动、激发教职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为确保教师参与转型培训的积极性,学校采取多项措施,使广大教师逐步由最初的抵触、被动,变为后来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转型培训与实践中来。一是改革绩效工资方案;二是把转型培训过程与实践相关工作以课时形式进行工作量认定之中;三是将最重要的培训方式“企业实践”纳入到评职评先优先项目之中。

3.学校调整管理机构,设置三个中心为学校教师转型发展保驾护航。即课程与师资建设中心(培训课程研究组和教师转型培训组),培训与技术服务运维中心(培训市场开发组和对外培训实训组),督导考核与研究中心(课程实施督导组和项目跟踪研究组)。

4.制定评价标准,建立多维度评价评估体系

(二)培养一批适应“双岗”需要的、业务过硬的“双师型”培训教师队伍,使教师能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建立培训机构教师师资库

(三)推进培训资源建设和模式改革,提升培训项目设计的开发能力,增强培训项目设计的针对性,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培训资源开发,研发适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培训课程资源包,探索“互联网+培训”的授课模式

(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探索产教融合多种模式,配合专业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就业创业培训项目

二、学校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学校积极投入社区教育课程研发和社会调研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区教育的师资团队和课程资源,30余位教师从事社区教育公益培训,成熟的社区教育课程三十项。学校高度重视职业体验与职业教育宣传等工作,以职业教育宣传月契机,抓好日常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工作。学校按照专业集群设置书法、茶道、星巴克企业文化、摄影与摄像、现场素描、京剧脸谱绘制、真假币辨识、折纸、布艺、串珠、学生手工制作、航空服务综合体验课程、速录、日本文化体验等职业体验课程,以及研发了服务中学生的开放性科学实践课、劳动教育课程,以及“新丝路”一带一路文化之旅课程等。

三、结语

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惠民工程,应当大力开展此项工作,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尽义务、作贡献。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助力学校教育功能的转换与教师转型培训的发展,为学校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校下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将更加注重调研工作的创新性,组织形式的科学性,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力求打造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模式的“求实”品牌,使其对其他职业院校具有可复制性、推广性和迁移性。

本文系2018年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18-181)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  100102

猜你喜欢
运营模式管理机制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保险企业运营集约化运营模式研究
商业运营模式下的绿色景观发展趋势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社群企业运营模式及核心要素简析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