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价体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研

2021-06-28 00:54李淑萍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李淑萍

摘 要: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立德树人与导向教学的立场,并对高中政治教学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增强学生复习备考的实效性,教师需要积极贯彻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实用的政治知识。教师应当积极贯彻“一体四层四翼”基本原则,积极进行政治教学改革创新,提高学生学习与复习的成效。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022-02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的深入改革,高考考试内容与考查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相对于理论知识传授,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切实发挥教学与考试的育人推动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一体四层四翼”

1.一体

首先从立德树人方面分析,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其作为教育根本任务。高考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更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立场,利用考试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力,使其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并有效践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其次从服务选拔方面分析,高考的基本作用是人才选拔,因此大学新生质量与高考命题质量密切相关。高考对社会结构优化与社会多维度流向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考更应当贯彻公平公正与科学原则,提高高考的信度与区分度,切实发挥高考的作用。最后从导向教学方面分析,高考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关键点,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对各学科教学起导向作用。所以,高考的立场选择、内容改革及命题实践应当科学,完全围绕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党的教育方针进行。

2.四层考查目标

该考查目标共涉及以下四个层面。一是必备知识层面,高考考查学生对政治学科通用性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当明确理论教学方向,夯实学生步入大学与社会后的政治理论基础。二是关键能力层面,政治教学与高考都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交流合作等能力,以逐步增强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三是学科素养层面,高考题目涉及知识面广,要求教师多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各种任务情境中能够灵活运用并重组理论知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内化,并逐渐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四是核心价值层面,要求学生在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是符合高考的立德树人目标的。

3.四翼考查要求

该考查要求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性,要求学生夯实政治学科的知识技能基础,满足社会生活实践与终身发展需要。考试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基本概念与思想及原则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要求教师夯实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过知识与方法内化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二是综合性,强调学生运用学科思想方法与知识,全方位地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考试命题加强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整合与综合运用的能力。三是应用性,要求学生具备对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的能力,能够主动运用知识,这对社会实践与公共参与等综合能力的强化有积极的意义。考试命题通过问题情境设置,实现了政治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等社会各领域相关内容的整合,对学生关注國家大事与社会发展等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及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现实意义。四是创新性,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与问题引导能够逐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表独到见解,在考试中写出完整结论。考试中的问题以综合性与概括性为主,让学生围绕客观事实与基本概念,结合自己的理解,全面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这对于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既是考查也是推动。

二、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对策

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考试命题方面注重学生全方位的能力与素养的考查和发展,这要求教师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对政治教学的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的基本任务要求,加强教学理念与方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与复习成效。

1.整合现代教育技术

为进一步夯实学生知识技能基础,教师应当把握信息时代发展机遇,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多媒体技术在资源丰富、实用便利及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优势显著。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紧跟教师思维。在文本解析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授课,通过内容标注与注释,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并深刻把握课程重难点。另外,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现代学习技术,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资源,更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2.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政治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当有的放矢,围绕学生认知情况与教学内容等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加强对教学计划有效落实的指导。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总结总体小康的特征表现,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分析总体到全面小康的内容,强化学生用发展性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在直观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感性到理性认知的转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包括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民族自豪感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使命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是比较分析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或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确保教学有效性。

3.提高复习备考实效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把握试题要素,攻克教学问题与任务。试题由知识、问题与情境等要素组成,学生需要具备攻克问题任务的能力。问题整合了知识、答案及情境,是科学命题与解题的关键。问题作为命题框架,是考查学生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政治学科的问题设置相对烦琐,要求学生严谨与细致化审题,从要素内涵到如何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为减少学生审题偏差,教师应当提高审题设问能力,规范设置问题,确保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其次,教师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等复习方式。政治问题多与社会生活相关,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文化底蕴。相对于知识传授,教师更应当注重学习方式的传授。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明晰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实现思维拓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要灵活采用复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引入合作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拓展与优势互补。同时,应引入互评与自评教学评价方式,促使学生进行取长补短和针对性学习。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模拟与辩论赛等活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触类旁通能力与学习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帮助学生明确答题思路与步骤,确保问题回答的系统性与复习的有效性。

三、结语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考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功能越来越突出。为适应高考评价体系,教师应当明确政治学科教育的目标与人才培养要求,积极贯彻“一体四层四翼”的基本原则,对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各要素加强整合,包括教学方法与复习策略等,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与学习质量不断提升,切实发挥课程改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传勇,巫阳朔.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政治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2]林跃明.用“一核四层四翼”引领高三政治深度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5).

[3]胡欣.“一体四层四翼”理念下高三思想政治复习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秉承理念 沿袭风格 导向素养 立德育人
立足全面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