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怡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定数量的童话,教师应以语言为载体,鼓励学生个性 朗读,尊重其独特感受;关注插图,把握童话人物形象;在涵泳阅读中迁移学法,学会积累运用;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带领学生进入童话的世界。
【关键词】童话教学涵泳独特感受把握形象积累运用
童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虚构性文学体裁,通过 夸张、想象和拟人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情节离奇,趣 味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本质上来讲,童话运用 变形手法反映了社会生活,扬善抑恶的思想主题,起到教 育学生的作用。我们在童话教学中,既要充分把握文体 特点,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规律,因文而异,因人 而异,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小学低年级童话阅 读教学。
一、个性朗读,尊重独特感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 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朗读忌讳“大 人腔”,应有学生活泼泼的样子,才能激发阅读时心智活 动,形成个人独有的感受和体验。对文本理解不能“一 刀切”,用成人认知代替学生的认知;统一的“答案”,是 对学生情感和思维的禁锢,没有属于学生自己的理解和 体验,学生就无法享受阅读的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童 话教学中,要带着童心、童真和童趣进课堂。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一课时,教师紧扣文本,在指导 朗读时,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并初步把握松鼠和小熊 之间对话的态度和语气;再创设情境,让学生交流松鼠和 小熊之间对话的态度和语气;接着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最后进行展 评,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比较优秀的学生,延伸到表演松鼠 和小熊之间的对话,并指导学生添加合适的表情和合适的 动作进行对话表演。这样,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了 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个 性朗读,主动参与,在民主和谐的童话教学课堂,让学生们 放飞思绪,用心、用情走进神奇瑰丽的童话世界。
二、 关注插图,把握人物形象
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每篇童话课文,都配有精美的 插图,这些插图,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了童话文本内 容。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阅读形象生动的文字时 想象画面,欣赏精美的插图时品味语言,图文结合,相得 益彰,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也能不断提升。
在教学《纸船和风筝》这篇童话时,笔者借助文中插 图引导学生涵泳:首先,观察图画,激发想象,力求用自 己的话描述故事,把握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其次,引导学 生思考小熊收到礼物会是什么心情?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呢?最后,在理解文本之后,指导学生再次“赏图”,如创 造性描述第一幅图中小熊的神态等,生动的画面终于点 燃了学生的“语言”之火,他们声情并茂,进行模仿表演, 当笔者相机点拨"这幅图体现文中的哪一个词呢? ” “乐 坏了! “学生们恍然大悟,齐声回答。
通过看图,涵泳体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帮助他 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看图是为了学文,教师在教学 童话时一定要正确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把观察、理解 和说话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插图对学习课文的 作用。
三、 迁移学法,学会积累运用
童话主要是给儿童们阅读的,故在语言文字上釆用 了一些特殊手法。教师在教学童话时,要抓住特征,精讲 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涵泳阅读中引导学生领会学习方 法;而另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学 生既积累了学习经验,又利于其今后的课内外童话阅读, 这样积累的目的在于灵活地运用。例如,在教学《纸船
和风筝》第七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在愉悦的音乐声 中感受松鼠和小熊的快乐、幸福,然后音乐转换为悲伤的 曲风,创设情境并示范朗读第七自然段:可是有一天,山 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教师从黑板上拿下风筝的 图片),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教师从黑板上 拿下纸船的图片)。教师接着提问:“小松鼠,你在山顶, 想看什么呢?看到了吗?你的心情怎么样?请你来读一 读。”学生回答:“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松鼠, 为什么看不到风筝,你就难过呢? ”教师问。学生在层层 推进的阅读氛围中感同身受,能涵泳出松鼠的心情和想 法。同样,再往下推进,学生也能体会到小熊的心情和想 法,答案也非常精彩。在此教学环節中,让学生进行涵泳 阅读,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边读边想,就能体会出 文字表达的感情,领会学习方法,便于今后积累运用O
四、发挥想象,续编精彩故事
童话之美,在于它的意境和语言,与诗歌散文的诗情 画意相比,一点都不逊色。鲜明亮丽的色彩,形象可感的 语言,固然是一篇优美的童话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是童 话的真正魅力,在于想象奇特、自由开放的“游戏精神”。 因此,童话教学要做到“三重”:重情趣表现,重发散想象, 重自由表现。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种种遐思奇想充 满了童年生活。童话世界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绚丽 的色彩,看似荒诞奇异的情节,隐含着自由向上的力量, 学生能从中寻找到成年人体验不到的欢乐。这也许也是 全世界学生都喜欢童话,爱读童话的原因。
童话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意料不到的优 势。例如,《纸船和风筝》的结尾处,松鼠看见一只美丽 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教师提问:“风筝上有一 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呢?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猜一猜 然后再写一写。”因为有了前面涵泳阅读的层层铺垫,面 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过于啰唆,只须点明话题即可, 让学生们想象续写。有的学生写“让我们和好吧,还像 以前那样,做好朋友,好吗”,还有的学生写“我们不应该 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我不想失去你这样一位好朋友” 0
童话有助于学生追求美好愿望和探索大自然秘密的 作用。教学童话一定要抓住童话里那些新颖的幻想,给 学生们插上想象之翅膀,随着童话中的角色自由翱翔。 我们课堂教学设计重点要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来烘托情 境,以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注意指 导学生涵泳阅读,学习积累童话中的修辞方法,以及优美 的语句和词语,并能达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