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海洋元素与海洋文化

2021-06-28 19:17孙晓博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鲁滨逊意象海洋

孙晓博,文学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21世纪是公认的海洋世纪,发展海洋文化、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新世纪的重要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提高全民海洋意识,青少年教育是关键”。[1]由此,使海洋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加强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提升学生海洋认知、构建学生海洋意识、激发学生海洋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显得尤为必要。中小学生“是海洋文化未来的继承者与传承者”,[2]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涉及丰富的海洋元素、海洋知识、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学,为海洋文化、海洋知识的中小学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文本途径。

一、教材中的海洋元素与海洋知识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等课文具有强烈、鲜明的海洋属性、科学属性以及儿童属性,《海滨小城》洋溢着对家乡、祖国地理山河(海洋)的深切热爱,是中小学海洋知识、海洋情感、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及海洋知识、海洋文化在中小学传播与接受的立足点。

《海底世界》与《我们奇妙的世界》《火烧云》三篇课文组成了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具有大自然科普性质的说明文章,要求“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其中《海底世界》是老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事物”(海洋)及“事物”(海洋)写作方法、掌握海洋知识与海洋文化的一个良好“平台”与“窗口”。课文聚焦于海底的光线颜色、声音、动物、植物、矿藏状况,展现了一个神秘、陌生、精彩、真实、生动的“海底世界”,层次清晰、晓畅通俗。课文首先通过对比手法由海洋表层过渡到海底:海面波涛汹涌,海底宁静,不受风浪影响;海洋五百米以下没有阳光,与海洋表面的明亮、鲜艳反差强烈,但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点缀海底颜色,从而揭示出海底与海面不一样的声音、颜色状态。继而深入海底,依次说明海底的声音、动物、植被、矿藏。对于海底声音,课文联用拟人、拟声、比喻、排比修辞手法进行模拟与展现:动物们“窃窃私语”点明海底声音的频次、频段;四个“有的像……”句式强调了声音的多样、动听,類似蜜蜂、小鸟、小狗叫的声音,及打鼾的声音,恰切地将丰富、陌生、“抽象”的海底声音进行具体化、具象化、儿童化;课文还从声音形态角度展现海底声音的丰富性:如,动物吃东西的声音、行进的声音、预警的声音,形态多样。对于海底动物,文章采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方法进行概括与总结,展现了海参、乌贼、章鱼、贝类动物的运动速度、活动方式、攻击与防卫方法。对于海底的植物,课文首先着力于颜色的直观描摹,颜色多样,褐色、紫色、红色;继而从体型大小角度进行对比说明,植物大小不一,有的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有的长达二三百米,表现出海底植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海底矿藏丰富,文章直接列举煤、铁、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资源。最后,课文以“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概括海底世界。《海底世界》表达清晰,节奏流畅,内容准确,生动有趣,科学性与文学性深度融合,能够大大激发小学生了解海洋、亲近海洋、探索海洋的兴趣,使他们小小头脑中构建起海洋的初步印象与初步概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科幻探险”选择了四篇文章,分别是《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河中石兽》。教材在名著导读部分选择了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海底两万里》,与主题单元所选文章类型一致,相匹配。《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以“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为主角的海底探险故事。潜水艇历经太平洋——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北冰洋各大海域,作者凭借其出色的想象力,展现了大洋之下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森林植被、动物、矿藏、珍珠、美食充满其中,丰富之极,想象惊艳。作者还描写了潜水艇与鲨鱼、章鱼的搏斗以及冰川突围等事件,险象环生,精彩异常,能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本单元要求“学习浏览,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质疑”,老师可以按照海洋地理、海洋风光、海洋动物、海洋植物、海洋物理、海洋航线、海洋城市等板块“分解”整本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快速、多角度、多层次的文本阅读与文本理解,既能大大提升阅读效率与阅读效果,又能扩充学生的海洋想象与海洋知识。随着时代、科学的发展,《海底两万里》的“科幻色彩”逐渐褪去,“科学性”“真实性”得到凸显,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它是一部揭示海洋奥秘的优秀“科普”著作。《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另外两部:《格兰特船长儿女》《神秘岛》)之一,在具体教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加以引申、对比,使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凡尔纳笔下有趣、宏阔的海洋世界。

除却上述两种类型课文之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写景散文《海滨小城》同样洋溢着浓郁的海洋元素,课文介绍了我的家乡——广东,“海滨小城”“美丽又整洁”的环境,描绘了“浩瀚的海洋”“蓝色的大海”,记录了海中帆船上渔民、军舰上战士的朴素生活,以及从海里捕捞的各种小动物:鱼、虾、蟹、海螺,承载着作者对家乡、海洋的浓浓爱意,与本单元的《古诗三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共同表达了单元“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的主题,同时也能激发小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共鸣以及对祖国地理山河(海洋)的热爱与向往,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海洋情怀。

二、教材中的海洋意象与海洋文学

较之于海洋科普文章的“科学性”“准确性”“纪实性”,海洋文学、海洋意象更加侧重于文学性、艺术性、想象性。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课文则是现代海洋文学的代表性作品,《观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燕》等诗篇均塑构了深刻、典型的海洋意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与艺术感染力。对教材中文学作品海洋属性、海洋意象的强调与关注,能够提升学生的(海洋)艺术感知力,以及强化他们的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

《鲁滨逊漂流记》以海洋为底色,以海洋冒险为契机,以孤岛生存为主线,刻画了主人公鲁滨逊典型的海洋性格、海洋生活,展现了真切的海洋风光、海洋航行、海洋冒险、海洋贸易、海洋灾难、海洋战争,洋溢着浓郁的海洋氛围,堪称现代海洋小说的典范之作、开山之作。[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对小说全书进行了故事梗概(鲁滨逊漂流荒岛,克服恐惧,努力谋生,解决吃、住、行,保障安全,解救“星期五”,28年后救下船长,重回英国)和节选(以鲁滨逊第一人称描述“我”初到荒岛建造房子,记录时间地点,努力获取资源,评估利弊调整心态的故事)。老师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梗概和节选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还原鲁滨逊漂流的“前因后果”,引导学生对小说中海洋元素的重视及海洋的文学书写认知:海洋是整篇小说的关键线索,与小说人物的塑构、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达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叙事学价值与意义:海洋与鲁滨逊的性格相契合,蕴含着自由、冒险、不安定,热衷于反叛、追寻与征服;整个故事发生在海洋空间,海洋承载鲁滨逊的五次航行及情节的起承转合;海洋强化了冒险、生存主题的表达及英国海洋扩张、海外殖民主义图像的构建。小说中的海洋,不再是物理的海洋,而是文学的海洋,充满着矛盾与张力,具有颇为丰富、深切的象征意蕴与情感价值:一方面,无边无际,象征自由,承载着自由航行与冒险;一方面,一望无垠,禁锢自由,阻断希望,压抑、逼仄着鲁滨逊的荒岛生存;一方面,平静、秀美、亮丽;一方面,动荡、汹涌、危险;一方面,吞噬沉船,酿造灾难,不可征服;一方面,鲁滨逊经过28年荒岛生活,最终征服大海,战胜大海,回归家园。通过对小说中“海洋”元素的强调、分析与解读,学生会对海洋的文学属性、文化属性及文学作品中的海洋主题、海洋形象、海洋表达有着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与认识,继而他们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得以强化、深化。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收录了曹操的《观沧海》,海洋,在曹操笔下,浩浩荡荡,雄伟壮观,壮丽无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吞吐日月,包含万千。诗篇中的海洋,既是实指,即渤海,也是泛指,即诗人心中的海洋,或说承载着诗人心中天下之志的海洋。因景生情,融情于景,海洋景观与雄心壮志交融一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呈现于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不同于曹操诗篇中海洋的大气磅礴、蔚为壮观,海子诗中的海洋,简单、静谧、幸福,是诗人的精神归宿与理想之乡,承载着诗人的无限渴望与美好寄托。由此可见,海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人笔下有不同的表達以及不同的精神表征。古代文学(诗人)与现代文学(诗人)如此,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亦如此,如“海洋”在高尔基笔下,就完全不同于曹操、海子诗篇中的海洋,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及表达。由此可见,“海洋”意象蕴含着跨越时代、国别的丰富价值与经典魅力。

高尔基的名作《海燕》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属一个单元,本单元为诗歌篇,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意象,意即情感意义,象即物象,意象即物象与情感意义的瞬间契合与结合,也即文学作品中承载一定情感、表达一定意义的物象。《海燕》情感充沛,意象丰富,意蕴深刻,塑构出“海洋”“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狂风”“乌云”“雷鸣”“暴风雨”等有深刻象征意蕴的典型意象。除却“海燕”,“海洋”意象是诗篇中需要格外关注的对象,它不仅仅是海燕搏击、呼唤暴风雨的背景,不仅仅是斗争的空间,也是斗争的主体。高尔基在诗篇中凭借高超的表达技巧建构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海景画:“苍茫的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无底的大海”,在形容词、动词等不同的修饰语下,气势磅礴、苍劲有力、嫉恶如仇的海洋形象得以呈现,并奠定全诗豪迈、激昂、有力的风格基调。《海燕》广泛采用象征手法,象征,即凭借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或者共性特征,依据具体物象,表达一定的情感、意义,结合诗篇的创作背景及主题特征,可以总结不同意象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无所畏惧的无产阶级先驱,“海洋”象征着与先驱呼应的广大人民群众,“海燕”与“海洋”互为契合,互相彰显,政治象征意味浓郁。“海洋”象征在俄国文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从普希金、莱蒙托夫、丘特切夫到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等等,均被广泛使用。高尔基的“海洋”象征某种程度上既有他所处时代环境以及其个人的开采、赋予,也有对传统的承继与发展,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晓都研究员所说,“普希金的海洋文学形象与象征的描绘传统对苏联文学影响也是深刻而久远的。高尔基的《海燕》就把海洋的风暴作为俄罗斯社会民主革命的巨大的激情的象征”。[4]

综上,通过《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等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积累一定的海洋植物、动物、矿藏、航线等方面的海洋知识、海洋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们探索海洋,探索自然的兴趣与意识会被生动、有趣的课文所培植,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会逐渐“落地生根”。《海滨小城》则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地理山河(海洋)的了解、热爱与向往。除却海洋知识的普及与海洋情感的培养之外,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海洋文学文本、海洋意象同样是海洋“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的重要举措,以及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海洋文学认知,提升学生的海洋写作表达,丰富学生的海洋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拼搏、奋斗的海洋精神与海洋品质。基于教材的阶段性、连续性,老师,尤其是高年级老师在语文课堂中,应具有比较意识,掌握比较方法,面对具体的海洋文本、海洋意象,要对之前学生在低年级时学习过的相关课文进行再回忆和综合比较,可以从文体、意象、手法等各种角度切入,争取“盘活”语文教材中的海洋元素、海洋文化;同时,可以采用跨学科的解读方法,即引入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物理、英语等学科教材中的海洋元素,丰富语文课堂,扩充海洋知识,加深海洋认知,继而真正落实、夯实海洋“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的目标要求,以及实现海洋文化在中小学学生群体中的全面、高效普及。

参考文献:

[1]汪涛.提高全民海洋意识,青少年教育是关键[N].中国海洋报,2016-03-09.

[2]金云亮等.蓝色进军——海洋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的价值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8(08):45.

[3]吴锡民.《鲁滨逊漂流记》开创现代海洋小说先河论[J].甘肃高师学报,2013(06):12.

[4]吴晓都.普希金与海洋[J].宁波大学学报,2011(04):11.

[项目支持:洛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师外国文学课程与中学语文教学对接路径研究”(2019xjgj002)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鲁滨逊意象海洋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爱的海洋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