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忠,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五中学教师。
凡是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去认知它,而说明文教学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学生对说明文学习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说明文教学都上成了固定的模式:从说明对象到说明顺序再到说明方法以及说明的语言,千篇一律的表象追求,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打破现有说明文教学的困境,实现说明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呢?
第一、工具性人文性并重,融学生积极情感于阅读之中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一种内心体验,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特有的一种高级需求。说明文是人们探索交流,传播知识文化,说明事物事理的文体,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情感交流工具。知识性是其显著的特征,于是教者往往根据说明文的体式特征,让学生围绕文本找出说明的对象,运用的说明方法,采用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语言等等,泛泛而教,重视了“说明”却忽视了“文”,重视了技能,却忽视了感情,把说明文阅读教学看成了纯工具性的学习,虽然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方法技能,但却并未真正抓住说明文科学性与思想性相融合的体式教学要旨,也就没有触及到阅读教学深层次的本质——培养学生情智,提升学生思维。因为人的情感是思维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精神振奋,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富有创新,因此教者在教授说明文时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并将其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对教师而言,在确定说明文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把握其文体特点的基础上,象其他文体教学一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教材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事物事理以及不同表达方式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要精心谋划思考设计,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认真体会,从而体验作者为了达到说明的目的渗透的人文情感,以增强说明文教学的人文性。例如《大自然的语言》课文题目就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它把大自然中的一切物候现象比喻成人们交流的语言,大自然也会倾诉它一年四季的不同生活,让人感到贴切自然通俗易懂,课文第一段更是用文学描写的手法展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人,象一段抒情散文,然而它这一切却是为说明大自然的变化服务的,又不同于抒情性文章中的描写,教学时切不可只关注其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既要将说明文的言语形式传递给学生,也要将说明文的人文情怀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说明文学习也同样生动感人。但在分析形象性的同时更要分析其准确性,因为这些物候现象变化不是为了渲染烘托某种氛围,达到感染人的目的,而是为了如实客观科学形象地反映说明对象的本质及特征,此处生动的语言描写是为了让读者有序地领略到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灵性变化,是为说明物候服务的。
教者更要明白,即使教给了学生知识,也要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积极的情感思维能力。首先,对于说明文的陈述性知识教学只需让学生理解其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说明对象及特点即可。其次,对于说明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了解概念知识等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创设情感情境,进行变式训练提升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概念、规则阅读说明文写作说明文。如学习了说明文的陈述性知识后,可设计问题:根据你家乡的气候特征和资源优势,为了脱贫致富你认为应该开发什么种植业?何种养殖业?哪种旅游业?请说明理由,要注意的问题,选用说明方法,注意说明语言,此外还应注意渗透情感等。这样不但学以致用,而且也巧妙地将陈述性知识转化成了情感性程序知识,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说明文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到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說明方法技巧,说明语言等,教学自然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学习知识运用技巧,要在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兴趣,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说明文的能力。如我们生病后服用的中成药说明,学习文具使用说明,学习的教科书说明,工具书使用说明,参加的社团活动,家中厨房用具使用说明,家中每一种美食的做法等都是应用型说明文,想想看你如何准确地说明才能让不了解的人都清楚明白,以培养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转述信息的能力。
要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说明文的兴趣,还要注意结合学生身边的风土人情进行教学。风土人情知识一般都是学生熟悉的,大多看得见摸得着,能具体感知和认识的事物,与学生具有天然的情感联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充分说明人与自然情感的相融性,与其他知识相比,乡土风情与学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关注,更容易培养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搜集学生身边的风土人情以及我国先进的科技成果,如将家乡的名胜古迹,舌尖上的美食,北斗导航,嫦娥探月,5G网络等引入课堂,精心设计,把它们作为情境创设的社会生活素材,使学生切身感受说明文学习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获得运用说明文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学中还要重视社会性合作学习的开展,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社会调查方式,准确获取家乡祁连山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信息,并思考补救措施,讨论如何才能让青山绿水转化为金山银山;探究说明我省张掖地区丹霞地貌成因;思考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的措施等,以说明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激发兴趣教育学生。
说明文不仅要给读者描述事物特征,更要叙述事物内在的真实,其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最真实的信息。说明文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教材中,更多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实生活中你遇到的最多的是说明文,如果你读不懂你将寸步难行,如智能手机、二维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美团等的使用,已与你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学好说明文使用说明文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严谨的阅读习惯,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准确获取信息,准确表达信息。学生对说明文教学缺乏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教他们认为应该教授的内容,却忽视了学生学习时是否能够很好的阅读和理解说明文材料的内涵和外延,因为大家都认为说明文太简单了,比如一些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而对一些较难的说明文知识,像逻辑顺序,复杂说明文的特征等,学生并未理解其实质,则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做好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理解。如对《苏州园林》一文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恐龙无处不有》说明的逻辑顺序等。
第三、厘清作者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本质的特征,说明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其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体会其在语言运用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丰富语感的同时体会作者严谨的思维表达和求实的科学精神。然而在说明文语言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表象上的平实与准确,却忽略了深层次的精致与和谐,也少了情感性的灵动与准确,更少了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理性用词。如《苏州园林》“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我们分析这两例时只是说这里的“栽”和“补”都是“栽”的意思,这样写避免重复且用词准确,就戛然而止了。对其“平素朴实,然而却很精致”分析不到。细想两处似乎都可以说“栽”,又都可以说“补”,但换一个说法则不雷同,便是灵动。仔细推敲,“栽”者较为正式,“补”者更为随意,“栽”处用“补”似乎有凑合的味道,用在此处不够慎重,而“补”处用“栽”又不免笨拙,用在此处又似乎太过,两相比较足见其用词之准确和理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然而文体不同语言承载的思维方式也不同,说明文的思维是一种求真求实的科学思维,是一种建立在实事与逻辑基础之上的理性思考,是科学求实的最直接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说明文是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最佳途径。那么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呢?张会恩教授在《文章学教程》里曾说:“结构是训练思维的依据,一篇文章结构的程序和结构的形式是作者思维程序和思维成果的再现,因此精研文章的结构有助于读者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我们教说明文也让学生厘清文章结构,但得到的只是表象上的“总分”“总分总”“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缺乏对说明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研究,没有分清实事(现象)陈述与科学解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未厘清事例选择与说明目的之间的关系,也就未能厘清作者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学说明文不仅要思考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更要思考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还要思考这些材料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本深处的思维方式,例如《恐龙无处不有》一文,选择“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实事材料,得出“恐龙无处不有”的结论,而从文章看,选择“恐龙无处不有”的材料又是“大陆板块”理论成立的实事依据,而材料“恐龙无处不有”与“板块理论”之间又是生物与地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佐证,这样环环相扣,正是作者思维方式的再现,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厘清作者的思维才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正是学习说明文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所在,也是说明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
总之,我们只有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出发,厘清作者的思维程序,精心研究文章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揣摩文章准确灵动精致和谐的语言,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达到运用说明文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会恩.文章学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2]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
[3]孙志满.说明文阅读教学问题的文体观照[J].语文建设,2019.01.
[此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农村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11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