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2021-06-26 09:55:28付艳伟王万臣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伊立卡培生存期

付艳伟,王万臣

(天津港口医院,天津 300450)

近年来结直肠癌临床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增加,引起了临床医学的关注。由于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为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即使是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仍需要采取化疗。卡培他滨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其药理作用与5-氟尿嘧啶(5-FU)相似,有研究指出其在结直肠癌化疗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1]。伊立替康是一种喜树碱类衍生物,有研究指出伊立替康对于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在其他实体瘤中也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文选取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6 例,对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51.4±7.1) 岁;对照组男24 例,女19 例,年龄(50.2±7.5)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TNM分期为Ⅲ~Ⅳ期,常规检查正常(血细胞≥4 000/mm3,心电图正常,肌酐清除率≥50 mL/min),预期生存期≥6个月;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本次研究前使用其他化学治疗方案、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化疗第1天给予130 mg/m2奥沙利铂静脉注射,1日1 次;化疗第2天至第14天给予1 000 mg/m2卡培他滨口服,每日2次,之后停药1 周。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采取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化疗第1天给予150 mg/m2伊立替康静脉注射,1日1 次;化疗第2天至第14天给予1 000 mg/m2卡培他滨口服,每日2次,之后停药一周。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无进展生存期以及中位生存期。临床疗效参照WHO关于实体瘤的诊断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以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比较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统计指出[3],结直肠癌病死率位居所有癌症病死率的第二位。有学者指出[4]该病的早期检出率较低,而晚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化疗成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化疗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对于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其作用机制与其他铂类药物相同,主要是以肿瘤细胞DNA作为靶点。有研究指出[5],奥沙利铂通过铂原子与DNA形成交叉连接,从而阻碍DNA的复制与转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该药物可应用于5-FU治疗无效的大肠癌患者,对于其他铂类药物耐药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有研究指出[6],该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由于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卡培他滨是新一代氟尿嘧啶类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口服用药后能够快速被肠道吸收,通过3级酶联反应可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氟尿嘧啶,从而发挥抗肿瘤效果。卡培他滨对于多种肿瘤的疗效明显优于5-FU,且与多种抗肿瘤药物存在协同作用。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腹泻、恶心呕吐等[7]。伊立替康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该药物能够有效阻碍DNA单链断裂,从而抑制DNA复制与合成,是大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对肺癌、乳腺癌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8]。该药物在临床实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主要不良反应为延迟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9]。戴少华等[10]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在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人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下降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具有较高的疗效;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以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较高的远期疗效。

猜你喜欢
伊立卡培生存期
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的近期疗效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8:49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4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7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