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延沪
摘 要: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积极开展以学为主的教学工作,推动学生深入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现以学为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以学为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必须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入手,通过教学场景、数学交流、数学要素的设计与应用,充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有效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1]。
一、设计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興趣,通过场景化的应用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实现有效融合的发展目标。场景化的设计与应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场景内容包括生活化场景、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场景等,每一个场景都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展开,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有理数的加减为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理数加减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如一个冷藏室恒温为0度,为了降低能耗第一次调整温度为5度,第二次调整温度为3度,这个调整的过程用温度计的变化可以演示为(温度计展示,用数轴的知识分析)+5+(+3)=+8,以此为情境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变化利用数轴的知识进行分析,列出算式,如①第一次下降5度,第二次上升3度;②第一次上升5度,第二次下降3度[2];③第一次下降5度,第二次下降3度;以上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冷藏库的场景和温度计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具体的场景中,以问题为引导尝试列式,找到有理数加减法的逻辑关系,如问题①正确的列式应为(-5)+(+3)=-2,有的学生写成3-5=-2,虽然结果一样但逻辑不一样,教师需要结合有理数的内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场景中学会正确列式,加强学生对有理数加减法的认识。
二、开展数学交流,实现有效互动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需要构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更多的条件,在数学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实现有效学习、有效发展的目标,让互动成为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
以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为例,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容易理解,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疑问,特别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以字母表示的,如果将字母转化为具体的数字学生存在知识迁移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互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中,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两边乘或者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变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基本没有认知障碍,但在具体应用时如-4x>3,两边同时加上一个式子,如y-5,得到左边为-4x+y-5和右边为3+y-5时学生就会出现犹豫,不知道y-5的取值范围,因为认为左右两边的不等式方向可能会出现变化,但根据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数或式子不等式方向不变”就可以直接得出左边-4x+y-5和右边3+y-5的结论为-4x+y-5>3+y-5[3]。基于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类似的例子与性质进行结合,通过生生交流的方式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实际内容,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将字母表示的不等式性质转化为具体的式子内容,通过不断交流、合作、沟通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不等式知识内容的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引入数学要素,培养应用思维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引入数学要素,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让数学知识应用成为学生的优秀品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要素的融入要与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数学应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知识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以平方跟、立方根为例,这些知识看似与学生生活关联性不是很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网购了一箱苹果,纸盒箱的尺寸为50×40×30(长度单位为厘米),如果要用两个等大的正方体纸箱分开这一箱苹果,那么需要准备的正方体纸箱的棱长应该是多少厘米呢?这种生活化应用中就利用了立方根的知识内容。总之,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数学知识场景化、生活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总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的支持,教师应把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调动学生兴趣、实现有效互动、培养应用思维等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数学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的高效优质。
参考文献:
[1]何玉霞.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1(1):89-90.
[2]陈爱平.解题反思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96-97.
[3]鲁微微.优化处理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与思”:论思维开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吉林教育,2020(3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