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摘 要: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改的宗旨。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操作、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科学搭配合作学习小组,让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并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断丰富自我的数学认知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唱响;“主体”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在课堂上的定位也越来越精准,但是也有个别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改的宗旨。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时,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操作、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科学搭配合作学习小组,让生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构建对数学知识的体系,并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不断丰富自我的数学认知经验。
一、改变观念,精准定位
为了与新课改的主旨同步,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相一致,让小学生唱响主角,作为教师,就需要精准定位,既要在数学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引导性、参与性,扮演好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也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把课堂占为己有,滔滔不绝地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填鸭式的方式会导致学生认知方面的局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受到禁锢,而且兴趣也未能被激发。所以说,为了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单纯地授课、机械地做题转变为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实践、探究、分析的主体过程。把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的学习方法,变成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从而充分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积极思考以及合作探究之中唱响主角之曲。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亦师亦友,从而与学生建立友好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做好铺垫。
二、创设问题,激活思维
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动力之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逐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打开思维,体驗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功感,同时也同步架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平均数”这一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先提出求平均数这一问题,引领他们去发现问题,再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同时也去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存在,认识生活中数学的价值与意义。教师一定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创设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还需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联系起来,通过结合教学实际来创设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思考性的问题,使问题能够问得精准、恰到好处,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吃果果”。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使他们的思维可以逐渐进入探索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从初识到了解、到探究、到掌握、到运用,把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动手实践,激活思维
动手操作成为智力源泉,也成为思维起点。为了充分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与机会,使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去不断获取感性知识,进一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理解、掌握与运用。动手操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以及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这一主角不唱成独角戏,还需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让认知水平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主动性,还需要调动那些学困生,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使人人都在动手体验中去感知、了解数学知识。所以在设计动手操作这一教学环境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使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则让学生去唱主角,让他们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真正发挥自己的智慧,从而联系旧知识,通过正确迁移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此,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下,在不断地尝试与操作中,通过割割补补、旋转与拼合等方式,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正是因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他们动手实践的自主意识被激发出来,也使他们通过自主调动生活经验来操作工具,在动手中思考,也在思考中理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尝试解决,借助动手操作,进行猜想与验证,深入探求新知识的形成过程。由此,学生真情演绎数学课堂的主角,真切地在操作中探索,也在逐步深入的探索中创新,吸纳知识,掌握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当好主角,教师就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唱响新时代的主角之歌。
参考文献:
[1]靳芹.关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思考[J].知识文库,2016(23).
[2]韩其芳,王立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