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25 05:44罗向锦
下一代 2021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

罗向锦

摘  要:在新课改革下,高校对教师们的要求也越发严格,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有所变化,要求学生之间有团队协作意识。这需要改变上课方式,让课堂大多以小组讨论为主,而不是教师单纯的讲课,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从小意识到合作的力量。本篇就讲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

教育作为我国培养新力量的源泉,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改体制的要求下,各校也在积极的变化着,逐渐把教课方式改变为让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探讨机会,还能让同学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以及巩固和旧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让学生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老师要把引导的作用做到极致,引导学生集体思考和学习。

一、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 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

小组合作要寻求时机,而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小组合作,如果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小组合作,那这就是在浪费时间,起不到该起的作用.而且有些学生会利用探讨的时间偷懒,所以选择合适的合作实际是学习小组合作的重要方面。比如在寻求新知识的过程中,比如在巩固以前的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师给出一个难题,让学生们相互讨论的时候。在寻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探讨,可以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还能获得同学们对学习的理解,综合使用可以让学生们更快学习知识。

比如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时就需要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可以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几个人做长方体,几个人做正方体,团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同学们在做出来之后,对自己的看法进行发言,慢慢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可以綜合学生的发言,在探讨中解决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合理分配小组,明确划分职责

小组分配需要根据课堂的人数和问题的大小、问题的层次以及学生的学习层次等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将学生有组织的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实现组内合作和组外竞争的目的。在一个组内必须有学习成绩不层次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起到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目的。教师让每个小组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必须是不同的人,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可以让害羞的同学锻炼胆量。小组成员内部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需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全部理解吸收,有余力的话也可帮助其他小组的成员。

(三)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小组合作。合作的最终结果是要有成就的,如果没有成就,那么合作就毫无意义。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的时候,就需要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选择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提问,之后让学生们组织讨论。设计的问题不能太过于简单,就比如加减法,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们活跃思维,思考问题,让学生们形成懒惰的性格,固定的思维。否则就小组合作能活跃气氛,但是按照这样的问题提问也能让这种气氛变成学生们懒惰的习惯。对于重难点的知识掌握没有丝毫帮助,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问题的重难点。

(四)教师给予小组一定的指导

实施小组合作就要把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给予学生们讨论合作,让学生们发挥集体力量来解决问题。如果教师设计的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们难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但是对问题的难度,学生们有时也会感到厌烦,不想进行思考,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额外的奖励,回答问题的学生奖励一些食品学生们喜欢吃的那些,学生们有学习的动力,积极发言的兴趣。

比如六年级教师讲完第二章单元,《圆柱与圆锥》内容之后给出学生一个难题:让学生们根据所学圆柱与圆锥的内容设计圆柱圆锥等活动,让学生们探讨圆柱与圆锥有哪些相同点,还能让学生们对圆柱圆锥的结构更加了解。在这个模型活动中学生们可能会对于问题不理解,学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设计,所以在模型活动中有很多学生不会进行积极进行设计。这时教师就需要设立另外的奖惩制度,鼓励学生们积极设计。教师则需要根据一定的提示,根据公式或者图形来让学生们进行思考,有一个思考的方向就可以。最后让学生们进行回答的时候,组内成员可以相互补充,直至感觉答案完整,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觉得合作的重要性才能让小组合作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五) 及时评价小组的学习效果

在小组成员全部进行回答完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做出的成就有满足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对小组进行总体评价,而不是对某个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会让小组内成员感到不满,从而感让小组产生隔阂。奖励也要对全组成员进行奖励,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也能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积极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二、 小组合作的要点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1.要组建学习小组,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发言能力;3.教师在中间要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4.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要对小组合作有要求讲究效率;5.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用整体观念看待小组。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模式是目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合作模式还有很多缺陷,这种缺陷就需要在发展中被不断地发现,然后再被解决。在摸索中寻找问题并解决它是我国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有一个新的认识,能激发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们之间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让学生们有一定的危机感,可以激励学生们更加努力学习。也能让学生们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学会表达,倾听以及协作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光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尝试[J].师道:教研,2019.(12):116-117.

[2]易太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课外阅读:中下,2017,(9):220-221

[3]赵云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6.(7):89-9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数学教学小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