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健 谢楚雄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实行稳增长促就业的政策,各教育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对各院校学生未来就业形势进行探讨,面对社会人才资源饱和和社会岗位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学校等教育机构要高度重视人才就业问题,有针对性地促进他们在学校就读期间的社会性发展,为社会市场输送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保障社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就业创业现状入手,探讨实现专业化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十九大会议上曾经做出关于高等院校创业就业改革发展问题的研究,指出“双创”背景下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挖掘,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创业能力,但由于部分院校教育方式落后,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生产需求,为了及时调整双创实际培养方案,优化教育资源,必须推动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持续升级。
1.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意义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我国的发展重心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原来以经济发展速度为中心转变为提高经济社会的质量,这就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使命打开了市场的大门,深刻影响社会生产和就业问题。从理论上讲高职院校培养这样一批社会人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推动创新型事业的产生与发展,开发和落实各项有一定社会效益的创业项目,依靠学到的技术自主创业。在实践方面,这样的改革为人才提供了规模化的实训基地,学生们可以在校园接触社会创业方面的资讯,方便进行创业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实践应用水准,通过专业老师的带领参加国家为高职院校学生创设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各种各样依靠互联网技术形成的创新类比赛,感受社会市场的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他们积极抓住各种机会,为社会建立人才储备库。
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在关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内外有着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展成果。国际上,经过长期的实验和检验,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和全面的高职院校培养方案,无论从创新创业理论来讲,还是涉及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达成都有着明显的进步,这种模式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相结合,从社会产生的问题着手展开研究与探讨,探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机遇。相较于国外,我国对于院校人才的创新就业能力有着不一样的目标要求,在培养内容与路径上实行分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和开阔视野,转变落后的观念认识的重任,更强调一种内化后的结果。高职院校被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上讲究职业发展的总目标,以促进就业、提高人才职业素养为任务开展“双创”项目,两者最终要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求变,提高人才创造力。
2.1高職院校的实践教学规划
我国基本是立足于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通过在校内开设创业就业宣讲会,用各种实训、实验项目等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理论理解运用能力,为他们的学习营造氛围。这种基于“双创”的培育方式在展现积极一面的同时,也隐藏一定的缺陷,因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不能紧密联系,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过程散漫、无序,学生们缺乏方向性,无法准确捕捉到真实有效的创新创业信息,没有完整的培养体系,不能满足院校人才的学习需求。
2.2创新创业实训基地薄弱
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能少了社会各大企业、集团的参与,这是院校与社会有机贯通的直接渠道,但部分院校单一地依靠政府机关等行政部门的合作展开办学,没有与社会上各大公司进行交流合作,缺少企业社会资金的投入,导致院校校内设备陈旧,教育内容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速度,逐渐被淘汰。作为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长期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得不到开发,致使“双创”教育方针迟迟不见效果。
2.3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缺乏联系性
部分高职院校虽然通过不断努力,在校园内增设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但是在这期间,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联系性较弱,没能做到环环相扣地有序管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目标混乱,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此外,这样的实践活动会给部分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学生处于无组织的活动项目下很难详细了解一个产业的运行规律,认识不到项目团队的实际作用,盲目地在各科教师的安排下参加各种各样的竞技类比赛,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失去了凝聚力,不利于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2.4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缺乏项目经验
教师作为创业实训团队的引导者,对学校的专业实践教学要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才能为学生输送更有价值的信息,多数院校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导致一些没有过硬专业素质的老师参与到学生的创新实践培训学习中,因为教育理念落后,很多前沿的创业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职业院校的师资选拔没有明确严格的标准,许多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教师由于个人工作需要就职于高职院校,多数人缺乏参与企业实践的直接经历,对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缺少实质的了解和把握,导致学生不能从学校学到有价值的内容。除以上所说外,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类课程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比例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理论过多会使学生缺失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的核心意义无从谈起。为了保持高职院校拥有持续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特色,院校机构人员要加强校园内部管理,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考核与培训,保障学生能够接受专业化、系统性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1在院校中建立实践教学的模型
3.1.1起步阶段
起步阶段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业化实践训练的基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达到对“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认识,这个阶段主要有社会调查活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和基础性的参观见习,使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活用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深入实地地考察研究课堂上的理论化内容,再通过见习的方式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学习创业知识。
3.1.2实践阶段
学生学到一定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后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促成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设计课程、项目实践和专业化实训等方面内容,借助这些环节,学生可以自主设计课程内容,培养锻炼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积累操作经验,发挥优势和特长,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协作整合学科教学内容,最后在学校部门的组织下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感受专业实践的工作原理,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竞争力。
3.1.3综合阶段
这个阶段旨在训练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性创新能力,通过各种学科比赛参与集体竞争,并在有关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获得优异成绩,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毕业时有一段缓冲时间磨砺工作意志,学会在毕业实习中尽早适应未来就业后带来的压力,学会在企业实训中全面发挥特长,为企业创造收益,体现自己的价值。最后通过实习报告总结创新创业实践体会。
3.2在院校中利用环境资源进行实践活动
3.2.1完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创新创业教学变得有规划、有方向,对实践教学进行分级管理,学生按照学校的教学规划实行弹性学分制的学习,通过多种竞赛获得学分,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还要利用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各专业学科进行资源利用和分享,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让高职院校举办的每一次活动都能拥有较高的质量。
3.2.2加强基地建设与院校的师资力量
健全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能够为学生各项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安全穩固的场地,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根据基地建设的空间可以将其分为场内和场外两种类别,校内实行校企合作的培训项目,指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完成创新活动,而校外则依靠企业调配,安排学生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此外,企业不能放任学生自我操作,要监督好每一个操作过程,指导学生如何高效保质地工作,调整学习态度。师资队伍需要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各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坚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学目标,做好对“双创”型人才的全面指导教学规划,提高每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结语
在实践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构建新时代实践教学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高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它的创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全面支持创新创业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不断完善教育指导“双创”方针的系列内容,保证高职院校学生享有充足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指导渠道,在教学理论中寻找创业就业的实践路径,体现院校特色。
参考文献:
[1]欧阳泓杰.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苏杭.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高校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对外经贸,2016(12):139-141.
[3]阮文.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629(09):65-66.
[4]柴凤兰,毛琪.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激励机制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05):59-60.
[5]白旭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61-65.
课题名称:双创背景下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的构建研究
课题批准号:XJKX19B088
课题类别:高等教育协会一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