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木 郭桂贤 梁勇
摘 要: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精準认定、按需资助、育人实效等方面仍不够完善。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在于育人,本文提出以“解困”和“育人”为两条并行主线,以“成才”为教育目标,以“回馈”为检验手段,结合资助育人工作发展实际,探索构建高校资助育人的全链条模式,进一步打牢资助工作育人基础,增强资助育人实效。
关键词: 高校资助工作 资助育人 全链条模式
资助育人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本质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1]。高校资助工作实践在发展初期,工作重点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在基础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进一步发挥和强化资助工作具有的深层次育人功能。构建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工作实际的必然要求,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
一、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的意义
(一)有助于完成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硬任务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资助育人模式的优化与完善,有利于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转化为我国人力资源储备力量,有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二)有利于资助工作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通过分析受助学生思想的变化研究当前资助育人模式形成的原因,有利于规范资助程序,提高资助育人水平,启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公正意识;在资助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开展思政教育,丰富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有益于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和科学化水平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际中存在认定不精准、不精细等问题,结合互联网工具、大数据方式等不断完善资助育人模式,反馈并进一步改善工作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的成绩
1.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资助工作发展过程中形式不断丰富,金额逐年提升,从制度体系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了保证。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资助政策体系和实践工作体系。
2.高校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资助金额连续十二年保持高速增长。据《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高等教育资助金额达1316.8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66.59亿元,增幅14.48%。不断加大的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保证了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扶的同时,为资助育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高校资助工作助力扶贫攻坚效果显著
在高校受助学生中,包含很多建档立卡贫困人群的子女,刚刚脱贫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子女,资助工作能够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巩固脱贫攻坚效果显著。
(二)现行高校资助育人体系面临的问题
1.精准识别“不彻底”
精准识别,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基础和难点。当前,各高校已采用优化申报认定流程、大数据采集协助、实地考察调研等多种认定方式,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贫而不申”和“申而不贫”的现象,导致“应助未助”或“助而不贫”。
2.按需资助“不充分”
资助工作绝不意味着“按时发钱”,当前高校困难生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差异。这种需求差异与高校的物力、财力、人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现实矛盾,常常导致资助力度不够,资助项目不匹配,不能全面实现按需资助。
3.资助育人“两张皮”
在资助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重物质资助轻思想引导的情况,把握这个平衡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即使已然意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但是育人方式不够丰富,偏重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忽略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
4.体制机制“不完善”
部分高校尚未建立专业化的学生资助工作团队,资助工作者数量不足、流动性强、专业性不强,监督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数字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相对落后。在队伍不充足、体制机制落后的情况下,难以深入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三、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的关键环节
(一)“地区差异”和“标准统一”的协同
按照目前最新的中央文件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不需要当地民政部门的证明,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个人和家庭对经济困难的认知差异很可能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对困难”的学生申请资助,还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真正困难的学生没有申请资助。因此,在原则性标准的把控过程中要考虑地区差异。
(二)基本保障和精准资助的结合
构建资助育人模式时,要在满足学生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化管理转变,切实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实际工作中,要在基本保障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尽精微”地适应学生分众化的需求[2],实施精准资助。
(三)物质资助与精神激励的双赢
构建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的目的,是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拥有平等的成长成才的机会和实现梦想的舞台,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和回馈社会的渠道。精神激励是讲求方法的,注重研究规律,使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生隐私与信息公开的平衡
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要求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多思考,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尤其在现有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心理多变且不易被察觉,网络舆论传播控制存在一定难度,对在资助工作中平衡学生隐私和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高校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的构建
(一)以“解困”為经济资助主线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3]。在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时,精准围绕“帮扶谁”“扶什么”“怎么扶”三个维度,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且贯穿各环节的资助育人机制[4](4-5),打好帮困解困“组合拳”。对象认定精准,把有限的资助资源最优化地配置给有需要的学生;项目资助精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确保资助项目能够很好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资金发放精准,确保资助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集中各方面力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5](56-59),在资助各个环节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金的使用效益和育人功能。
(二)以“育人”为精神激励主线
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要将“育人”作为精神激励主线,贯穿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彰显价值引领的核心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工作过程,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需求,激发内生动力,及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期望,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价值引领、人格养成、素质培育”为一体的精神激励体系。积极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的意识和精神,养成主动寻求机会、主动整合资源、主动关注我成长的自信风貌,激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三)以“成才”为资助育人目标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将学生“成才”作为资助育人的目标是意义重大的。学生的“成才”,不仅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层面,还要在心理层面、道德层面、精神层面给予更多支持和培训。同时在学生个体发展中引导其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求职就业中收获满意的结果,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积极奉献力量。
(四)以“回馈”检验育人长效
对于在校生来说,在接受各方物质和精神关爱的同时,应引导他们带着感恩的心继续传递温暖,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回馈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对于毕业生来说,回馈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经济回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入社会后事业有成,心系母校或者贫寒学子,以设立奖助学金或者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回馈母校和社会;第二种是人才回馈,学好了知识到国家最需要的地区和行业贡献自己的才能;第三种是成长成才过程中对他人的感染和激励,激励广大贫寒学子传递成长正能量。如果回馈效果不好,就证明育人模式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调整,促进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Z].(2017-12-06)[2018-04-05].
[2]冯培.坚持三个统一: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4-8.
[3]习近平:对症下药精准滴管靶向治疗打赢脱贫攻坚战[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09/c40531-29328807.html(2016-09-05).
[4]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8(06).
[5]曲建武,刘伊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仁爱之心[J].思想教育研究,2015(02).
基金项目:
【1】教育部社科司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JDSZ3024)。
【2】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研究专项课题“高校资助育人全链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QYR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