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璟
摘 要: 由于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差异,隐藏在动漫文化中的“强国意识”思想,在引进他国时必然对其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造成重要影响。当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清日本动漫以“强国意识”美化自身形象的社会目的,要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个根基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關键词: 强国意识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作为动漫的主要制造国与输出国,借助蕴含的文化内容,如“海岛文明”“强国意识”等,向全球树立其所期望的国家形象。其动漫作品中展现出的日本思维与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入国青少年思想的成长与教育,促使青少年对日本及其历史产生新的认识。因此,研究日本动漫作品“强国意识”的社会本质,以及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或挑战,对帮助青少年提高甄别动漫作品中有关社会目的的能力,在思想教育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观、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和科学的民族文化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日本动漫作品中“强国意识”文化本质之辨析
日本动漫作为界内领军者,凭借精彩丰富的情节内容和画面制作,赢得了以青少年为主的广泛喜爱者,大量作品被各国引进和传播。这些动漫引入国的青少年,从小在动漫文化氛围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受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的影响。所以,研究动漫作品带有的社会目的性,以及对青少年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和思考的课题。
(一)强化日本青少年团结爱国的意识
在故事背景设定上,多数动漫作品喜欢以国家的毁灭与新生为主线背景,影射日本的不屈与强大。热门动漫《反叛的鲁路修》开场就宣告日本已沦为纯资源供给站,危难之际作为普通高中生的主人公鲁路修挺身而出,牺牲自我取得了国家的自由与独立。开篇的悲惨场景与结尾的胜利,鲜明的对比正是日本动漫试图向日本青少年传递的一种教育引导——爱国,也要强国。
这种具有浓烈的“强国意识”爱国情怀的教育目的,还见于《罪恶王冠》和《EVA》等作品内容与人物的刻画。它们与以战争机甲为题材的剧本大同小异,都是以国家兴亡为主线描述作品主人公的成长,最终造就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有鉴于此,日本动漫作品一方面借助“强国意识”加强日本国内青少年的爱国教育,另一方面伴随此类动漫作品输出数量的增加及输出范围的扩大,更是凭借精致唯美的画面美化日本对外形象,成为日本“文化外交”的得力帮手。
(二)起到对外美化日本形象的作用
二战后,日本政府提出“文化立国”战略思想,使初期仅以娱乐功能为主的日本动漫作品肩负起思想教育的使命。日本前外相麻生太郎曾公开宣称,“要通过外交部全力推广日本动漫和其他流行文化,以改善日本在亚太各国的形象”。因而,“强国意识”这一内容披上光鲜亮丽的外衣,自然而然融入动漫作品中,尝试达到对外美化日本形象的目的。譬如动漫《黑塔利亚》,虽讲述二战时期各国生活趣事,但角色多出自国家的“萌化”形象。在动漫中,日本成为身着和服的温柔少年本田菊,性格温和多礼、做事沉稳认真、拥有极高的人气,实则代表着“短短100年内崛起、跻身大国之列”的强国形象。
诚然,动漫作品可以作为青少年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但文化的社会目的在一定层面上能体现创造者及国家的精华与糟粕。“强国意识”作为日本动漫作品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对外展现国家形象的同时,为引入国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教育带来双刃剑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者透过作品的情节表象,认识和分析社会本质,以求客观评价日本动漫作品及文化目的。
二、客观辩证地看待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强国意识”
日本动漫作品以“高产量”和“高质量”著称,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结构的同时,将“强国意识”这一内容植入青少年脑中,使其在“耳濡目染”的意境中亲近日本,造成对日本及历史责任认识不足,甚至产生错误的历史认知等后果。
各种动漫角色的渲染与刻画,为青少年扮演和尝试不同的社会角色开辟了一个新的实践空间,长期处于此氛围中的青少年,很容易幻想,在认同“强国意识”中模糊历史史实。看似独特新颖的设定,实际上将日本打造为“强大又受人欢迎”的形象,借助美丽的外观进行“强国意识”的宣传。这种不露痕迹的宣传在引入国青少年的意识深处打上崇拜喜爱的烙印,达到淡化历史、美化日本形象的目的。
与此同时,“强国意识”的引入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提出了不容忽视的挑战。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抑或是个人的价值观,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对于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出于好奇与求知心态的青少年往往会照单接受,很难发掘包含的负面影响和错误内容。这些作品中存在一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臆想,使青少年的历史认识产生偏差。
总体而言,引入日本动漫文化,必须认清其蕴含的“强国意识”是对我国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潜在挑战。因此,在引入过程中应注重因势利导,在充分考虑青少年的鉴别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帮助其学会甄别该文化可能潜在的负面性。
三、应对“强国意识”作品的思想教育挑战
在网络资源空前丰富,潜含各种意识博弈的新时代,如何帮助这些青少年抵挡诸如“强国意识”等思想的影响,是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在引进这些动漫作品时,可以从三个层面的系统化立体模式相互合作,即从国家宏观的民族文化引导、相应机构的中观审查与监管、微观的青少年思想教育需要,对日本动漫作品的文化目的做深入研究。
(一)民族文化思想教育地位的弘扬
治标需从治本始。对日本动漫作品的引进,首先要重视青少年思想中的民族文化情怀,以日常教学方式使青少年牢记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世界观。思想教育是青少年成长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应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民族情怀,强化国家文化建设的自信心,使其自觉形成民族荣誉感。使青少年在欣赏日本动漫文化的同时,自觉激发中华民族崇高的爱国情怀,培养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光辉革命历程的自豪感。
一个国家想要立足于世,离不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应与时俱进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自己的动漫为阵地宣扬我国国威。
(二)动漫作品思想教育价值的审查
良莠不齐与承载价值灌输的动漫作品,以不同的素材及意识倾向,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带来挑战。对于一些带有明显偏见和误导的教育主题,不仅要发动青少年自觉辨析与抵制,还要对引进这些动漫作品时的审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一,在审查工作中,应明确日本国家意识形态及其与我国存在的本质差异,坚持动漫作品在丰富青少年生活的同时,不能偏离科学的政治方向;二,审查中需客观评价日本动漫作品蕴含的文化价值,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态度;三,不能忽视作品背后负面内容的影响。
在审查动漫作品时,可以先分析不同类型的动漫作品,由内容到核心,帮助青少年在思想上深刻了解作品主题,自觉抵御不良要素。引入的日本动漫作品的主题,一定要契合青少年思想成长的需要,有助于他们坚定人生未来价值定位和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人生和辨识历史。
(三)道德品质思想教育意义的提升
与时俱进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不仅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青少年肩负未来国家建设责任的品质基础。如何展现道德品质修养教育意义,直接影响青少年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时定民族自信和国家长远发展。因此,在青少年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甄别以日本动漫作品为主的境外文化的价值,需要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正确的价值引导。
伴随着复合式教学手段的运用,愈发丰富的教学环境的改变,青少年不能再将自己作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吸收。在青少年思想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一些趣味性的优秀动漫作品,倡导青少年不仅应促进文化素质发展,还应结合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课堂教学中,可以援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我国优秀动漫作品,吸引青少年注意力,使其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讨论个人道德品质具有的社会价值。结合动漫作品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活跃课堂气氛而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他们接受思想教育的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动漫文化的创作理念,融入当今时代精神,为青少年构造先进的知识平台,充分发挥动漫文化的正面影响,抵制负面影响,与时俱进地推动动漫文化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文化的民族传统和全球化之间的张力,同样摆在中国思想教育者面前。教育者要重视思想教育的意义,在发扬青少年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民族观。
四、结语
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教学管理模式,认清日本动漫“强国意识”的社会目的,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月蕊.对日本动漫流行的深思[J].电影评介,2007(21):22-23.
[2]徐渭.關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日本学刊,2006(05):129-139.
[3]刘玮.动漫文化对90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以日本动漫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43-145.
[4]丁有有.当代日本动漫“大国意识”的建构及其德育内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6-31.
[5]程艳林,庞燕.日本动漫对中国形象的丑化及其危害[J].中国青年研究,2015(03):82-87.
[6]杨洁,吴晗,王娅.日本动漫消费对台州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5(04):85-87.
[7]陈立思.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国际安全研究,2008(04):75-79.
[8]竹内长武.战后漫画50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9]程艳林.日本动漫对中国形象的丑化及其危害[J].中国青年研究,2015(03):82-86.
[10]李霄.日本动漫对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0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