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1-06-25 15:39张彩云
文教资料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立德树人大学英语

张彩云

摘   要: 本文以郑州西亚斯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为例,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师共同体,逐步完成单元主题把握、思政素材搜索、教案撰写和课堂实施及课后反思,将思政主题隐性植入课程内容,实现教书育人。鼓励以赛促教和开展培训,动员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大格局。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立德树人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仅靠思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所有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大格局,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此外,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诸如办学环境、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論意义。其一,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符合国家政策和需要,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其二,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指语言使用,大学英语除了教会学生英语语言应用外,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开阔视野。人文性体现以人为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接触西方思想文化最频繁,因此在学习并批判性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应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加文化自信。其三,契合郑州西亚斯学院的办学方针——兼融中西·知行合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西亚斯校园中,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学生通过独具西方特色的建筑和各类英语课堂及活动了解西方文化,同时肩负着让外教和留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的责任。大学英语教师责无旁贷,必须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具备足够的语言技能。

本研究具有以下三条现实意义:第一,中外合作办学背景。郑州西亚斯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三分之一以上的课程由外方选聘的外籍教师教授,师生沟通频繁。在日常工作中,中外方教师交流甚多,包括相互听课评课和课下交流。此外,大多数英语教师都具有国外留学或培训经历,对西方文化接受度高,因此对全体师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必须高度关注,并加强教育和引导,该研究对全体师生均是受教育的良好机会。第二,助力中外合作办学合格评估。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评估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项,在此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深度教学改革,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助力合格评估。第三,特色教材。该课程由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引进,选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原版教材——Pathways系列教材,包括读写和听说教程。虽然原版教材在中国海关入关检查时非常严格和认真,但毕竟由国外专家编撰,意识形态可能会影响选材内容,所以教师应更敏锐、细致地审视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张图片和地图,每一句话。

二、文献综述

“课程思政”首次提出于2014年,2021年1月27日中国知网检索主题词“课程思政”,检索结果为14167条,尤其2016年以来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呈倍数增长。输入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结果只有753条,证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具体数据如下图1:

图1   知网2016—2021课程思政文章统计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16年之后,为响应习近平同志的号召,掀起思政课程研究的浪潮,根据中国知网数据,2015年之前每年课程思政的文章数量均不足200篇。2018年文章发表数量将近1000篇,2019年飙升至3528篇,2020年高达8129篇,根据这种态势,知网预测2021年此类文章将达到8341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论文从2017年才开始出现,2019年上升到171篇,2020年升至530篇,知网预估2021年会达到615篇。相比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文章相对较少,该领域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纵观文章,2020年前的文章大多是理念探讨及可行性分析,真正将教学改革付诸实践的实践研究较少。自2020年以来各种实践类文章逐渐增多,以大学英语、高职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内容居多。在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外教社主办的在线研修系列讲座中,肖维青、章莉和郑咏滟分别以翻译课程、“新型冠状病毒”主题及中西文化对比教学为例对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对本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各大高校都在积极研究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将各科课程与思政隐性结合,但涉及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课程思政问题数量仍然不多。

三、研究过程

1.构建教师共同体

“EFL综合”课程的全体任课教师,包括课题组成员在内,均为英语专业毕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道路上需要思政课程专业教师把握思政主题和素材,因此该课题组主动向郑州西亚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请求支援并得到大力支持。思政专业课教师的加入使教师共同体成为现实,在单元主题把握、思政素材匹配时,思政专业课教师提供了大量专业和实践上建设性的建议,确保思政主题的正确方向和课程内容与思政素材的高度契合。

2.单元主题把握

在课程思政研究的初始阶段,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把握各单元的主题,查找各单元内容的思政切入点。“EFL综合”课程分为四个级别,下面以《EFL综合3》为例,其他级别的建设方法大同小异,差别在于单元主题内容不同,切入的思政点不同。具体单元主题和对应思政内容如下:U1——记忆与学习:《最强大脑》中国选手王峰破世界纪录,记忆原理分析,获奖后回报社会;U2——动物和医药:关爱生命,批判思维;U3——自然灾害和预防:敬畏生命灾害预防知识;U4——著名建筑与文明:中外建筑及文化对比;U5——动物的进化:热爱大自然动物保护;U6——科技发展与社会: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U7——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国的社会关系对比及政府的不同做法;U8——科学与研究:科学思维。

3思政素材搜索

为了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等,本研究根据各个单元的思政主题,课题组教师开始从国内外各大权威网站下载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汇总后,与思政专业教师一起研讨素材的适用性及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对于不适合的内容及时调整。

4.教案撰写

素材只是第一步,教案才是整个教学设计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时分为三部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知识目标保证了各单元首先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增强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及批判思维能力,达到知行合一;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在价值观引导、人格塑造和人文关怀方面实现价值目标或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EFL综合3”本学期教学任务有8个单元,学生需掌握各单元主题相关核心词汇160个、各单元背景知识、文章理解、阅读技能知识和写作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學生具备运用阅读技巧的能力,如略读、扫读,以及写作技巧,如提纲的写法、段落之间关联词的用法、让步关系的表达方法、对比的写法、总结的写法等,以及批判思维能力,分析总结两种不同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3)价值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加强国情教育,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构筑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梦,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目标的实现,在“教书”过程中实现隐性“育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培养家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达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在撰写各单元教案的过程中,将思政融入点用红色标记,汉语注释,以方便未来其他教师推广使用。

5.线上资源建设

为了方便学生课下使用资源,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响应学校深度使用泛雅教学平台的号召,课题组教师将所有资源,包括教案、课件、音频、视频及词汇练习、话题讨论按照细化过的章节内容进行了上传,并且设置了任务点,学生需要在本学期内完成所有任务点,本学期共有任务点131个,话题讨论数量为48个,发布作业次数163次,章节中测验题目数量196道。一学期内,50名学生完成的章节学习次数达到6925人次。

6.课堂实施

除了线上学习之外,本课程最重要的还是线下课堂面授学习。教师们如何有效地将教案和课堂设计具体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是重中之重。教师按照教案的设计环节,在主题导入、单词讲解及应用、文章理解、课后练习拓展、写作练习等环节均有思政元素的隐性植入,形式有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个人感悟、写作展示等。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主题导入部分的讨论、特定情景下的词汇应用、语法及写作中的中外对比写作练习及课后小组合作完成的调研等,在学习并掌握各单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完成价值思想和塑造。

7.教学反思

具体课堂实施效果如何,能否真正发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下与学生沟通了解,并及时写下教学反思。比如第一单元——记忆与学习,当学生看到中国选手王峰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记住整副扑克牌,并在规定的5分钟内完成复牌,最重要的是以百分之百的正确率击败了意大利选手。学生观看视频时的紧张、激动和洋溢出的自豪足以证明这次课堂活动思政教育的目标成功实现。当然对于课堂中实施不算太成功的案例也及时记录,课下课题组积极讨论,查找原因并及时修订教案。

8.以赛促教

为了展示教师们课程思政的成果,课题组鼓励教师们参加学校和教育厅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在备赛过程中,课题组和选手反复磋商、研讨比赛内容的设计,包括各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图片、视频展示方式和时机。最终选手不负众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9.培训动员

本研究主持人在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10月在郑州举办的“课程思政教学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后,结合学院和“EFL综合”的课程特点作了题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EFL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的主题讲座,目的是强化学院全体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及改革大潮中。讲座在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教师在讲座结束后积极与主持人沟通,学习经验,探讨具体如何挖掘单元思政元素,并表达想去课堂听课积极学习的愿望。

四、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意义重大,在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前提下,实现了知识传承、能力培养,完成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既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初心,又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使命问题。

本研究只专注大学英语课程,其他课程均可与思政相结合,只有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加强思政教育,才能真正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育人格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EB/OL].http://www.crs.jsj.edu.cn/news/index/6.

[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线研修系列讲座[EB/OL].http://www.sflep.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20&page=2.

[3]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中国知网[EB/OL].https://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郑州西亚斯学院2020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EFL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J GZD03;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河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价值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0YB 0443。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立德树人大学英语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