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军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习惯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等均会在此阶段初步形成,并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般要求,合理选择具体的数学实践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考;实践方法
受限于认知能力水平,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将生活知识与数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无法很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理论的同时,也不利于学习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内容。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并在深入贯彻个性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课上学习的过程中均可有所收获,同时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并且其具体的内容随着学生学习阶段的升高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在小学阶段,图形认知能力以及数字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最为关键的内容。现阶段,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以及数字计算能力,但在实践教学方法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教师的引导性也体现得不够明显。在应用一些情境教学手段时,教师存在一定的主观臆断的问题,未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很好地分析学生的问题,导致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比较单一,失去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趣味性。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措施分析
1.深度结合课本内容,适应学生实际情况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在备课阶段深度分析课本中的基础内容,发掘此类内容中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资源,以此为突破口,积极拓展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更为关键的是,数学教师应合理设置课堂问题,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引导性。具体而言,例如,在讲解与“图形的运动”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近期的成绩情况或者学期平均成绩情况,并综合考查学生课上学习的真实状态,将班级学生分层。针对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教师在课上可提问学生与“平移”“对称”等数学名词相关的基础概念,并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出描述此类概念的具体语言,为学生讲解此类概念的关键词语,使学生明确概念学习重点。针对缺少能力训练的学生,教师可在课上提问学生生活中具有此种运动特点的事物,进而促使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在突出教学生活化的同时,突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引导性。更为关键的是,其间,教师应以朋友的姿态,更应以家长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明确学生的具体问题,在深度结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图形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科学使用教学工具,将核心素养培养过程立体化
在使用教学工具时,教师应注意提升教学工具应用的互动性,在为学生展示具体的运算规律或者图形运行规律时,应将学生引入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此类情境可以为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情境,也可为充满想象的情境,但无论是何种情境,教师均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问题,方可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同时提高教学工具的应用效能,将核心素养培养过程立体化。例如,在讲解“小数的运算”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小数的情境并不多,此时,教师可借助教学多媒体,例如投影仪或者交互式一体机等设备,为学生展示具体的生活场景,例如买菜、坐公交等。其间,教师可为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体会小数运算的原理。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引导性,教师应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按照相应的活动流程进行,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引导,避免学生在参与此类活动时失去学习的方向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数字计算能力上,借助具体的生活化情境,为学生讲解数字计算的原理,这种做法也可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三、结语
总之,本文在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措施,主要包括:第一,深度结合课本内容,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第二,科学使用教学工具,将核心素养培养过程立体化。希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实践教学措施,在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時,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并使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收获更好的学习体验,这也是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动力的基础条件,小学数学教师应在选择具体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变通。
参考文献:
[1]丁旭刚.用“互联网+”助推农村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21(6):71-72.
[2]王文科.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