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晔 赵越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支气管哮喘属于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反复喘息、胸闷,对于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影响较为严重[1]。目前针对哮喘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取长期规范化的吸入糖皮质激素,但是治疗措施的有效展开依赖于患者自身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以及提高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共计82例,于2020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选择应用方便抽样法将纳选对象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其一般资料评估如下:对照组:性别分布情况为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跨度于28-59岁,中位年龄值为(44.72±2.62)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23±1.34)年;观察组:性别分布情况为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跨度于27-59岁,中位年龄值为(44.34±2.72)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4.17±1.23)年,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为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含告知患者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疾病危害,定期展开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叮嘱患者定期用药,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展开营养支持,保证营养均衡,按照医嘱落实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为基础展开健康教育指导:(1)在患者入院以后邀请患者以及家属展开健康教育讲座,详细讲解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以及呼吸功能恢复锻炼方式,告知患者康复锻炼对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叮嘱家属和患者主动沟通交流,促使患者积极采取治疗措施。(2)在患者入院3天以后由护理人员指导家属落实用药指导以及饮食干预,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患者摄入易过敏食物,告知患者监督家属不得接触宠物,摄入刺激性气味,由家属监督患者药用,严禁出现错服、漏服等现象[2]。(3)在患者入院直至出院前,均由护理人员和家属共同担任健康教育角色,监督患者积极锻炼、按时服用药物,在患者以及家属存在困惑以及疑问时,护理人员需要和家属沟通及交流,明确患者情绪不理想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3]。(4)出院后:定期展开电话随访,在出院2周以后上门随访1次,掌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借助于微信平台,通过群聊方式,在群内和患者沟通交流,叮嘱患者以及家属定期锻炼,按时用药。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规避诱发因素、病情监测、症状识别、正确用药以及按时就诊等自我管理评分,单项评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观察组规避诱发因素、病情监测、症状识别、正确用药以及按时就诊等自我管理评分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均明显较高,组间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如表1所示。
表1 自我护理能力对比结果分)
支气管哮喘属于比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增加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对于患者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影响较为严重。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降低疾病复发率。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较高,数值对比结果为P<0.05,分析原因如下: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指导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干预措施,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促使患者充分的掌握疾病健康知识,促使患者进行疾病的有效治疗[4]。在健康教育期间由家属成员共同参与,由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共同协作,能够促进患者疾病尽早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疾病情况,促使患者正确展开呼吸功能锻炼具有直接影响,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中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