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探索:现实诉求、秉持原则与考量维度

2021-06-23 01:41连晓庆吴全全
职教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位技能职业

□连晓庆 吴全全

学位内在形塑和规约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和层次,既是一项质量保障制度,同时也是个体知识身份的重要彰显,具有人才识别和信号导向功能[1]。早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从国外实践看,美国、法国和日本为了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均设立了专门的技术教育文凭,还设立了专门的技术教育学位[2]。近年来,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学位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高职层次,然而实践中也并未形成实质性的制度建设体系。当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定位已经明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2021年教育部工作重点之一也是要出台职教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工作。为此,构建一套能够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学位标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现实诉求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学历和学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单独存在,但这仅限于非全日制教育中。在全日制教育实践中,学历和学位是不可隔离的,并且作为个体学术水平和能力重要表征的学位尤显重要。

(一)教育类型观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设立的迫切需求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了明确规定。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身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层次,完善的学位、学历标识是基础。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也应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相应地也应具有与之相契合的学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应分类标准体系中“6B”的位置,也就是职业教育类学士学位层次的高等教育[2]。从国际上看,与我国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相似的日本技术科学大学和德国的双元制大学均建立了完善的学位制度[3]。当前我国的学位类别主要体现为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其学位设置的类别应为专业学位,而从我国现有学位实践看,职业教育性质的学士专业学位只在建筑学这一个二级学科中设立,虽然这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现实参考。但是鉴于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并没有关于高等学校类型的规定,更没有对不同类型高校学位设置差异性的规定。因此,职业教育在类型身份已经明晰的情况下,设立适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位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迫切议题。

(二)评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对学位的定义为“授予个人的一种学术称号或荣誉性称号,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学科领域已达到的水平,或是表彰其在某一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位是学术水平的一种评价尺度,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志”。由该定义可知,学位带有评价教育质量的功能,本质体现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的一部分也必须高质量发展,落脚点便体现为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需要构建与之相契合的学位。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取得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条件具有明确规定,蕴含着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低一级学位的获得是取得高一级学位的基本条件。2020年,第一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已经开始首届招生,截至2021年4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的数量已达到27 所,并且一些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也开始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这意味着未来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必将越来越多。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具有其自身特点,培养的学生规格与普通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也随之有所不同。因此,有效构建一种能够同时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和教育层次的学位成为非常急迫和重要的一个学术和实践命题。

(三)学生个体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热切诉求

美国学者马克·萨奇曼认为:促进制度创造的动力机制是一个重复发生的问题出现,对问题进行识别和定名,而以前存在的制度又对这个问题没有提供满意的应对措施[4]。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的构建正是在于解决因制度缺位导致的问题,其中,职业院校毕业生学历提升障碍和个体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受阻是两个重要方面。其一,职业教育的学历长期以来最高定位于“专科”,并且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学位,使得许多想进一步提升学历的毕业生遇到了现实阻碍,学历学位上升的通道不畅。当前看,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攻读本科学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省内专升本的形式考取普通高等院校攻读学士学位,二是通过成人高招以继续教育的方式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然而不论通过哪一种途径,学生虽然获得了学位,但其学习过程已经偏离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在满足相关年限后攻读硕士研究生,但这期间接受的训练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因此,更多情况下,专科便成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最后学历。其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势必存在自身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诉求,但在当前的文凭社会中,学历学位可谓是打通职业上升通道的一个“敲门砖”,尤其是学位,对个体职称和职务晋升的影响更大,拥有较高的学位是职业向上发展的必要充分条件和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职业教育领域设置本科层次的学位已成为学生个体的一个普遍诉求。

(四)现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偏颇

早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建设之前,自2009年开始,广东、江苏、天津等地就已经开始探索专科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4+0”“3+2”等联合培养模式,试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5]。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人才联合培养过程、培养标准和学位授予还未能全面契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标准。其一,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达标。以联合培养院校为例,开展联合培养的院校中,负责招生的是高职院校(母校),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参与联合培养的本科院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在母校和企业接受实践训练,其中本科层次人才的能力标准决定了其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内容,但实际上多数高职院校不具备与本科层次人才相匹配的实验实训环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才的实践标准,也就降低了人才的培养标准。其二,人才培养标准不聚焦。参与联合培养的本科院校多数是普通高校,对联合培养的学生的课程设置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应用性特色,教学过程也未能充分考虑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与渠道,故此人才培养过程未能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三,学生最终的学位授予仍旧局限于科学型的学士学位,衡量学位获取的标准也主要以现有的学位相关规定为主,未能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和学位的差异性。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建设可为此类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标准。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建设应秉持的原则

原则本质上是标准的体现,直接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既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又能体现教育层次的原则。

(一)“学”与“术”一体的原则

学术是学位的体现,是个体通过教育这一实践活动追求学术和社会通过管理活动评价学术而产生的[6]。探究职业教育语境下学术的本意,“学”是理性认识或学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重在强调知识的学理性;“术”指技术或应用,其基本方法为“实践”,其不同于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主要指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作人”在企业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有目的参与具体工作岗位的实践性活动,强调“学”的应用性。“学术”在内涵上是学理和应用(理论与应用)的统一,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关注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程度,正如有学者所提出的“不在于发现新知识的理论探索,而在于将科学知识、理论原理转化为应用技术、实践技能或者应用于解决行业企业实际技术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7]。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学”与“术”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必须同时存在才能体现出学位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学位的设计必须要秉持“学”与“术”一体化的原则,要注重“学”的实际应用,从“原理验证”转向“原理应用”,从“构成式”实训转向“生成式”实训,使实践体系更有力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8]。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工作的能力,还应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9],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学”与“术”一体性的原则。

(二)“技术”与“技能”相统一的原则

技术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内隐性和可变化性的特点,如信息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技能则是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是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具有外显性和稳定性,如数控机床的操作员、汽车维修员。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认为“技术要有实际结果,即做出东西来,因此其基本方法是实践”,实践过程则体现为技术具化后的实践技能。在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中,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即关注外显性的、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则偏重技术教育,更多从知识传承、验证和理解的角度去研究技术的原理,体现为一种内在的、抽象化的技术原理的学习。实际上,旨在以掌握知识含量逐步增加的基于人工物的“物质系统集合”的技术教育,尽管需要更多的心智技能去理解,但仍要靠其外化为动作技能来创造价值——离不开技能教育[10]。这也就意味着,技术与技能在一定条件下是相辅相成的,技能的运用以技术为基础,技术的作用需要通过技能来体现。2021年新颁布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将“技术技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定,同时提出了“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更加强化了技术转化为技能的训练。此外,从人才大类上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应用”二字即是对技术的应用,其过程实则体现为该技术具化后的技能,即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在工作中运用特定技术手段完成工作的过程,例如,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革新工艺流程的能力等。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同时注重技术和技能,实现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有机统一。

(三)“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的原则

古代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前身在培养徒弟的过程中尤其看重“做人”这一标准,强调“先做人、后做事”,学徒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要。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虽然职业教育的组织形式已经发展为职业学校,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注定了其必须要强调和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培养。学校职业教育背景下,“做事”旨在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基于职业工作过程设计与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其中,“工匠精神”是一个成熟职业人对待工作所具有的专注踏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从业态度和工作作风[7],是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后天养成的。因此,从学生时代就应该注重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映射到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必须把“工匠精神”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做人”强调学生的“德性”,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越来越突出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也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1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价值逻辑的维度之一表征为“立德”,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性”,即做人品质,“立德”价值的核心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落脚点定位在做人,培养有德性的人[12]。“工匠精神”体现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培养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人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工匠精神倡导的职业道德是立德树人的具体化,通过倡导工匠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形成有高度的家国情怀、有温度的职业情怀、有亮度的卓越情怀,将执着、精技、求新的精神内涵转化为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勤奋敬业的职业素养[13]。

三、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的维度探索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学士学位的要求为“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种普适性的政策规定。在实际操作层面,学士学位的授予条件均体现为一种可考量和显而易见的标准,较为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学位论文是否合格决定学生能否拿到学位证书,这也是普通教育本科学位授予的通行做法。在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构建相契合的学位评价内容。有学者认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除了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层次毕业生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规定学业标准外,更需要注重对所掌握技术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4]依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学位建设维度如表1所示。

表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维度

(一)体现知识应用功效

综上所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强调知识的“应用”,故可以从体现知识得到应用的角度去构建可衡量的内容。根据职业教育的跨界性特征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知识应用可体现为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能够切实有效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当前我国学位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学位论文是能够表征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本科层次,学生最终能否获得学位,取决于是否有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例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通常就是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评价过程中,是否有助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评定标准[15]。但纵观当前我国参与联合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的院校,学生的学位论文多数尚未体现问题导向,遵循的还是参与联合培养的本科院校对学位论文的一贯要求,即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理论知识的传承,导致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特色未能有效彰显。为此,需要对学位论文的内容作出实质性规定。

当前,数字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技术的涌现,传统实体经济面临着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这些人才帮助其进行技术的改造、升级、革新以及产品和工艺流程的优化等。因此,学位论文内容需要基于企业“问题导向”的视角,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到问题的类型上,可从“一般性生产问题”和“技术难题”两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一般性生产问题。指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中通常出现的一些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特征的操作工具、被操作对象(如机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出现频率高、类型多样、不确定性等特征,需要借助技术理论知识来解决。如在数控机床操作车间,当计算机控制的数控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查找问题,并通过数据语言编程来解决。为此在进行论文选题和写作时可以基于数控机床的操作系统,就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某一个技术难题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其二,技术难题。技术难题的问题深度要高于一般性生产问题,可以是对综合性技术问题的解决,也可以指对现有技术的革新、产品的升级换代或工艺流程的优化等方面。“技术革新”不同于技术创新,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所进行的局部性技术变革,包括技术升级和优化;“产品升级换代”指采用技术手段对既有产品性能和结构等进行的升级或改造,目的在于提升产品的质量;“工艺流程优化”指对具体产品生产过程或加工过程进行优化,目的在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这三个方面的实现都需要运用综合性的技术知识来完成,蕴含的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难度,并且需要借助实际的工作场景为载体。如飞行器制造企业,学生能够在飞行器制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优化生产工艺的精度或设计一套更加高效的工艺流程。因此,在今后的学位论文质量考核中,需要强调学位论文是否具有问题导向,要能够体现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了具体的技术问题,如此方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应用性特色,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表征职业能力发展需求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为“职业”,这就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适应职业和工作岗位的需要,本质上体现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对应到学位要求中,主要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这一能力具有可持续性,伴随学生的职业生涯。能力的考量可以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和知识产权两个维度进行。

其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 条”)提出要“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X 所代表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根植在1 所代表的学历教育基础之上,是学历证书或毕业文凭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从这个层面上看,既然国家制度中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便意味着二者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职业院校学生的质量,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失。如此,可将X 所代表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到学位内容中作为评价学生质量的一项可视化指标。“职教20条”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规定为“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规格已经从知识本位转移到能力本位上,突出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好充分彰显了学生对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所以,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相应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联系具有天然的优势,也符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涵要求。但需要强调的是,本科层次学位对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级别的规定在层次上要平行或高于特定专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会计专业为例,现有的培养本科层次会计专业的普通院校中,并不将学生是否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一项毕业条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这些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过多地参与会计实操能力的训练。但对于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来讲,因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基于职业工作过程进行的,其相应也必然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工作能力。因而,在学习期间就应该获得相应等级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便作为其职业能力发展的表征和从业上岗的资格。需要强调的是,学生获取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是作为学位考量中的一个必备条件。

其二,知识产权。高校中的知识产权种类众多,其中,专利技术是具有较大技术含量的一种知识产权类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虽然有技术深度上的差异,但均能体现个体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够体现个体潜在的职业发展能力,尤其是发明专利,蕴含的技术含量更高,也更具有价值,并且从当前实际看,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强调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属于技术理论的范畴,即将原理、规律结合具体行业、技术转化为技术应用理论,属于具体化的知识[8],这种技术应用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发明专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在接触具体的机器设备时,具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对该设备进行一定的技术改造,由此便可形成一个有价值的发明专利,既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技术价值。为此,也可以将是否获取发明专利作为衡量学生能否取得学位的要求之一。

综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在遵循教育类型的同时,必须要顺应教育的发展规律,探索并构建具有职业教育属性特征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议题,学位内容在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必须体现出学生的培养质量,方能有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位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