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嘎 蔡桂梅 吴红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西藏 拉萨 850000)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PM)是一种儿科严重的、常见脑膜炎症,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热、神萎、烦躁,头疼、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改变等[2]。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为存活儿的1/3[3]。研究表明[4],在我国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约为0.8%~6.1%,多见于5岁以内,尤其是婴幼儿,致死率高达10%.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疫苗的普及,抗生素治疗的不断提升,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治愈率有了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幸存者中30%遗留感应神经性耳聋、视力障碍、继发性癫痫、智力和行为障碍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并且部分患儿治愈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延迟性血管炎,增加其脑血栓、脑梗死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5]。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特殊的解刨生理特点及抗生素不规范应用等因素,故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体征不典型,脑膜刺激征常缺失,易对诊断造成干扰,延误治疗,出现硬膜下积液、积脓、积血,脑积水,脑室管膜炎等并发症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6]。因此,及时的发现和诊断,合理的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及复发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9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为早期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8 例藏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藏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98 例,男56 例(57.1%),女42 例(42.9%),男女比例1.3:1;年龄0~28 天(12 人,12.2%);29 天~1 岁(79 人,80.6%),>1岁(7人,7.1%)。
纳入标准:(1)98例患儿均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8 版)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7];(2)出现发热、抽搐、呕吐、头痛等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婴儿可表现为吐奶、尖叫、神萎、激惹、凝视等;(3)有脑膜刺激征(颈抵抗、Brudzinski's 征和Kernig 征阳性)和颅内压增高表现;(4)血常规检查以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0×109/L,脑脊液外观呈浑浊或清亮,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数个及上万不等,以多核为主,脑脊液和(或)血培养细菌培养阳性。
(1)经住院治疗通过检查临床排除其他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寄生虫感染等;(2)其他以发热、抽搐为主要表现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脓肿、脑肿瘤等;(3)既往有癫痫病史。
收集98 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的详细记录,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情况、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血常规、CRP、PCT及血培养、脑的影像学检查、疾病的转归、预后进行整理分析。
采用SPSS 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检验标准为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收集2016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8 例藏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6 人(占57.1%)、女性42 人(占42.9%);28 天以内的有12 人(占12.2%)、29 天至1 岁以内的有79 人(占80.6%)、1 岁以上的有7 人(占7.1%);春季发病的有28 人(占28.6%)、夏季发病的有29人(占29.6%)、秋季发病的有10人(占10.2%)、冬季发病的有31人(占31.6%)。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发病(56.1%),其他(43.9%)。
临床表现以发热为最常见(41.7%);其次为抽搐(29.4%),呕吐(10.7%),嗜睡(5.4 %),详见表1,脑膜炎并发症见表2。
表1 98例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症状临床表现
表2 98例化脓性脑膜炎出现的并发症
2.3.1 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见表3。
表3 98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表
2.3.2 脑脊液培养结果分析见表4。
表4 脑脊液培养细菌
2.3.3 血培养阳性者24.5%,其中肺炎链球菌28.4%,流感嗜血杆菌18.2%.
2.3.4 血白细胞、CRP、PCT 具体见表5。
表5 不同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9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30例(占30.6%)治愈、48 例(占49.0%)好转、17 例(占17.3%)未愈、3 例(占3.1%)死亡。
化脓性脑膜炎是儿科常见病,病情凶险,发病急聚、容易并发硬脑膜下腔积液、脑室膜炎、脑积水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对患儿影响较大。因婴幼儿的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低下、细菌可以经多种途径抵达脑膜,最常见的是经血行播散,还可以中耳炎、鼻旁窦炎、乳突炎等局部病灶扩散及颅脑外伤直接接种等,大量细菌入侵蛛网膜下腔,进入脑脊液后,因脑脊液缺乏补体,Ig 含量少,细菌迅速繁殖,并释放致炎因子,发生炎性反应,形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缺血、脑梗死等不同临床表现,本研究证实了西藏拉萨地区化脓性脑膜炎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人群仍以婴幼儿为主;其中29天~1岁(79人,占80.6%),所有患儿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与部分研究结果一致[8],病初以发热最为常见,其次为抽搐、呕吐及嗜睡;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出现惊厥持续状态、脑膜刺激征、昏迷等表现。婴幼儿因其特殊的解刨生理特点,前囟未闭合,颅内感染后前囟隆起、颅缝可以裂开,因此脑膜刺激征及颅内高压的症状不典型,出现较晚,发生率低于年龄较大的患儿。有报告指出硬膜下积液发生率高达10%~60%,本次研究中发现硬膜下积液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与徐青青等人的研究一致[9]。大量积液的产生对脑组织造成严重压迫,引起谵妄、昏迷、抽搐等,后期甚至出现脑萎缩[10]。相关研究表明[11],硬膜下积液通过颅骨透照、头颅B 超或CT 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但化脓性脑膜炎常规硬膜下穿刺检查,其发生率超过80%,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因此,评估患儿病情,起病7~10 天后可予硬膜下穿刺。本次研究发现西藏地区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容易通过飞沫传播或细菌定植造成机体感染[12],还有研究表明[13],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最高,也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尽量在用药前完善脑脊液检查,在做脑脊液培养同时进行脑脊液涂片检查,可提高病原检测阳性率,能更早发现病原菌并给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最大程度减少对患儿的损伤。综上所述,总结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参数分析,能较好的为西藏地区化脓性脑膜炎提供病因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